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简又文

增加 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lpsources|time=2019-07-09T10:23:00+00:00}}
{{blpunsourced|time=2019-07-09T10:23:00+00:00}}
'''简又文''',[[ 字|字]]'''永真''',號'''驭繁''',[[笔名]]'''大华烈士''',斋名'''猛进书屋''', [[ 祖籍]][[廣東省]][[新會县]]双水镇木江维新里。 [[ 中国 ]] 宗教学家、历史学家、 [[ 基督徒 ]]
==生平==
===燕大治学===
其父[[简寅初]]是東南亞[[华侨]],在[[新加坡]]先後加入[[中国同盟会]]及[[中华革命党]],致力革命,曾被[[孙文]]聘任为[[南洋]]筹饷专员,是國學家[[饒宗頤]]的老師。
简又文自幼受父亲影响,爱好文学,热衷革命。上小学时,组织数名同学,在校内自编自写壁报,鼓吹革命并张贴墙报。在 [[ 广州 ]] 岭南中学时,创办《岭南青年报》周刊。1917年,简又文毕业于广州[[岭南学堂]]([[岭南大学]]的前身),后赴[[美国]]留学,入[[欧柏林大学]]。毕业时,获欧 [[ 柏林大学 ]] 文学士学位。后升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获得宗教教育科硕士学位
1921年,简又文归國,在 [[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任文字事工(编辑干事),为该协会的书报会编写了《科学与宗教》、《宗教的人生观》等书。1922年,讨伐[[陈炯明]]后,[[孙科]]出任[[广州市]]市长。简又文被孙科任命为广州市教育局局长。任职不到一年,因广州市市长孙科调任他职而去职。
1924年春,简又文受[[北京]][[燕京大学]]宗教学院聘任为燕京大学教授。在燕京大学期间,除了编译图书、写作之外,兼治[[太平天国]]史。1925年5月暑假,简又文自北京南下省亲,经过[[上海]]、[[广州]],目睹[[五卅惨案]]、[[沙基惨案]]惨状,即搜集各种公私记录及报纸,避开[[英国]]警官搜查,回到北京后向[[北洋政府|北京政府]]外交部报告并向各方报导惨案情况。简又文在燕京大学同情并支持革命,受到爱国学生爱戴,凡有爱国集会均请其前去主持并演讲。当时政局混乱,简又文留在燕京大学主持校务。
===投身军政界===
1926年秋,简又文因为秘密参加反帝革命活动,被[[奉系]]及山东军阀通缉,乃离开北京回 [[ 广东 ]] 。此时,信仰[[基督教]]的[[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加入国民革命阵营。因冯玉祥需要政治工作人员,简又文经[[ 孙科]] 保荐,获[[中国国民党 ]] 中央党部]] 委派,赴[[西北军]],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冯玉祥任总司令)外交处处长、前敌政治部中将主任、兼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西北军政治工作委员,由此开始军政界生涯。
1928年夏,[[国民革命军]]攻占北京(同年北京更名为北平),简又文在西北军的任务已完成,乃于1929年返回北平,负责“[[今是中学]]”的校务。不久,[[汪精卫]]的“[[改组派]]”和中央的关系公开破裂,[[孔祥熙]]保荐简又文赴 [[ 山东 ]] 任山东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司长,负责调解[[宋子文]]与[[孙良诚]]的纠纷,弥合中央与冯玉祥军的关系。
1931年,奉孙科之命,简又文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参事。不久,简又文奉孙科之命,历任国民政府秘书、省委委员等职。8月27日,就任广州市社会局局长。任内,收教乞丐,办“安老院”、“健济院”、 “平民宫”,还兴办了平民学校、平民赠医施药处等慈善机关。1932年,为发展家乡的教育,纪念先父简寅初,简又文捐资13万元,在家乡[[新会县]]双水木江村创办“简公寅初小学”。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