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臺灣府城大西門

增加 4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center>''' 臺灣府城大西門'''<br><img src="https://cdntwrunning.biji.co/800_ex_55013250deff1.jpg" width="250"></center><small>[V 圖片來自台南筆記]</small> |} '''臺灣府城大西門''',別名'''鎮海門''',是[[清朝]]建造[[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創建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位於今日台南市中西區[[和平]]街90號<[[西羅殿]]>的廟址,就是大西門的 [[遺址]]<ref>[https://tainan.biji.co/news/detail/3005/%E5%BA%9C%E5%9F%8E%E5%A4%A7%E8%A5%BF%E9%96%80%E9%81%BA%E5%9D%80/ 府城大西門 遺址 ],台南筆記,2015-03-12</ref>
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改以土、石建構城門,並建城樓。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自小西門起,繞大西門至小北門止,擴建外城,另外加開[[奠坤門]]、[[兌悅門]]、[[拱乾門]]三座城門,加強府城西緣[[濱海]]防務。
大西門是 官民 從[[臺江內海]]進出府城的主要[[出入口]],也是早期赴台[[履任]]官員上岸地方,在此設有<[[接官]]亭>。是臺灣府城最重要的[[門戶]]。
日本明治35年(西元1902年)為擴建市街拆除大西門城樓,未留下任何[[遺跡]]。
 
 
== 參考文獻 ==
{{reflist}}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