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士大夫

增加 2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四民之中,士属特权阶层,士大夫可透过仆役提出诉状。即使被告,审案时被州县拘捕的,基本上也是仆役。对士人不可单呼其姓,必须使用某“省元”的称呼。有些士大夫和士人滥用权位,成为“武断乡曲”的豪强、“形势户”,勾结地方官控制地方。
士大夫是官场的成功者,财产主要视乎官职大小,仰赖俸禄。科举的推行,使[[朝廷]]上领导的家族时有变换。如北宋初期李宗谔一家三代显赫,[[宋真宗]]已觉了不起 <ref>[https://www.xzbu.com/5/view-4804865.htm 北宋初期家族伦理文化与基层社会控制概述],行知部落</ref> 。往往在四、五代之间,士大夫家族就完成了由兴至衰的历程。
==功能==
士人是支撑社会、维持乡村秩序的中坚力量,也是官僚士大夫的“预备军”。理学家认为,士人理想的处世方式是:1.轻财急谊,并不吝啬,援助族人、乡里中的穷人;2.调停纷争,据理调停族人、乡里的种种纷争,不必上诉地方官;3.轻视[[功名利禄]];4.志在性理之学;5.合乎礼教。如有官职,则应有能力处理不法行为,作风[[清廉]]。
理想的“士大夫”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的崇高[[道德]]使命感 <ref>[https://www.sohu.com/a/213426456_100006822 范仲淹千古呐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搜狐,2017-12-28</ref> 。因此,政治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画”,由于[[宋徽宗]]个人的爱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绘画创作。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宋代以后,一般历代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绝大多数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员。如[[苏轼]]、[[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的[[李白]]那样,没有太多政治经历,全凭诗文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几乎绝迹。
<center> 士大夫勾结宦官,大权旁落,揭秘大唐走向灭亡的真相 </center>
<center>{{#iDisplay:w0887lj7mh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30 禮俗總論]]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