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赵延臣

增加 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2019-09-21T08:26:40+00:00}}
}}
'''赵廷臣''' ,字君邻, [[ 清代 ]] 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自贡生授[[江苏]]山阳知县,累迁江宁([[南京]])同知、江宁副使,[[湖南]]道副使,[[贵州]]巡抚,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浙江]]总督加太子少保。曾参与镇压[[云南]]苗民的抗清斗争。为官较清正,提倡农耕,与民生息,惩治-,有"赵佛"之称。[[康熙]]元年(1662年),赵廷臣离开贵州任浙江总督。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巡视海防在浙江 [[ 奉化 ]] 病故。被谥为“清献”,意为一生清节。
主要功绩兵燹之余的贵州,已是田园荒芜、满目疮痍,雪上加霜继之而来的是战后的荒欠,使人民倍加痛苦。赵廷臣就任巡抚之日,延见父老,博采旁咨,了解黎民百姓的痛苦状况,首要解决的是民生大计。他一面向朝廷奏请赈灾,一面劝喻百姓不误农时尽快恢复生产,劳力不够之处,命当地驻军协助民众耕种。民困获苏后,大规模的反清斗争也平息,赵廷臣考虑要治理贵州长期形成的乱象。贵州在封建统治者眼中是化外之地,民风强悍,各地土司之间纷争斗杀长期不断。他了解了形成乱象的原因,及时向顺治皇帝上奏《治土司苗猓之法》(见:《国朝耆献内征初编》,笔者按:苗猓并不特指苗族、彝族,是对所有少数民族的泛指),提出了治理贵州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经顺治皇帝批转交部(六部衙门)讨论后得以实施。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