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唱片制作人

增加 2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唱片制作人'''(英语:Record Producer)或者[[音乐]]制作人(英语:Music Producer)在唱片工业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工作内容涵盖控制一首歌录音工程的排程、训练和指导新的[[音乐家]]、组织调度制作预算和资源、监督录音的过程、进行编曲或混音以及母带后制的工作。
就某些方面而言,唱片/音乐制作人就像影剧[[导演]],他的任务是制作、设计制作出符合整个[[专辑]]风格的歌曲,不同的是专辑制作人很少负责筹措经费,而是被一些拥有资金的人给雇用,通常是唱片公司或歌手本身。[[20世纪]]下半叶开始,唱片制作人也开始从事一些更广、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ref>[http://www.docin.com/p-440856388.html 在跨国音乐集团跨入台湾之后_从唱片制作人的创作自主性],豆丁网,2012-07-14 </ref>
==历史==
[[菲尔·斯佩克特]](Phil Spector)是个重要的例子。由他制作的罗尼特组合(The Ronettes)、水晶合唱团(The Crystals)、达琳·洛芙(Darlene Love)、正义兄弟(The Righteous Brothers)与巴黎姊妹合唱团(The Paris Sisters)确立了[[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与披头四(1958年至1964年)间的界线。另外,史佩克特使用的音墙(Wall of Sound)制作技术在其年代之后仍继续被使用。他们为不知名的歌手录制唱片,并通常以假名发行。由唐·克许那(Don Kirshner)制作的虚拟乐团高射炮合唱团(The Archies)、丹尼·杰森(Danny Jason)发行的乔希和猫(Josie & The Pussycats)就是个例子。杰夫·拜瑞(Jeff Barry)和安迪·金同样也是参与高射炮合唱团的“唱片艺术家”。在日本,自1960年代以来,此类人物主要是负责音乐产业中商业的一环,例如资金与物流的调度,并不多涉于音乐本身的创作。但1990年代小室哲哉的出现,对日本音乐制作人的角色掀起了重大变革。小室使得唱片制作人的影响力由商业层面跨足到支配音乐本体层面,至今,日本的[[唱片]]制作人在日本唱片工业依然有重要地位。
而现在的制作人通常几乎一手包办所有的职务,包括选择和安排专辑的曲目、编曲或混音、监督录音过程,甚至参与创作。独立的音乐制作公司飞快地在[[流行音乐]]界占有了一席之地,而制作人很快地便成了歌手和唱片公司间重要的中介:他们与新的歌手签约、进行录音,然后为其取得出版的许可,并出版、宣传和贩卖。其中最优秀的例子就是知名英国制作人[[乔治·马丁]]<ref>[https://music.163.com/#/artist/desc?id=12007370 George Martin 乔治·马丁] ,网易云音乐,2020-2-24</ref> ,他在EMI唱片公司担任制作人和新人发掘经理。多年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成为一位非常成功的独立制作人。 ==参考文献==
[[Category:社会职业]]
250,6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