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23
次編輯
變更
陈肇元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肇元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陈肇元.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9%99%88%E8…”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陈肇元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陈肇元.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9%99%88%E8%82%87%E5%85%83%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9%99%88%E8%82%87%E5%85%83%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3de9186549383e3b34e5472bfc9f3077&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9d72ee8e0aa3aa4abeed9616d44d9a19&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9%99%88%E8%82%87%E5%85%83%E9%99%A2%E5%A3%AB&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1年10月1日
| 出生地点 = 浙江省宁波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授
| 知名作品 =
}}
'''陈肇元''' (1931.10.1--)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ref>[https://www.douban.com/note/146542999/],豆瓣网, 2011-04-20</ref>。[[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就读于中国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大一后报考国立[[清华大学]]在[[上海]]招收土木系的转学生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爆炸、撞击作用下防护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并取得系统成果,许多纳入国家设计规范或用于重要工程,在研究推广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并编制相应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物工作性能评估、结构安全性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研究,并有实用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20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53754445.html],中国工程院</ref> ,任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2000-2002)、学部主任(2002-2006)。
==人物经历==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8-2003),常务理事(1984-2003),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86-1998);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88- );高强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2001);土木工程学报主编(1997-2002);防护工程学报副主编(1989- )。
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1985-2003);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2003- );全国注册工程师(结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00-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2001- )。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2000-2002)、学部主任(2002-2006)。
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建工程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深圳大学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爆炸、撞击作用下防护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
==主要贡献==
钢筋混凝土理论与试验研究(1970 - ) 高强钢筋与高强混凝土材料及其基本构件的性能与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变轴力下压弯构件性能与计算模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冲击荷载和撞击荷载下的性能与设计方法;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等。
[[File:陈肇元2.jpg|缩略图|陈肇元]]
防护工程设计理论与抗爆结构研究(1965 - ) 快速动力加载装置研制;冲击波模拟压力装置;各种结构材料在快速变形下的性能试验;结构构件的快速变形性能试验;高抗力防护门;地下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地下防护工程的实用设计方法和动力分析;防护工程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土中压缩波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燃气爆炸对居住房屋危害及减灾对策;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房屋倒塌过程的模拟与图形显示;爆炸危险性评估等。
工程结构性能实际测定及建筑物评估(1960-) 建筑物倒塌事故分析;模型试验技术;实际结构物工作性能评定与测试。
岩土工程支护技术与地下结构设计研究(1995- ) 地下结构设计,基坑支护的力学分析;土钉支护技术竹、木结构研究(1954 – 1960)。
在研究推广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并编制相应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物工作性能评估、结构安全性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研究,并有实用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200余篇。
==获奖记录==
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84)<ref>[http://www.chinaconcrete.cn/elitedetails.aspx?id=21],中国混泥土行业网</ref>,北京市授予科技先进工作者(1979)<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teacher/teacher-1-64.html],清华大学网</ref> ,国家人防委授予科研先进工作者(1987)<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teacher/teacher-1-64.html],清华大学网</ref>,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科技事业荣誉奖章(1988)等<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teacher/teacher-1-64.html],清华大学网</ref>,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
==视频==
===陈肇元:业广惟勤,静水流深(上)===
{{#ev:youku| XMjgyMTM3NzQ1Mg }}
===陈肇元:业广惟勤,静水流深(下)===
{{#ev:youku| XMjgzNzAyMzc1Mg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科学家]]
| 姓名 = 陈肇元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陈肇元.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9%99%88%E8%82%87%E5%85%83%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9%99%88%E8%82%87%E5%85%83%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3de9186549383e3b34e5472bfc9f3077&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9d72ee8e0aa3aa4abeed9616d44d9a19&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9%99%88%E8%82%87%E5%85%83%E9%99%A2%E5%A3%AB&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1年10月1日
| 出生地点 = 浙江省宁波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授
| 知名作品 =
}}
'''陈肇元''' (1931.10.1--)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ref>[https://www.douban.com/note/146542999/],豆瓣网, 2011-04-20</ref>。[[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就读于中国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大一后报考国立[[清华大学]]在[[上海]]招收土木系的转学生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爆炸、撞击作用下防护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并取得系统成果,许多纳入国家设计规范或用于重要工程,在研究推广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并编制相应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物工作性能评估、结构安全性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研究,并有实用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20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53754445.html],中国工程院</ref> ,任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2000-2002)、学部主任(2002-2006)。
==人物经历==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8-2003),常务理事(1984-2003),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86-1998);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88- );高强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2001);土木工程学报主编(1997-2002);防护工程学报副主编(1989- )。
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1985-2003);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2003- );全国注册工程师(结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00-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2001- )。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2000-2002)、学部主任(2002-2006)。
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建工程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深圳大学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爆炸、撞击作用下防护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
==主要贡献==
钢筋混凝土理论与试验研究(1970 - ) 高强钢筋与高强混凝土材料及其基本构件的性能与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变轴力下压弯构件性能与计算模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冲击荷载和撞击荷载下的性能与设计方法;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等。
[[File:陈肇元2.jpg|缩略图|陈肇元]]
防护工程设计理论与抗爆结构研究(1965 - ) 快速动力加载装置研制;冲击波模拟压力装置;各种结构材料在快速变形下的性能试验;结构构件的快速变形性能试验;高抗力防护门;地下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地下防护工程的实用设计方法和动力分析;防护工程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土中压缩波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燃气爆炸对居住房屋危害及减灾对策;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房屋倒塌过程的模拟与图形显示;爆炸危险性评估等。
工程结构性能实际测定及建筑物评估(1960-) 建筑物倒塌事故分析;模型试验技术;实际结构物工作性能评定与测试。
岩土工程支护技术与地下结构设计研究(1995- ) 地下结构设计,基坑支护的力学分析;土钉支护技术竹、木结构研究(1954 – 1960)。
在研究推广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并编制相应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物工作性能评估、结构安全性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研究,并有实用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200余篇。
==获奖记录==
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84)<ref>[http://www.chinaconcrete.cn/elitedetails.aspx?id=21],中国混泥土行业网</ref>,北京市授予科技先进工作者(1979)<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teacher/teacher-1-64.html],清华大学网</ref> ,国家人防委授予科研先进工作者(1987)<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teacher/teacher-1-64.html],清华大学网</ref>,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科技事业荣誉奖章(1988)等<ref>[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teacher/teacher-1-64.html],清华大学网</ref>,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
==视频==
===陈肇元:业广惟勤,静水流深(上)===
{{#ev:youku| XMjgyMTM3NzQ1Mg }}
===陈肇元:业广惟勤,静水流深(下)===
{{#ev:youku| XMjgzNzAyMzc1Mg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