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98
次編輯
變更
京师大学堂
,無編輯摘要
[[File:京师大学堂1.jpg|缩略图|[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dd98d1001e93901ba636f9971ec54e736d1963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 京师大学堂 [http://www.dianping.com/shop/106875410/review_all 来自大众点评网]]]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是现在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共同前身。京师大学堂由清政府于1898年创立,为中国第一所官办现代大学,目的是教授“西文西艺”。 <ref>[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10/26/c_12612593.htm 史海钩沉: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身世揭秘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4-30]]</ref> ==简介==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师范馆为[[北京师范大学]](以及由北京师范大学临时西迁中创办的[[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它与[[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堂]]、[[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四川大学]]前身[[四川中西学堂]]属同时期的近代新式高校。<ref>[http://news.ifeng.com/history/gundong/detail_2013_06/17/26455662_0.shtml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议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5-08-03]]</ref>
==历史==
1898年[[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 (北京)|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许景澄|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ref>[https://edu.qq.com/a/20160504/007819.htm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大 .腾讯[引用日期2016-05-04]]</ref>
1900年,[[八国联军|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的1902年12月17日正式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街[[马神庙]]。 由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也并入京师大学堂。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并于当年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ref>[http://news.163.com/12/0515/04/81H4KQA100014AED.html 从“国立”大学看国民教育 .网易[引用日期2015-08-03]]</ref>
[[File:京师大学堂3.jpg|缩略图|左|[https://img.redocn.com/sheying/20180122/jingshidaxuetangjiuzhi_9157469_small.jpg 原图链接] 京师大学堂旧址 [https://so.redocn.com/daxue/bea9caa6b4f3d1a7ccc3.htm 来自红动中国]]]
由于清廷的腐败,政府并没有对大学堂给予充分的投入。清末革命烈士[[陈天华]]传遍神州的《[[猛回头]]》曾经提到京师大学堂:“他且莫讲,京城修一个大学堂,要费三十万银子,政府说费用大了,至今未修。皇太后复修颐和园数千万银子也办出来了。每年办陵差,动辄数百万,亦是有的。独有这三十万,难道说寻不出呢?”
自[[国子监|国子监]]和[[科举|科举]]制度取消、京师大学堂成立以后,京师大学堂即成为中国唯一官方最高学府和官方教育行政机构,加上各方之优秀士子投身京师大学堂,从职能、[[学统]]等方面均显示出京师大学堂与[[国子监|国子监]]之间的传承,因此不少学者皆认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中国[[太学|太学]]的正统继承者 。1948 。 1948 年,[[胡适]]在《北京大学五十周年》一文中说:「我曾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太学]]』的正式继承者」。 除[[胡适]]之外,[[冯友兰|冯友兰]]、[[任继愈]]、[[周培源]]、[[季羡林|季羡林]]、[[萧超然]]等学者教授也曾经表示同意北大「[[太学|太学]]渊源」之说。<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HY200003015.htm 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 . 《中国文化研究》 2000年03期[引用日期2012-11-22]]</ref>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