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野味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傳統觀念以形補形
近年中國瀕危的動物雖然受到國家保護,但仍有不法之徒,不理會瀕臨絕種與否,越是瀕危、越是數量越少,賣價就越高,則越顯得食者的身家豐厚,變成炫燿性的消費。<ref>{{Cite Web|url= http://hoiyuen.net/wordpress/?p=407|title=何謂野味|date=2010-10-23|website=海遠網誌|accessdate=2020-03-03}}</ref>
中國人普遍認為野味營養豐富,有以形補形、行氣活血、滋陰 補腎 壯陽 、清肝明目等作用。事實上,現時未有學術研究支持有關說法,野味的滋補成效仍然成疑。相反,野生動物帶著病毒傳給人卻是千真萬確擺在眼前的事實。
2003年SARS懷疑是由果子狸的病毒傳給人,在中國廣東省爆發, 8,096 8096 人發病, 其中774人死亡, 專家不斷警告吃野味會導致病毒上身之後 。 還有兩種流行病被懷疑是來自食野生動物的肉, 愛滋病的源頭來自猿或猴、直到2016年,全球 有3,600多萬愛滋病患者,每年 新增180萬新確診病例。 [[ 伊波拉 ]] 病毒來自狐蝠科吃剩的或糞便污染的水果,先傳到黑猩猩或大猩猩等動物,再經由人類食用這些動物而傳 染。 專家不斷警告吃野味會導致病毒感 染。
==400年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已警示勿食野味有毒==
13,4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