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城墙

增加 2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城墙 ''' ,古代 [[ 军事 ]] 防御 [[ 设施 ]] ,由墙体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城墙的含义,根据的其功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墙分为二类,即一类构成长城的主体,另一类属于 [[ 城市( ]] 城)防御建筑,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封闭区域。 狭义的城墙指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的城市封闭型区域。封闭区域内为城内,封闭区域外为城外。城墙作为城市、 [[ 城池 ]] 和城堡的抵御外侵防御性 [[ 建筑 ]] 。 城墙从结构和功能分,主要由 [[ 墙体 ]] [[ 垛口 ]] [[ 城楼 ]] [[ 角楼 ]] [[ 城门 ]] 等部分构成。绝大多数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从建筑的 [[ 原材料 ]] 分,分为版筑 [[ 夯土墙 ]] 、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多种类型。
==中国城墙==
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墙从结构和功能分,主要由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 [[ 城郭 ]] [[ 瓮城 ]] 等部分构成。据统计,中国约有“旧城”两千五百座。其中大部分是各级 [[ 行政区划 ]] 的治所。 [[ 历史 ]] 上最长的城墙是 [[ 朝|唐]][[ 长安 ]] 城墙,城周36.7平方千米,占地84平方千米。
[[ 朝|明]][[清朝| ]] 两代,城墙依照城周的长度分为五级。
第一级城(巨型城):城周超过25千米。 全国只有 [[ 南京 ]] [[ 北京 ]] [[ 凤阳 ]] (明中都)三处。
第二级城(大型城):城周在超过12-25千米之间。 全国有 [[ 杭州 ]] [[ 苏州 ]] [[ 广州 ]] [[ 太原 ]] [[ 福州 ]] [[ 西安 ]] [[ 济南 ]] [[ 成都 ]] [[ 开封 ]] [[ 庐州 ]] (今 [[ 合肥 ]] )等。
第三级城(中型城):城周在超过5-12千米之间。 各省 [[ 省会 ]]
第四级城(小型城):城周在超过2-5千米之间。 所有府、 [[ ]] 的城。
第五级城(微型城):城周不满2千米。 此类城数量最多,如全国多数县城,特别是在西部边疆地区的,周围概小于2千米。
地方行政的等级高低,影响城的规模。国都较省城大,省城较府、州城大,而府、州之城又较县、厅之城为大。但因地区 [[ 经济 ]][[ 文化 ]] 条件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城,不少反比西部边疆地区的府城、州城为大。
==现存古城墙==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为西安城墙、南京城墙、荆州城墙、开封城墙。城墙在中国其他城市也有部分保存,如 [[ 长沙 ]] 城南的 [[ 天心阁 ]] 即为城楼,为古城墙的一部分。现存山西平遥古城,其古城墙可以考证的历史最早建于前827年——前782年的 [[ 周宣王 ]] 时期;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远的古城墙为楚长城,位于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周家寨楚长城遗址,经专家据考证约建于前688年。
明清时期大多数县城、州城、府城、卫城、所城都有城墙,此外在交通要道上有很多关城。不过大多数县城的城墙只有4—10米高, [[ 北京 ]] 的城墙极高,达15—18米。 [[ 客家人 ]] 所建的土楼和围屋可以视为特殊形式的城堡。明代火绳枪和大炮已经相当普及,县城低矮的城墙防御作用已经减弱。清代在重要河口修筑了不少炮台,有些炮台多达两三百门炮,但18世纪末 [[ 英国 ]] 军舰已发展到百门炮一条舰的规模,而科技差距让双方所使用的炮输出距离上有巨大差异,使得19世纪清军炮台在同英国军舰的对抗抗中屡屡失利。
==其它地区城墙==
[[ 世界 ]] 上其他国家的著名的城墙有 [[ 安东尼墙 ]] [[ 苏格兰 ]] )、 [[ 君士坦丁堡城墙 ]] [[ 土耳其 ]] )和 [[ 哈德良长城 ]] [[ 英格兰 ]] )。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