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冕服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冕服 ''' :古代中国(含 [[ 东亚 ]] 一些地区的某些历史时间段)男性最高等级的 [[ 礼服 ]] 名称。主要由冠(冕冠)、上衣(一般为玄色,即 [[ 黑色 ]] )、下裳(一般为 𫄸 色,即浅红色。亦有朝代用 [[ 黄色 ]] )、舄等主体部分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相构成。
==冕服等级==
周制冕服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六种,主要以 [[ 冕冠 ]] 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文章”种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红色下裳,即所谓的 [[ 玄衣纁裳]]<ref>[http://www.doc88.com/p-4744909673020.html 中国古制服色之玄衣纁裳 - 台南应用科技大学-服饰设计管理系],道客巴巴,2017-07-17</ref>
周礼六冕(注:此六冕之制,后世各代多不完全照搬):
[[ 大裘冕 ]] :王祀昊天上帝所用,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纁裳。上衣绘日、月、星辰、山、 [[ ]] 、华虫六章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纹,共十二章,因此又称十二章服。 [[ 衮冕 ]] :王之吉服,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鷩冕:王祭先公、飨射所用,配七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华虫、 [[ ]] 、宗彝三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七章。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所用,配五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宗彝、 [[ ]] 、粉米三章纹,裳绣黼、黻二章纹,共五章。 
絺冕:王祭社稷、先王所用,配四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绣粉米一章纹,裳绣黼、黻二章纹。
 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时所用,配三旒冕冠、玄衣纁裳,衣无章纹,裳绣黻一 [[ 章纹 ]]
==沿革==
冕服之制,传说殷商时期已有,至周定制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 [[ 清朝 ]] 皇帝不再采用冕服,冕服制度在中国亦随之终结,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纹”自清 [[ 乾隆 ]] 时期起仍饰于皇帝礼服、吉服等服饰上, [[ 民国 ]] 三年定制的“祭祀冠服”亦将“章纹”施于上衣圆补,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志。据清史稿 舆服二记载, [[ 皇帝 ]] 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 [[ ]] 四团,两肩前后各一<ref>[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628065/ 龙袍蟒袍及补服],豆瓣,2012-10-23</ref>。其章左日、右月,万寿篆文,间以五色云。春、秋棉、袷,冬裘、夏纱惟其时。 ”
历史上除中国外,冕服在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越南等 [[ 汉字文化圈 ]] 国家中亦曾做为国君、储君等人的最高等级礼服。
==冕服的具体形制、构成要件==
因各朝各国均有不同定制,情况较复杂,现选取明代皇帝 [[ 衮冕 ]] 为例。1957年,北京昌平 [[ 明神宗 ]] 的定陵出土有明代冕服上的冕冠、裳、中单、蔽膝、绶、佩、大带等各部分,但唯独缺少上衣,故中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完整的冕服实物。
[[ 明代 ]] 皇帝只用衮冕,废除其余五冕,为十二旒冕十二章服,用于祭祀天地、宗庙、 [[ 社稷 ]] 、先农、册拜、正旦、 [[ 冬至 ]] 、圣节等场合。 [[ 朝鲜 ]] 国王, 用九旒冕九章服、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
==参考文献==
251,8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