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都督

增加 1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淳于琼.jpg|350px|缩略图|右|<big>都督淳于琼</big>[http://52qixiang.com/uploads/allimg/180114/1-1P114045952.jpg 原图链接][http://52qixiang.com/info/5849.html 来自 奇象网 的图片]]]
''' 都督 ''' 是中国 [[ 历史 ]] 上的中国 [[ 古代 ]] 军事指挥官官名。最初是军队中的监察官,与监军相同。在魏晋之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之职。
==起源==
[[ 东汉 ]][[ 光武帝 ]] 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都御史”,简称督军、都督,以监督诸军,与监军相同。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汉末、 [[ 三国 ]] 时期,都督一职获得较大发展,开始逐渐成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军事首长的正式官名。
[[ 袁绍 ]] 曾设立统御诸军为三统都督,分别由 [[ 沮授 ]] [[ 郭图 ]] [[ 淳于琼 ]] ,各领一军分别为前军、中军、后军。
如袁术僭号称帝时,曾自设辅国诸军大都督一职,由 [[ 纪灵 ]] 担任。
[[ 曹操 ]] 为丞相,以大将军督诸军。后来曹操征 [[ 孙权 ]] 时,则以夏侯惇督二十六军。
[[ 魏文帝 ]] 则以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假黄钺,以总统外内诸军。同时,又在中央以外军事重地置都督以管理诸州的军事,或兼领刺史,都督亦开始为地方的军事首长。
[[ 魏明帝 ]] 太和四年, [[ 司马懿 ]] 征蜀,加号为大都督。曹芳嘉平三年, [[ 司马师 ]] 授予国内诸军大都督,督亦为大都督,曹髦正元二年, [[ 司马昭 ]] 授予都督中外诸军,亦为大都督。
蜀汉势力方面,仅设立庲降都督.负责管理蜀汉南中最高行政与军事职位,但由于有另设南中监军,行政与军权二人制衡。
[[ 东吴 ]] 势力方面,先后任命 [[ 周瑜 ]] [[ 鲁肃 ]] [[ 吕蒙 ]] [[ 陆逊 ]] 四人总管长江军事,为实际最高前线指挥,常被后人合称为“四大都督”。此外,还有专门设立的,诸如防御濡须口地区的濡须都督等。
==隋唐==
[[ 隋朝 ]] 另设总管,大都督等职成为武官之勋衔, [[ 隋炀帝 ]] 时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 [[ 唐朝 ]] 时改“大都督”为“骁骑尉”、“飞骑尉”,“帅都督”为“云骑尉”,“都督”为“武骑尉”。
[[ 隋文帝 ]] 在并州、益州、 [[ 荆州 ]] 、扬州四州设置大总管,并多以亲王担任大总管之职。诸州则各置总管府,并分列为上中下三等,各加持节之使臣。
唐朝于各州设总管,并加持节。 [[ 唐高祖 ]] 武德元年,设洺州、荆州、并州、幽州、交州五州为大总管府,七年又改为“大都督府”,都督之名复立。 [[ 唐睿宗 ]] 太极初年,以并州、益州、荆州、扬州为四州都督府。 [[ 唐玄宗 ]] 开元十七年,再加上 [[ 潞州 ]] 都督府,成为五大都督府。其余都督府亦分为上中下等。其中上都督府有五个,中都督府十三个,下都督府有十六个。
唐朝虽广设都督府,但是实行府兵制,军权集中在 [[ 朝廷 ]] ,地方都督几无实权。后来府兵败坏之后,军权多为持节的节度使或观察使所有。
唐朝又设有“行军大总管”,出兵征伐时,则置于所征之道,为军事监察官。
 
==民国初年==
[[ 民国 ]] 初年时,各省之军事长官又叫都督,但之后又改为督军。
1912年6月, [[ 中华民国 ]] 临时大总统 [[ 袁世凯 ]] 仿效大清帝国总督,发表的各省都督名单:
湖北都督 [[ 黎元洪 ]] 兼领,湖南都督 [[ 谭延闿 ]] ,福建都督 [[ 孙道仁 ]] ,浙江都督 [[ 朱瑞 ]] ,江西都督 [[ 李烈钧 ]] ,四川都督 [[ 尹昌衡 ]] ,陕西都督张凤翙,
广东都督 [[ 胡汉民 ]] ,广西都督陆荣廷,奉天都督赵尔巽,吉林都督陈昭常,黑龙江都督宋小濂, [[ 江苏 ]] 都督程德全,安徽都督柏文蔚,
山西都督 [[ 阎锡山 ]] ,山东都督周自齐,河南都督张镇芳,河北直隶都督 [[ 冯国璋 ]] ,甘肃都督赵惟熙,新疆都督杨增新,云南都督蔡锷,贵州都督 [[ 唐继尧[1]]。
==视频==
277,6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