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955
次編輯
變更
黄矮星
,無編輯摘要
[[File:黄矮星.jpg|320px|缩略图|右|<big>黄矮星</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29/b880780bc25246a4b89c8a5f3e3940c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01017254_22103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黄矮星''',在[[天文学]]上的正式名称为GV恒星,是光谱型态为G,发光度为V的主序星。这一类恒星的质量大约在0.8至1.2太阳质量,表面的有效温度在5,300至6,000K,表VII、VIII。与其他的主序星一样,GV恒星在核心进行将[[氢]]融合成[[氦]]的核聚變反应。[[太阳]]是最著名的,也是最易见到的GV恒星(黄矮星) <ref>[https://www.sohu.com/a/228740848_794891 准确的讲太阳是一颗“黄矮星”,主序星还包括蓝矮星和红矮星] ,搜狐,2018-04-19 </ref> ,每秒钟将大约6亿吨的氢转换成氦,将400万吨的质量转换成能量。其他的GV恒星,还有南门二(半人马座α)、鲸鱼座τ和飞马座51。
黄矮星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名称,因为[[光谱]]类型为G的恒星实际颜色是从白色到黄色的,像太阳在早期的颜色是白色,只有到晚期才会成为[[黄色]]。参考光谱分类的颜色与[[光谱图]],太阳实际上是白色的,被错误的看成黄色是因为背景的蓝天造成的(在蓝色的衬托下变得偏黄),而在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呈现[[红色]],则是大气层的瑞利散射造成的。
恒星是指[[宇宙]]中能够发光发热的天体,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满天繁星,绝大多数都是恒星,恒星也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从原始星云,开始不断积聚,最终形成恒星,然后进入主序星行列,进入能够稳定发[[光]]发热的阶段,此阶段恒星主要的成分是氢,发生氢核聚变反应。逐渐的,随着恒星氢元素的消耗殆尽,就不能继续维持主序星阶段。
此时,恒星会向内收缩,内部压力不断增大,会重新点燃氦元素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体积膨胀,进入红巨星阶段,最终恒星会走向[[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 <ref>[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8/324.html 黑洞里面是什么,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外星探索,2015-8-19</ref> 。
==分类==
<center> 太阳或正在变为黄矮星 </center>
<center>{{#iDisplay:e0811et57z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