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林多喜二

增加 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27年底创作中篇小说《防雪林》,是标志着小林多喜二思想创作上发生重大变化的过渡性作品。这部小说取材北海道“垦殖”农民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斗争,描写一个青年农民源吉在沉重的生活压迫下不断觉醒,奋起反抗,最后,他把地主宅院付之一炬。这部作品克服了早期作品反映生活悲苦的郁愤情调,突出了农民的反抗精神。主人公源吉形象鲜明,性格坚定顽强、爱憎分明,而且富有反抗精神。
1928-1929年,这一时期他的思想上产生了飞跃,作品很有气势和激情。相继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防雪林》]](1928)、报告文学《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1928)、中篇小说[[《蟹工船》]](1929)和《在外地主》(1929)等作品。《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是小林多喜二第一部成功之作,也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作品中以共产党员渡的形象控诉和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蟹工船》描写了非人环境下渔工从自发到自觉的斗争,成为了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作品之一,其作品很有气势和激情。它一出版,立即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评论家们认为它不仅揭开了蟹工船的黑幕,而且触及了现代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赞誉作者是“[[日本的辛克莱]]”<ref>[https://wenku.so.com/d/49e21d3cbc397b77cd40bef884bdca04 文书吧]</ref]>
1930年,艺术上小林多喜二达到了创作的最高点。写了《沼尾村》(1932)、《为党生活的人》(1933)等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表现了日本的工农运动和日本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斗争,塑造了一批革命者形象。它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小林多喜二创作的最高点。《为党生活的人》以平白的语言和深沉的感情,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共产主义战士安治的光辉形象,集中表现了其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忘我斗争的献身精神,生动地表现出革命者艰苦的自我改造过程,同时也体现出小林多喜二自身的气质和革命意志。
1928年4月16日,发表了《在外地主》。1930年3月10月加入了日本共产党。进行革命的同时继续创作,写出了《工厂支部》、《组织者》、《安子》等中篇小说,两部未完成的长篇著作《沼尾村》和《转形期的人们》以及另一部代表作品《为党生活的人》(《党生活者》)。这些作品依然以工农革命斗争为主题,并且塑造了具有高度觉悟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形象。
1933年2月20日,在一次秘密联系中,不幸被军警特务逮捕,当晚被迫害致死。以作家鲁迅、胡风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总同盟立刻发电,抗议对小林同志的虐杀行为,号召中日两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ref>[http://wy.hbu.edu.cn/index.php?s=/news/newsinfo/n_id/134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亚洲 860 东方 文学}}总论]]
19,3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