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歐敬祿

移除 392 位元組, 5 年前
百科化 調整錯誤的語法
{{noteTA
|G1=地名}}
{{Infobox Person
| name = <small>歐敬祿<br />Rory O'Connor</small>
| image =Rory O'Connor.jpg
| image_size= 220px
| caption =
| birth_date =1925年11月26日
| birth_place ={{UK}}[[北愛爾蘭]][[唐郡]][[霍利伍德]]
| death_date ={{Death date and age|2015|8|10|1925|11|26}}
| death_place={{UK}}[[北愛爾蘭]][[唐郡]][[班戈 (北愛爾蘭)|班戈]]
| occupation = [[法官]]
| nationality =
| footnotes =
}}
'''歐敬祿''',[[英帝國司令勳章|CBE]]<small>{{Ref label|a|?|none}}</small>({{lang-en|'''Rory O'Connor'''}},{{bd|1925年|11月26日|2015年|8月10日|O'Connor, Rory}}),一作'''區敬祿'''或'''區德祿''',<ref>''Civil and Miscellaneous Lists, Hong Kong Government'' (1973), p. 6.</ref><ref name=sinclair/>[[英國]][[英國殖民地|殖民地]][[法官]],1977年至1990年擔任[[香港]][[香港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原訟庭[[按察司]]。
歐敬祿1948年畢業於[[都柏林大學學院]],翌年取得[[愛爾蘭]]執業[[大律師]]資格。1956年,他獲英國[[殖民地部]]聘用,派往[[肯雅]]擔任駐紮[[裁判司署|裁判司]],任內審理不少涉及[[茅茅起義]]的[[刑事]]案件。他其後於1962年調往香港出任裁判司、1970年升任[[香港區域法院|地方法院]]法官、以及在1977年出任高等法院原訟庭按察司。
1956年8月,歐敬祿返回英國,成功獲[[英國殖民地部|殖民地部]]受聘,獲派到[[非洲]][[肯雅]]司法部出任駐紮[[裁判司]];<ref name=scmp/><ref name=sinclair/>除了有一段時間在[[內羅畢]]工作,他主要時間都被派到[[涅里郡|涅里]]、[[尼亞胡魯魯|湯普森瀑布]](尼亞胡魯魯前身)、[[納庫魯湖]]和[[尼耶利]]等地方任職。<ref name=obit01/>雖然他曾說過最喜愛在肯雅生活的日子,但當時正值[[茅茅起義]],反抗英國殖民地管治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他不單止負責審理各類相關的刑事案件,而且還獲當局分發[[手槍]]作自衛用途。<ref name=obit01/>此外,由於不少[[基庫尤人|基庫尤族人]]因為參與茅茅起義而被關押於拘留營內,他經常要走訪不同的拘留營主持審訊,但鑑於拘留營環境擠迫,他甚至要在戶外樹下開庭審案。<ref name=obit01/>他曾經在拘留營審理一宗案件期間,與另一名裁判司公開進食營內的食物,用行動向被拘留的人士證明當局沒有在營內的食物下毒;<ref name=obit01/>在另一宗案件,他裁定一名[[白人]]警官殺害被關押於拘留營內的一名[[黑人]]罪名成立,更是引起當地輿論的一陣轟動。<ref name=obit01/>
[[File:HongKongLegcoBuilding2.jpg|thumb|320px|left|歐敬祿在1977年奉委[[香港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原訟庭按察司]]
[[File:HK HighCourt Entrance.JPG|thumb|320px|left|歐敬祿在1984年遷到新落成的[[香港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新大樓辦公]]
隨著肯雅在1963年脫離英國獨立,歐敬祿在前一年的1962年被調往[[香港]]擔任裁判司,其後於1970年6月升任[[香港區域法院|地方法院]]法官。<ref name=appt/>1977年6月,他進一步奉委為[[香港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原訟庭[[按察司]](即大法官),<ref name="appt">〈區敬祿奉委原訟庭法官〉(1977年9月9日)</ref><ref name="scmp">''Who's who in Hong Kong: A bibl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Hong Kong'' (1979), p.277.</ref>任內審理過多宗轟動一時的案件,當中包括涉及《[[東方日報 (香港)|東方日報]]》創辦人[[馬惜如]]及[[馬惜珍]]兄弟的大型跨境[[販毒]]案件。<ref name="ma02">〈被控串謀馬氏兄弟販毒案,李輝、余毓光、陳基賢分別判囚八至十五年〉(1978年11月16日)</ref>該案原本在1978年9月25日由歐敬祿主持開審,但案中九名被告當中,包括馬惜珍在內的其中五人卻在開審前成功潛逃海外,引起輿論譁然。<ref name="ma03">〈八人保釋五人潛逃,警方已下令通緝〉(1978年9月20日)</ref>雖然如此,他按計劃如期開審,並同時發出[[通緝令]]要求緝拿馬惜珍等人歸案。<ref name=warrant/><ref name="ma04">〈貝世雄無罪獲釋〉(1978年10月19日)</ref>由於馬惜珍三十多年來均潛逃在外,因此當他於2015年6月在[[台灣]]逝世的時候,歐敬祿發出的通緝令仍然有效。<ref>〈馬惜珍病逝:警方:被通緝者死亡將申撤拘捕令〉(2015年6月17日)</ref>至於案中餘下四名被告,其中一人最後被[[陪審團]]裁定販毒罪名不成立,當庭獲釋,<ref name=ma04/>但餘下三名被告卻被陪審團一致裁定販毒罪名成立,當中兩人於同年11月15日各被歐敬祿重判入獄15年,餘下一名被告也被重判入獄八年。<ref name=ma02/>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