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500
次編輯
變更
黏菌
,無編輯摘要
'''黏菌''',或作“黏液霉菌”({{lang|en|Slime mold}})<ref>{{cite news |url=http://jandan.net/2019/04/26/102779.html |title=黏液霉菌通过菌斑网络融合交换信息 |author=majer |work=[[煎蛋网]] |date=2019-04-26 |access-date=2019-04-27 |language=zh-hans}}</ref>,是一种[[原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名称为「'''Myxomycota'''」的次门级[[分类单元]],意思是「真菌动物」,这样的名称表现了其外观与生活型态。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造,但是也与[[真菌类]]同样拥有能够释放[[孢子]]的[[子实体]],而这些特征也使他们看起来和[[霉菌]]相似。现在的[[系统分类学]]将其归位在[[植物]]与[[真菌]]之间,与其他原生生物在亲源关系上有段距离,两者之间由部分植物相隔。 黏菌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许多不同的分类群。其中较为著名两大类是[[原生质体黏菌]]与[[细胞性黏菌]]。其中原生质体黏菌在分类上称为[[黏菌亚纲]](Myxogastria),也称为「真黏菌」或「非细胞黏菌」。而细胞性黏菌则属于[[网柱黏菌亚纲]](Dictyostelia)。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生命周期与生理结构。 ==生活史== 原生质体黏菌的生活史以[[绒泡黏菌属]](''Physarum'')为例(如:[[多头绒泡菌]]);细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则以[[网柱细胞黏菌属]](''Dictyostelium'')为例。 === 原生质体黏菌 ==={{main|黏菌纲}}原生质体黏菌的特色是没有单一细胞,而形成一整团的[[原生质]]。其生活史可分为[[二倍体]]时期与[[单倍体]]时期。 二倍体时期从两个单倍体细胞经由配子生殖形成合子开始,之后合子进行[[有丝分裂]]之后,会形成拥有许多细胞核,但是只有一团原生质的原生质团([[合胞体]]),称为变形体(plasmodium)。变形体发展成熟之后,会形成网状型态,且依照食物、[[水]]与[[氧气]]等所需养分改变其表面积。此时也称为营养时期(feeding stage),[[吞噬作用]]为其进食方式。接下来形成孢子囊(sporangium),孢子囊发展成熟后发展成为子实体。之后进行[[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孢子。 接下来进入[[单倍体]]时期,释放出来的孢子会经由空气传播,而且这些孢子会产生两种配子,其中一种为变形虫细胞(amoeboid cell);另一种则是鞭毛细胞(flagellated cell)。这两种细胞可以互相变换,但是最后都只会与同类细胞结合进行[[配子生殖]](syngamy),产生二倍体的合子。 ===细胞性黏菌=== 细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可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种周期,两者之间可以互换。其中二倍体时期出现在有性生殖周期中。 刚离开孢子的黏菌细胞称为单一细胞(solitary cell),在单一细胞的阶段为营养时期,此时细胞以吞噬细菌的方式生存。当食物耗尽时,许多原本分开生活的单一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变形虫,长相类似蛞蝓,而且可以爬行移动。之后有些细胞进行配子生殖,形成二倍体配子。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新的单倍体变形虫,重回无性生殖周期。有些细胞则会组成子实体,生产并释放单倍体孢子。孢子外壳破裂放出单一细胞,完成一次生命周期。 ==黏菌的性别决定== 黏菌的配子也叫做性细胞,其性别决定于3个[[基因座]](locus)上的基因,分别是matA、matB与matC。因此每一株黏菌皆可形成8种性别的性细胞。 此外这3个基因座上的基因皆有多种变化,目前已知matA与matB各有13种变型,而matC则拥有3种变型。由这些已知的变化,可以排列组合出500种以上的性别。 ==分类=={{wikispecies|Mycetozoa}} 全世界的黏菌大约有100个[[属]]与500个[[种]]。可分为3个或4个亚纲。 *Mycetozoa(黏菌下门) **Protostelia(原柱黏菌纲)***Protostelida(目)'[**Myxogastria(黏菌纲)***Liceida(目)***Echinosteliida(目)***Trichiida(目)***Stemonitida(目)***Physarida(目)**Dictyostelia(网柱 黏菌纲)***Dictyosteliida(目)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