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子

增加 7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天子 ''' [[ 中国 ]] [[ 日本 ]] 共主及天皇、帝王之头衔,意指上天之儿子,象征统治天下之权力源自上天。 [[ 黄帝 ]] [[ ]] [[ ]] 都被尊为天子。周朝以“天子”为君主正式名号。自 [[ 秦始皇 ]] 始,中国统治者都冠上皇帝头衔,也称天子,类似于单于、天皇、可汗等称号。天子的命令又称“ [[ 圣旨 ]] ”,即“德为圣人”的旨意。
明清两朝皇帝使用的“奉天承运皇帝”一辞,彰显了帝王权力受命于天,西方称君权神授。“天”在此意为“天神”或“上帝”、“天公”。
自古以来,只有中国的皇帝才有资格被称为“天子”,其余国家的君主最多只能叫“大王”或“ [[ 国王 ]] ”。
[[ 华夏 ]] 的天子,从概念上讲是凌驾于 [[ 日本天皇 ]] 和朝鲜国王等异族王室之上具有更高的地位和优越性的存在。隋朝时期,倭国派使者到中国,自称是“日出处天子”, [[ 隋炀帝 ]] 大怒后日本又派使臣向中国朝贡,自称“夷人”,表明臣服决心,可见日本“天皇”确实在中国“皇帝”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历史上从来没有承认过任何外族“皇”或“天子”的地位,华夏之外的蛮夷对中国只能称“王”,比如朝鲜世宗大王和日本国王。日本和 [[ 越南 ]] 等国对中国则采取外王内帝的外交策略,即对中国称王称臣,接受中国册封,对国内称帝。比如越南国王称帝,自称“南朝”。日本天皇同理。
==背景==
夏商两代时,管理的国土或民众已经扩大到包含许多不同的氏族与部落。君王本身所拥有的传说显然无法贴切的让所有的人民都明白,君权神授的概念在此开始萌芽——我的权力是天地一切执掌者所赋予的。天是每个人都必定看得到的,又接触不到的。这样的概念一经释放,便可以在群众心中形成敬畏的心态。从 [[ 甲骨文 ]] 得知“ [[ 君权神授 ]] ”的观念在商朝盛行,他们相信君王由天任命的,本身具有神的血脉,死后也会成神保护万民。而天意是经由“卜”所显示,且只有圣贤可以依据卜而知天意。
==权力==
在中国古代,不少 [[ 思想家 ]] 认为,天子只是“受命于天”,而非至高无上者,即使是人中之王,还是要受天命约束。倘天子“逆天而行”,如暴虐无道使百姓受苦,人民是有权推翻他的。如 [[ 儒家 ]] [[ 孟子 ]] 就曾经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诗经·小雅·北山》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天子是受命于天,因此统治世上每个角落。不只本土,周边各 [[ 民族 ]] 也必须承认天子权威,受其册封并向其朝贡;如有不从,就遭到无视,或视其为化外之民、蛮夷戎狄。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