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疥瘡

增加 3 位元組, 4 年前
流行病學
疥瘡分布於全世界,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宿舍、軍隊等。流行病學上,疥瘡在全球各地皆有流行。全球多達300萬人受到感染。疥瘡在冬季比夏季更常見,這是由於在冬季,疥蟎可以在較冷的溫度下存活更長的時間。疥瘡傳播,通常是透過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小孩通常是被父母所傳染。在青壯年,傳播方式通常是性接觸引起。疥瘡的高危險族群是團體生活的軍隊、球隊、監獄、安養中心、護理之家,因此在這些地方生活的成員,是高危險群;而常常需要照顧安養中心住民的醫護人員、從業人員,也是高危險群。有經驗的醫療從業人員,接新患者時,可以先大略觀察一下患者的手指、手腕、甚至腳趾這些暴露在外面的皮膚,有沒有紅色一顆一顆凸起的丘疹、指甲下方有沒有明顯角化,或是觀察患者,是不是一直在抓癢;接觸到高危險族群時,特別是已經有疥瘡個案的安養中心,都要特別留意,甚至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因為 由於 疥瘡具 由及 有極 高傳染力,醫護人員接觸到高危險族群,為了自我防護 需要戴手套後再接觸患者皮膚,要搬動病人時,把一件長袖外套反穿,背面穿到前面、拉鍊開在後面這種方式,讓自己身上會接觸到患者的衣服只有這件反穿的外套,每天回家前把這件外套脫掉,用塑膠袋封好帶走,回家後用超過六十度的熱水浸泡滿十分鐘後,再獨立清潔,隔天再換另一件外套進行隔離。真的接觸到疥瘡的患者,當然可以預防性投藥,就像家中成員得疥瘡,家人須一起治療一樣的道理。預防性投藥選用外用藥物Lindane, BB, Permethrin,脖子以下全身擦抹,這些外用藥物,難免會有些刺激性、神經毒性的問題,一直反覆的接觸,也需要評估風險。平常做好預防的習慣,一旦照顧到可能有疥瘡的患者,請皮膚科醫師確定診斷。在醫院工作的醫療從業人員,往往都是傳染病的高危險族群,醫療人員常常為了照顧患者,而忘了保護自己,衛生主管機關、病患本人、病患家屬,都應該重視醫療人員的職業安全,主管機關提供診斷以及藥物協助,患者本身及家屬不要隱瞞病情,有任何可疑的皮膚病灶,要找皮膚科醫師確診<ref>[http://www.derma.org.tw/index.php?sort_no=1557913144 醫院爆疥瘡群聚感染 聞癢色變的疥瘡怎治療和防護?]臺灣皮膚科醫學會</ref><ref>[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1/3811355 疥瘡]元氣網</ref>。
==傳染窩==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