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混音器

增加 4,51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混音器''' *最簡單的混音器可以是純被動電阻式,市面上有賣,幾百塊就可以了, *麥克風的訊號不能只是混音需要有個麥…”
'''混音器'''
*最簡單的混音器可以是純被動電阻式,市面上有賣,幾百塊就可以了,
*麥克風的訊號不能只是混音需要有個麥克風前級,絕不能只是混音必須能調音接效果設備,然後輸出可能有很多選擇,因此稍微像樣一點的混音器通常是所謂箱型,也就是長的像個箱子,通常附有後級擴大的功能,稱為powered mixer,也就是有power的混音器。
*有一種混音器通常用於練團室,小型室內表演等,因此功率不會太大。
**這種箱型的缺點是所有旋紐在前面,因此面積較小,比較擠,較不方便。
**佔的面積較小,隨便放在角落就好了。(四軌到十二軌都有,再多就很少見了)。
*一種是平面式的,因為是平躺下來,所以面積較大,控制鈕較容易排列,較清楚,方便控制,所以幾乎所有較正式的場合都是用這種的。
**這種混音器也有附帶後級的,但因為機體較薄,散熱需要處理一下。
*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混音器,他一定會有多軌的輸出,每一軌叫做一個channel。
**channel越多當然越方便也越貴,錄音室可能有個32軌或64軌,外場也差不多,平常小場用的8到12就夠了。

==產品特性==
*每一軌大致都相同,但基本上分為有XLR輸入的,和只有耳機插座輸入的,還有立體輸入的。
*通常這三種都會有,功能各不同,但還是以XLR的比較好。
*購買時要看看號稱幾軌的混音器當中XLR軌有幾個?那才是可以接麥克風的軌數。
*每個軌道的控制都差不多,有些混音器功能多些,有些少些,當然和價格有關。
*從輸入部分會有一個放大率調整紐,叫做gain。可以調前級的放大率,
*通常希望能調到不產生失真的最大放大率,這樣後面的訊號才夠強,調整時比較不用擔心噪訊比。
*如何調到最大放大率各家不一樣,但很多是用一個限制器,如果訊號超過最大值放大率紐旁邊的小紅燈就會亮,這是在稍微調小一點就可以了。
*可能會有插入孔channel insert,這是可以在訊號鏈當中插入別的效果器,如壓縮器等等 。
*音色鈕eq,eq可以分好幾個部分,叫做band,最簡單的就是一個; 但通常至少會有兩個,一個負責高音,一個負責低音。
**最常見的還是分成三個,一高一低,最後一個負責中音。
**負責中音的中心頻率如果可以調的,叫做sweep mid(parametrized EQ,semi-parametrized)因為通常只能調中心頻率,不能調整他的影響範圍。
**比較高級的混音器可能會有更多band的中音。
*AUX,這是外送訊號到效果器,或只監聽擴大器的控制鈕。
**和channel insert不一樣的地方是AUX是所有軌道要送的訊號混合後再統一送出,而channel insert只負責那一軌,是完全獨立的。
**不同價格的混音器aux的數目也不同,當然是越多越有彈性。
**也有不同的混音器用不同的名稱,如monitor,或effect等,但大多數有內建效果器的混音器都低價問混音器都把effect的名稱用再送到內建效果器的紐上。
*音場鈕Pan,這是要把該軌訊號送到主輸出立體訊號的左右頻道的調整鈕,最後當然是整個軌的音量鈕,通常叫做Level。
**箱型的便宜混音器上有很多就是一個鈕,但絕大多數的混音器是採用所謂推桿slider形式,而推桿越長能調整的就越細,普通的是6公分,高級一點的有10公分長。
*有某些高通或低通的EQ按鍵,有可能有用耳機監聽的按鍵,還有再軌數較多的混音器上較常看到的群組選擇鑑group。
**可以先將該軌的訊號放到某個組,然後再將這個組的整體訊號送到主立體訊號輸出,這樣方便如鼓的訊號輸出,
如果要調整個鼓的音量,就不用一個一個分別調,只要先將所有的鼓訊號送到某個組,然後調整該組的音量就可以。
*混音器右手邊會有整體音量輸出,輸入的調整鈕及各種訊號監聽的裝置或led顯示器。
*一定會有整體各種訊號輸出控制鈕或滑桿,還有可能有各群組的輸出控制,aux的輸出及回送音量控制,內建效果器或監聽控制等等。
*至少會有一組立體數入及輸出留給錄音機用的。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