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恐龙

增加 2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恐龙 ''' 是恐龙总目( [[ 学名 ]] :Dinosauria)的通称,是出现于 [[ 中生代 ]] 的多样化优势陆栖 [[ 脊椎动物 ]] ,曾支配全球陆地 [[ 生态系统 ]] 约1亿4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 [[ 三叠纪 ]] ,所有非鸟恐龙以及小部分鸟形恐龙于约6千6百万年前所发生的 [[ 白垩纪 ]] 末灭绝事件中绝灭(即俗称的恐龙大灭绝),仅有鸟形恐龙中的 [[ 鸟类 ]] 存活下来。
原本恐龙被认为是和 [[ 蜥蜴 ]] 相近的 [[ 物种 ]] ,恐龙英文名称的原意就是“恐怖的蜥蜴”。在1861年, [[ 古生物学家 ]] 发现当时被认为是鸟类的 [[ 始祖鸟 ]][[ 化石 ]] ,与身为恐龙的 [[ 美颌龙 ]] 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只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 [[ 羽毛 ]] 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 [[ 近亲 ]] 。以后的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 [[ 蜥臀目 ]][[ 兽脚亚目 ]][[ 虚骨龙类 ]] 近鸟型恐龙的一支。1990年代中后期,古生物学家开始在 [[ 中国 ]] 等地发现大量的化石证据, [[ 中华龙鸟 ]] [[ 尾羽龙 ]] [[ 北票龙 ]] 等有直接羽毛证据的有羽毛恐龙相继被发现,为恐龙与鸟类间的 [[ 演化 ]] 关系提供了愈渐明确的线索,学界普遍视鸟类为恐龙的进化出来的后代。而2000年以后甚至有少数 [[ 科学家 ]] 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于此同时,因为 [[ 孔子鸟 ]] 等现代鸟类和恐龙间的过渡物种也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化石 [[ 材料 ]] 上的空白,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迄2010年代已大抵确定,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或 [[ 直系 ]] 进一步被认定为“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
==起源==
恐龙在过去被认为是 [[ 复系群 ]] ,包含数个毫不相干的演化支,并非来自于共同的最近祖先,因为身处类似的 [[ 生态环境 ]] 中,而个别演化出类似的 [[ 形态 ]] [[ 特征 ]] 。自从70年代的恐龙 [[ 文艺复兴 ]] 以来,恐龙已被认为是 [[ 单系群 ]] ,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是个天然演化支。
==现状==
自从19世纪的 [[ 工业革命 ]] 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学方法鉴定后,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为全球各地 [[ 博物馆 ]] 的主要展览品,从此恐龙开始被世人所知。在20世纪前半期,随着 [[ 电影工业 |电影工业化]] [[ 美国 ]] 兴起,大众 [[ 媒体 ]] 都视恐龙为行动缓慢、慵懒的冷血动物。但是1970年代开始的恐龙文艺复兴,提出恐龙也许是群活跃的温血动物,并可能有社会行为。因为恐龙与鸟类之间的紧密关系,从侧面支持了恐龙 [[ 温血动物 ]] 的假设。恐龙已是现代 [[ 大众文化 ]] 的一部分,无论 [[ 儿童 ]] 或者 [[ 成年人 ]] 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 [[ 书籍 ]] 与电影、各种 [[ 玩具 ]] 的题材,各类媒体也常报导恐龙的科学研究进展与新发现。 ==参考文献==
110,2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