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萧条

增加 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大萧条 ''' (英语:Great Depression)是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 [[ 经济 ]] 大衰退、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1] 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
==标杆==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的标杆。[2] 大萧条从 [[ 美国 ]] 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华尔街股灾,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 [[ 国际贸易 ]] 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3]
==影响==
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实际上无法进行 [[ 建筑 ]] 工程。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重击农业。[4][5][6] 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 [[ 经济作物 ]] 、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7]
有的经济体在3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大多数 [[ 国家 ]] 直到二战结束后得以复苏。[8]
与其他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 [[ 经济学 ]] 派对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体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错误管制将一个正常的衰退扩大为大萧条,而政府派的 [[ 学者 ]] 认为大萧条显示了 [[ 资本主义 ]] 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政治影响==
危机带来了许多 [[ 政治 ]] 影响,其中一个是结束了经济自由主义, [[ 罗斯福 ]] 新政用凯恩斯主义将其取而代之。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1933年到1939年间,联邦开销翻了三倍,而罗斯福的批评家则攻击他将美国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58]
大萧条则导致了二战后欧洲列国普遍实施了社会民主主义和计划经济。虽然 [[ 奥地利 ]] 学派在20年代就开始挑战凯恩斯主义,但直到70年代,在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的影响之下,凯恩斯主义才被政治所质疑。
277,6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