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沙田

增加 16,86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剧名= 沙田 |圖片 = File:Shatin02- 1024.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1#did2 原…”
{{Infobox person
|剧名= 沙田
|圖片 = [[File:Shatin02- 1024.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1#did2 原图链接][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1862103/%E3%80%90%E5%B7%B4%E6%89%93%E5%85%B1%E9%B3%B4%E3%80%91%E6%B2%99%E7%94%B0%E4%BA%BA%E5%8F%AF%E6%88%90%E4%B8%96%E4%BD%8F%E6%B2%99%E7%94%B0%E4%B8%8D%E9%9C%80%E5%87%BA%E5%85%B6%E4%BB%96%E5%8D%80%EF%BC%9F 图片来源于ulifestyle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沙田区'''隶属[[香港]],沙田区有四个轻工业区,包括大围、火炭、小沥元及石门,沙田区位于[[九龙市]]区以北,大埔区以南,主要包括大围、沙田、火炭、马料水、城门东及马鞍山等地。沙田是近15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住宅区,今日的沙田区昔日是一块荆棘遍野的荒芜园地,故被称为“棘园”,早期沙田区的村落皆建在今城门河的两岸, 由于昔日城门河上游流下的河水非常清澈, 因而有“沥源”之称 ,今日的沙田区最迟在[[明朝]](1368-1644) 便有人聚居,较早来到沙田的称为本地人,他们多于明末清初从内地迁入,多于有丰富水源及肥沃的土地上建村,如积存围(大围) 、小沥源、田心围等村;而较后迁入的则称为客家人,往往只能建村于山边、山腰,甚至山顶处,现在沙田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市填,主要为住宅用地,约有六成半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约29,000人居住在约48条原居民乡村,此外,沙田区有四个轻工业区,包括大围、火炭、小沥源及石门。
[[File:1去去去.jpg|缩略图|3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4#did3 原图链接][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ab/sc/OH_details_shatin.php 图片来源于文化济宁网]]]

沙田与[[九龙]]之间的道路交通有赖狮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及大埔公路提供服务,西沙路将沙田经马鞍山到西贡的交通连贯起来,九广铁路(东铁) 是来往九龙至罗湖经沙田的重要交通工具。

沙田及马鞍山共有46所小学及44所中学,此外,沙田还设有专上学院如香港中文大学、恒生商学书院,以及香港体育学院等,沙田区有文化、康乐及体育设施。韦沙田区的主要山峰有[[狮子山]]、[[马鞍山]]等。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
|中文名称|| 沙田区 ||外文名称|| Sha Tin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 ||区|| 所属地区||香港
|-
|下辖地区|| 大围、沙田、火炭、马料水等|| 政府驻地|| 安兴里6号
|-
|电话区号|| 00852 ||邮政区码|| 999077
|-
|地理位置|| 九龙市区以北,大埔区以南||面   积|| 约6940公顷
|-
|人   口|| 637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
|著名景点|| 马鞍山|| 机   场||香港国际机场
|-
|火车站||沙田围火车站 ||车牌代码|| HK、粤Z(进入内地)
|}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File:2去去去.png|缩略图|3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1#did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64613287.htm 图片来源于搜狗网]]]

沙田区位于[[新界]]东部,原名“沥源”,取“清水之源”之意,明朝时就有不少村落在此傍水而建,最多时曾超过50个村落,其中以“沙田村”最有名;1898年,英国强租九龙半岛,一个英国官员到沥源巡视时,问起该处名称,村民回答说是“沙田”;从此,“沙田”一名便取代了沥源。
===建置沿革===
沙田区最迟在[[明朝]] (1368-1644) 便有人聚居。较早来到沙田的称为本地人,他们多于明末清初从内地迁入,多于有丰富水源及肥沃的土地上建村,如积存围 (大围) 、小沥源、田心围等村;而较后迁入的则称为客家人,往往只能建村于山边、山腰,甚至山顶处。

兴建于1574年的[[大围村]]是沙田区最大及最古老的围村。沙田的大围原名『积存围』,是沙田最大的围村。因而称为「大围」。大围村是沙田十几条村历史最悠久的围村,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沙田原属大埔区,自从政府开始发展沙田之后,就从大埔区及[[西贡区]]另外划出沙田区。

沙田新市镇以填海造地方式,将沙田海两岸的海域利用海堤填海而慢慢变成土地,余下中央比较深水的地方,成为原来城门河的延伸。<ref>[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5754 香港观察|争议中的沙田:地产霸权如何绑架都市空间 ],澎湃新闻,2015-10-27</ref>
=='''行政区划'''==
沙田区包括沙田市中心、大围、火炭、禾輋西、石门、小沥源、圆洲角、马料水、马鞍山、乌溪沙。
=='''地理环境'''==
===地形===
[[File:3QQQ.jpg|缩略图|3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2#did1 原图链接][http://2008.sohu.com/20080425/n256519729.shtml?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沙田区位于[[九龙市]]区以北,大埔区以南,主要包括大围、沙田、火炭、马料水、城门东及马鞍山等地。

沙田是近15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住宅区。原来的沙田不过是吐露港沿岸有几间小房子的小后由于大规模的围海造田,不久就形成了高层公寓林立的村子而已,后形成住宅小区。
===山脉===
沙田区的主要山峰有狮子山、马鞍山等。马鞍山位于沙田区东北部,与沙田本区以梅子林路为分界线。马鞍山以东与西贡区的十四乡相邻,临近的山峰有牛押山、大金钟、鹿巢山、水牛山、鸡公山等。

[[马鞍山]]:马鞍山全景─乌溪沙方向马鞍山,属于香港十八区的沙田区。位于乌溪沙的青年营,数十年来都是度假及小学旅行的胜地。现在马鞍山则是大型住宅所在地。区内同名山峰马鞍山有两个山峰,较高的俗称马头顶,高702米,它是全港第四及新界东部最高的山峰,而副峰为牛押山,六百多米高,两峰之间形成一条很长的孤线,形如马鞍,故被称为马鞍山。

[[狮子山]]:[[香港]]的狮子山,是于九龙的九龙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的一座山峰,因貌似狮子而得名。狮子山海拔495米,在九龙不少地方都可望到,是香港其中一个著名地标。
===水文===
[[城门河]]:城门河是香港沙田区的一条河流。城门河两旁建有不少多层住宅大厦,亦有一些商业及工业大厦,并有多条桥梁横跨城门河,方便居民往来两岸。今日城门河大部份为人工河道,其建筑原意是为把沙田区的污水及可能出现的洪水排出大海,排水范围有37平方公里。亦为区内居民提供一个进行康乐活动,包括踏单车、缓步跑、划艇及扒[[龙舟]]的地方。城门河为沙田一条最著名及最有感情的河流,它贯通了整个沙田区。
===气候===
[[File:4QQQ.jpg|缩略图|3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8#did5 原图链接][http://cq.uemap.com/zhengqu_shatian.html 图片来源于uemap网]]]

香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三月至五月中旬是春季,平均温度是23℃,温暖潮湿、毛雨有雾。五月下旬至九月中旬是夏季,温度可高达33℃,炎热潮湿间有骤雨,是台风季节。秋季由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平均温度是23°C,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温度和湿度最为适宜。冬季始于十二月下旬至二月下旬,虽无雪,但寒冷及十分干燥。而秋冬季节最适合到香港观光。
=='''人口民族'''==
根据2001年政府的统计,沙田区的人口有628634人,其中约27000人分别居住在区内48条乡村,是全港人口较多的区份之一。
=='''风土人情'''==
由于在港的华籍居民以祖籍广东的占大多数,故港人大部分讲[[粤语]],但与内地的表达方式稍有不同,其中夹杂不少港式俚语。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香港地区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大多数年轻受教育的一代都能用英语对答,亦流行以英语混入粤语中使用。近年来,普通话在香港逐渐流行,使用[[普通话]]的居民数量不断上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以继续使用英文。香港宗教信仰自由,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几乎都有人信奉。香港的华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信神”最多。他们虽因袭传统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但没有教徒的意识与概念。人们普遍敬奉祖先神位、门神土地。初一和十五必上香或点“蜡烛灯”,逢喜事及传统节日也要拜祭一番,平时到庙宇中去求神拜佛以求转运或求签者也不少。

据华人庙宇条例规定,香港所有庙宇都必须注册。根据统计,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间,公共庙宇有40座,天后庙宇24座。由于香港近海,从事渔业、航运者众,故在庙宇中,供奉最多的是天后。据说天后姓林,福建人,为救渔民舍身投海,后被渔民和海员奉为守护神。据说有信众25万。在香港天后庙中,以大庙湾佛堂门的一所最负盛名。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是香港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庙宇中供奉的其他神还有观音、北帝、关帝等。许多商店中也设有关帝神位,以求保佑。

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其风俗与内地基本一样。为了方便市民过节、回乡,政府还颁布了法定假期。此外,如烧衣(盂兰节,农历七月十四)、七夕(乞巧节)、观音诞、师傅诞、天后诞等,都要举行传统的敬神活动,十分热闹,被列为旅游盛大节目。
[[File:5QQQ.png|缩略图|3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7#did6 原图链接][http://travel.sina.com.cn/domestic/news/2017-03-16/detail-ifycnpit2026413.shtml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香港位于东西两大文明交融与传播的枢纽位置,是东西方文化巧妙而又温馨结合起来的城市实体。即使在繁华的闹市,至今也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风民俗,如送礼时忌送钟(送终)、书籍(输)、毯子(压财)。赌马打麻将,忌人来借钱、取钱。做生意,第一宗必望其成交,多减些价也在所不惜,最忌客人讲价而不买。此外,港人也颇迷信,除参神求签外,风水掌相之类盛行,笃信神鬼轮回之说也不乏其人,忌不吉利同音字也颇厉害。 <ref>[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7/0202/3417508.html 沙田乡委会新春团拜],大公网,2017-02-20</ref>  
=='''经济概况'''==
沙田位于[[新界]]中部,是香港早期发展的新市镇,区内住宅和商店林立,也有工业区和少量的商业大厦,是新界区中一个多元化的市镇。沙田的范围很广大,住宅分布在各地点,包括大围、沙田市中心和九肚。
沙田有很多细小的商场,商店和食肆则集中在铁路沿线的沙田新城市广场,加上相连的几个商场:沙田中心、沙田广场、好运中心和伟华中心,形成一个大型的购物区,有时装连锁店、超级市场、和各类商铺,琳琅满目,平日也有不少本区居民购物,假日更加是挤满前来消闲的人群,非常热闹。 <ref>[http://news.163.com/17/0119/01/CB3T2JKJ00018AOP.html 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 首推真人版拜年红包 ],网易,2017-02-20</ref>
=='''主要景点'''==
松岭邓公祠:[[松岭邓公祠]]位于香港新界龙跃头老围该祠堂,约于1525年为纪念开基祖[[邓松岭公]](1302-1387年)而建,乃龙跃头邓族的宗祠。建筑物内外均饰有以吉祥图案为题材的精致木刻、彩塑、陶塑及壁画,充份反映了昔日工匠的精湛技艺。祠分三进,名萃云堂,堂内正殿奉祀—世祖邓元亮,二世祖邓惟汲及皇姑赵氏等;左殿奉祀者为对宗族有贡献或声名显赫者;右殿供奉明末孝子邓师孟。1997年11月7日列为法定古迹日期。 <ref>[http://news.sina.com.cn/c/276744.html 香港上水居石侯公祠重修峻工 ],新浪网,2001年06月14日</ref>
=='''土产特产'''==
===莞香===
香港虽说是购物的天堂,集天下名品于一地,但真正的土生土长于香港的特产并不多。称得上特产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香料,用本地的香树制成,这香木点燃后冒出的烟特别的香。

香树生长于广东沿海及越南北部,以[[东莞]]、[[新安]]等县为多,香港沙田及大屿山亦有种植。

香树长高至二十尺时,割出树液,就可制成“香”,是多种香制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贡的佳品,“莞香”闻名全国。明神宗万历元年以前,香港一带均属东莞县。沙田、大埔一带是“莞香”的著名产地。
[[File:6QQQ.jpg|缩略图|3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9#did8 原图链接][http://so1.baike.com/so/search?q=%e6%b2%99%e7%94%b0%e5%8c&isFrom=intoDoc 图片来源于互动百科网]]]

因香产丰盛,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十分发达。香产品多数先运送到九龙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鸡”船运至石排湾(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后转运往中国内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国家。   <ref>[http://news.sun0769.com/town/ms/201206/t20120618_1596612.shtml 沙田:500岁莞香安家闍西山 吸引市民观望 ],东莞新闻网,2017-02-20</ref>
===茶花===
[[山茶]]有红白两种。香港的白山茶花多是盆栽的,野生的很少,而且花也少。新界大帽山顶有野生的茶树,生在三千尺的高处,花开得小而密,它们就是著名的云雾茶。

红山茶在香港除了园栽的以外,还有野生的。这是香港特产的野花之一,它们是灌木,可以高至二丈至四丈,花是大红色的,盛开时每朵直径有两寸,正中有黄色的花蕊。那样子虽然比不上云南特产的双瓣山茶那么富丽,但在香港却已经是颇足观赏的一种野生花木了。它们从十一月底开始先后开花,可以一直继续至次年的三月。

野生的红山茶在香港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一八四九年到香港来搜集植物标本的[[艾利氏]],就已经注意到这美丽的红色花树。他当时仅见到有三株,地点当在今日干德道的上面。次年,更著名的植物学家张比翁氏来港,则说仅能找到两棵。但是相隔百余年之后,今日香港山上的野生红山茶花已很普遍。在跑马地的山上可以见得到,薄扶林道的两旁也有。在山顶缆车站近旁的卢押道上,也有一棵很高大的,这几天正开着满树的红花。在旧鸭巴甸道的顶上更多,那里差不多有五六十棵生在一起。这种花在香港也是受保护野生花木法令保护的,所以能够愈长愈多了。这种红山茶,一般通称为“香港茶”。

红山茶不仅花美丽,它的叶子也很可爱。山茶的叶子本是有蜡光的。红山茶的新叶,像吊钟花叶子一样,映着日光,能闪出许多美丽的颜色,从油绿、蔚蓝,以至深紫。
===蝴蝶===
[[蝴蝶]]是香港名产之一,香港出产的蝴蝶已有142种之多。香港蝴蝶最多的地方是蝴蝶谷、大学堂一带。蝴蝶谷原在九龙荔枝角的背后,这是港九学生时常集体旅行野餐的地点,也是观察、搜集蝴蝶标本最理想的地方。这个山谷的林木很茂盛,大多是小松树,和一种土名叫“鸭脚树”的矮树,是蝴蝶蛹最喜欢栖息的植物。因此一旦孵化出来,就构成整千整万蝴蝶绕树纷飞的情景。这种蝴蝶以黄翅的粉蝶居多。所以看来一片金黄,使蝴蝶谷享有盛名。
[[File:5ff1a2 .jpg|缩略图|350px|[https://pic.sogou.com/d?query=%C9%B3%CC%EF%C7%F8&mode=1&did=13#did10 原图链接][http://dg.wenming.cn/town/201812/t20181219_5608821.shtml 图片来源于东莞文明网]]]

=='''相关视频'''==
1、2019.11.06魅力湾区 创新港城——东莞沙田(DVD版)

{{#iDisplay:v.qq.com/x/page/x30245vyo4u|640|380|qq}}

2、航拍香港沙田城门河,大规模围海造田15年,飞速发展成高档住宅区

{{#iDisplay:v.qq.com/x/page/d0800o4p0ih|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