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開書院

增加 3,24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文開書院''',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青雲路二號、鹿港文武廟內的書院,當時擔任臺灣府鹿港同…”
'''文開書院''',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街尾里[[青雲]]路二號、[[鹿港文武廟]]內的[[書院]],當時擔任[[臺灣府鹿港同知]]的[[鄧傳安]]倡建,為紀念[[沈光文]],並祭祀[[明鄭]]遺老,建築列入[[彰化縣定古蹟]]。

==建築結構==
其建築為三川殿、正殿、後殿。
三川殿的木構件保存清道光年間的建築風格。
書院建設過程並不順利,鄧傳安在清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因追補匪黨,無暇兼顧工程,次年(西元1827年)六月底始回鹿港廳任,發現書院已停工。<ref name="劉振維"/>

書院於清道光八年(西元1828年)落成<ref name="劉振維"/>。建築與鹿港文廟、鹿港武廟呈現橫向一字排開,以文廟建立最早,武廟次之,書院殿最後完工<ref name="簡國書2"/>。院前種有榕樹,草坪寬廣<ref name="王端"/>。書院占地二甲餘,周圍七十丈<ref name="陳義丁"/>。結構分為三進,第一進為三川門,第二進的前堂為書院的祭祀空間、第三進的後堂為書院山長居住之所,左右兩旁有十四間學舍<ref name="陳義丁"/><ref name="黃文傑"/>。

===創立緣由===
此書院[[創立]]文獻,多收錄於[[周璽 (嘉慶進士)|周璽]]總纂的《彰化縣志》內,有鄧傳安的〈勸建鹿仔港文開書院疏引〉、〈新建鹿港文開書院記〉(「附周琢堂大令書後」),以及鹿港廳〈詳報捐建鹿港文開書院牒〉等。[[洪棄生]]則在日治時代寫了〈重修文武廟及書院碑記〉。<ref name="劉振維"/>

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十一月,鄧傳安任鹿港同知,見鹿港[[讀書風氣]]盛行,無適當學習地點,而生起建立書院的想法。清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四月,他回任鹿港同知後,正逢舉人[[林廷璋]]等地方士紳建議興建書院。雖然離鹿港二十里的彰化城有[[白沙書院]],但是在[[臺南府城]]內就有[[崇文書院]]、[[海東書院]]、[[引心書院]],強調政府不應以廳縣距離近為由否定增建,增加書院可鼓舞人文。<ref name="劉振維"/>

依傳統禮制,書院[[祭祀]]孔子是逾矩。〈新建鹿港文開書院記〉中,說明文開書院主祀[[朱熹]]的原因是為閩中大儒,更要仰重賢明,遂祭祀包沈光文、[[徐孚遠]]、[[盧若騰]]、[[王忠孝]]、[[沈佺期]]、[[辜朝薦]]、[[郭貞一]]、及[[藍鼎元]]這八位包含明鄭[[遺老]]的賢人。祭祀明鄭遺老的作法受[[漢寶德]]等學者稱讚有前衛性。<ref name="劉振維"/>

書院定名為「文開」的原因,是為了紀念對臺灣教化有功、字「文開」的沈光文。

===書院保存===
西元1899年時日本軍人在此書院前留影,收錄於石川源一郎編著《臺灣名所寫真帖》,為該建築[[保存]]最早的照片<ref name="何烱榮2"/>。

日人在設立[[公學校]]時欲拆毀文武廟及書院作為校址,遭蔡德宣抗議,因此日本政府易地建校。西元1912年,蔡德宣重修以恢復書院舊觀,獲紳耆贊同與層級認可,於西元1915年落成。由洪棄生寫〈重修文武廟及書院碑記〉紀念。<ref name="劉振維"/>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