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利民

增加 32,94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童利民 | 圖像 = File:谢莉斯.jpg|缩略图|左|[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56b197503164f566.jpg?size=260x3…”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童利民
| 圖像 =
[[File:谢莉斯.jpg|缩略图|左|[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56b197503164f566.jpg?size=260x332 原圖鏈結][http://ifengimg.com/#tag 来自凤凰图片]]]
| 出生日期 =
| 逝世日期 =
| 出生地点 =
| 國籍 = 中国
| 職業 = 博士生导师
| 知名原因 =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知名作品 = 《[[Nature]]》</br>《[[外婆的澎湖湾]]》</br>《[[校园的早晨]]》</br>
}}
'''[[童利民]]'''<ref>[https://baike.so.com/doc/867332-917046.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童利民,男。浙江大学信息学院光电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7年进入浙大物理系本科并继续攻读硕士,1997年在浙江大学材料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和[[哈佛大学]]Gordon McKay实验室从事光学波导结构和微纳光子学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为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87-1991 浙江大学物理系 (本科)<br>
1991-1994 浙江大学物理系 (硕士)<br>
1994-1997 浙江大学材料系 (博士)<br>

== 工作简历 ==
1997-2001 浙江大学物理系 (助理研究员,副教授)
2001-2004 哈佛大学物理系及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 (访问学者)
2004-至今 [[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副教授,教授,长江特聘教授)
== 教学与课程 ==
1. 纳米光子学 (研究生) 2005年 至今

2. 光量子学基础 (本科生) 2009年 至今

3. 光子学基础 (研究生)2000-2001年

4.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本科生) 2000-2001年

5. 基础物理学(本科生)1998-2000年

6. 大学物理实验(本科生)1997-2000年


== 工作研究项目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 61635009)
'基于近场强耦合效应的新型纳米激光器研究', 2017.01–2021.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No. 11527901)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2016.01–2020.12 (童利民参加)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13CB328700):

“纳米线光子器件与激元调控研究”2013.01-2017.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475140):
“超小型高重频石墨烯锁模微纳光纤激光器”2015.1.1-2018.12.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61036012):
“纳米尺度传导型表面等离激元生化传感的机理和芯片集成研究”2010.01-2014.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0974178):
“纳米光纤与银纳米线的光学近场耦合及其应用探索”,2010.01-2012.1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07CB307003):
“基于亚波长尺度光纤的复合导波结构与新器件”,2007.05-2012.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 No.60728309):
“光电子器件”,2008.01-2010.12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050335012):
“亚波长直径纳米光纤传感器研究”,2006.01-2008.12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60425517):
“光学和光电子学:亚波长和纳米尺度光学低维结构及其应用基础研究”2005.01-2008.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578061):
“稀土掺杂玻璃纳米线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合作项目),2006.01-2006.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378036):
“亚波长直径氧化硅线型光波导及其微光子学应用研究,2004.01-2006.12
== 研究领域 ==
从事纳米光子学、微纳光子器件、以及功能光纤材料及相关器件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2003年与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通过使用一种新的制备方法,获得外形非常均匀的亚微米和纳米直径氧化硅线,并成功地应用这些比光波长更细的线进行低损耗光传输实验。该项研究结果以童教授为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瞩目。在 Nature等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SCI论文他人引用80余篇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次;多项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杂志、纽约时报、美国Laser Focus World (Newsbreak)、Photonics Spectra(Presstime Bulletin)专题评论或介绍。
主要成就 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获奖记录 ==
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直属高校获奖者

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年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的一等奖

2008年度王大珩光学中青年科技奖

2014年 美国光学学会 (OSA) Fellow

童教授1997年获得浙大材料系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其工作领域是光学、光电子学。在研究生阶段,童教授即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有了规划,他说:"我喜欢高校浓郁的文化空气,自由的学术氛围,在这里开展我的科研工作,我能得心应手。",2001年至2004年童教授在包氏奖学金和哈佛大学的资助下作为访问学者赴哈佛大学物理系及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Mazur教授研究组进行学术交流,这段经历对童教授的影响很大,不光是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平台开阔了他的眼界,更为重要的是哈佛教授们对学术研究的执著、对学术灵感的把握让他受益匪浅:"有时候大家只是在闲聊,交流中彼此思想的撞击能引发新的学术研究方向,而一旦有了这样的学术苗头,大家能很用心地去做,工作起来完全忘我"。 回到浙大,童教授继续与哈佛大学合作开展科研工作,"我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是专心致志,二是实验动手能力强",童教授长期致力于微纳光子学材料和器件及其在光通信、传感、集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浙江大学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我举双手赞成。虽然创新创业并不适合每个学生,但是,确实给予能量过剩的大学生一个发展的机会。实际上,大学四年,是创新创业的最佳时机。第一,这是人生中思想最活跃的时期。第二,这里是世界上最智慧的地方,第三,这里有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物。校园是思想的源泉,多少重大突破就是在这里生根发芽,然后到社会上开花结果。曾经有人问过我,在校期间参加这些校园摄影组工作和激光器工作是否影响学业。我认为没有。恰恰相反,这些经历有利于学习。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这些工作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还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创办的激光器公司和照相器材另件公司,就是一个明证。我们设计的带滑轮和气泵的三角架曾经获奖。我们YUCO牌激光器誉满全球,销售全世界。我认为大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创新创业必须经历过通宵达旦,经历过日夜奋战。这就是青春的资本,这就是大学生的优势。

最后,我引用一下去年抄录的日记:我要斗胆做个预测,当我活到八十岁,在某个安静的沉思片刻,回到内心灵魂深处,想起自己绪多的人生故事时,找回最有意义的部份-------考上浙江大学光仪系!

·1966-1971年,受文革内乱干扰,光仪系停止招收本科生5年。其间的1970年,光仪系招收“光学仪器”专业本科工农兵学员30人。

·1972年,光仪系招收“光学仪器”专业本科工农兵学员15人。

·1973年,光仪系招收“激光仪器”专业本科工农兵学员20人。

·1974年,光仪系开始按“光学仪器”和“激光仪器”两个专业招生,规模扩大至60-90人。

·1976年,本科专业再次停招,当年仅按“照相机设计与制造”和“激光镀膜”两个方向招收了学制两年的专业进修班。同年,国家计委下达研制小型炮弹、导弹、火箭等测试仪器的科技攻关项目。光仪系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出狭缝式高速摄影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77年,浙江省科学大会授予光仪系全省科研十大红旗单位称号。同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光仪系以“光学仪器”和“激光技术及仪器”专业迎来了文革后第一届高考生70人。

·1978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授予浙大光仪系全国先进科研集体称号。光仪系是浙大唯一获此称号的单位,张浚生代表浙大出席大会接受奖励;“250万幅/秒等待式高速摄影机”、“中低频激光测振仪”和“双人双目大物镜可变倍手术显微镜”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1983年,光仪系设立 “光学仪器”、“摄影技术及仪器”、“激光技术及仪器”3个本科专业,招生规模在120人左右;1978年,光仪系 “光学仪器”和“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两个硕士点获批准,招收了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6人。

·1980年,光仪系招收第二届“光学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1人。

·1981-1984年,光仪系开始批量招收“光学仪器”和“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规模每年15-20人左右。

·1982年,光仪系“电动高速转镜装置的一种新颖增速机构”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82年,以摄影和照片冲洗为主营业务的浙大第一个赢利型学生社团组织“为你服务公司”在光仪系成立,开始了在校大学生自主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的探索。

·1983年7月,由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王之江、金国藩、彭定燊等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光仪系的评价是:“光仪系自成立以来积极贯彻教学与科研并举方针,中国光学行业有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中心是我国的骄傲”。

·1984年,国家批准在光仪系建立“光学仪器”博士点,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2人,“光学仪器”博士点后转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光仪系以“光学仪器”专业统一招收本科生,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规模不变;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每年30人左右。同年,光仪系“固体时标发生器”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1985年,浙江大学建立国内首批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同年,光仪系参与的“低频振动标准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1988年,光仪系增设“应用光学”专业,总体招生规模保持不变。

·1986年,光仪系 “LC-1型激光干涉定中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10月,浙江省光学学会在挂靠单位浙江大学光仪系召开成立大会。同年,光仪系 “SPG-1型激光数字波面干涉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在仪器仪表博士后流动站基础上增建了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同年与浙江舜宇集团前身浙江大学余姚光电仪器厂紧密合作,跨出产、学、研结合的第一步。同年,光仪系“XG-1型狭缝式高速摄影机”、“CL-I型彩色亮度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年,国家计委批准在光仪系建立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光仪系“用于激光测振仪的垂直和水平扫描器”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1990年,同根同源的光仪系和科仪系合并,成立了光电与科学仪器工程学系,简称“光科系”,下设“光学仪器”、“检测技术及仪器”和“生物医学仪器”三个专业。同年光科系“远距光辐射测量望远物镜”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1991年,光科系光学工程学科依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开始建设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建成并通过国家专家组的评审验收,评审意见认为,实验室研究工作属国内一流,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1996年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

·1991年,唐晋发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人民教师奖章;叶关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杨国光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92年,唐晋发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同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50人以上;

·1993至1995年,试办精密仪器(办公自动化)专业,教学重点主要针对仪器仪表前端光电信息获取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同年,光科系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招生规模达每年10人以上。

·1994年起,按照国家教委1993年颁布的工科本科专业名录,开始以“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名称招生,自1992级起“光学仪器”专业学生毕业的出口专业均调整为“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

·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光科系光学工程学科建立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的核心研发力量,于1996年建成并通过国家科委验收,成为国内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推广、辐射和应用的基地。

·1995年,光仪系首届毕业生、光学专家[[薛鸣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2000年,顾培夫任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仪器仪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全国高等学校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1995年10月,光科系光学工程学科与日本滨松公司合作成立国际光子学实验室。同年,光科系“光学与光电子薄膜理论设计及其特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96年,以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为核心建立的“光电信息技术与仪器工程”学科群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经过4年建设,光电学科理工结合优势突出,结合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将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推向更高层次,由光学工程学科承担的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光子技术与光电信息工程”被评为浙江大学标志性成果。

·1996年,陆祖康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97年,光科系光学工程学科进行调整,组建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简称“光电系”。同年,光科系光学工程学科在国内首次设立本科“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方向,并按专业方向招收本科生,率先规划和启动了光学工程类本科专业新形势下的传统专业改造和教学改革,强化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特色。其后,96级“光学技术及光电仪器”专业学生毕业出口也调整为“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方向。

·1997年,光电系首届毕业生、光学技术与仪器专家林祥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国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光科系“防蚀多层减反射膜的研究” 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1998年,浙江大学四校合并,成立了新的浙江大学。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光电系加入新组建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光电系正式以信息工程(光电)专业(代码080609Y)名称招收本科学生,招生规模在90至160人之间;同年,唐晋发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叶关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99年,何赛灵博士作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加盟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

·2000年,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合作,在余杭建立国家光仪工程中心余杭基地,为推动光学工程技术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000年9月,唐晋发当选为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杨国光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1年,在新一轮重点学科评选中,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其后的2004、2006年,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30人以上。

·2001年,光电系年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

·2002年5月6日上午,浙江大学光学工程50周年庆典大会在浙大永谦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浙大党委书记张浚生、校长潘云鹤,校友薛鸣球院士、林祥棣院士,国内光学工程界专家、校友和光电系师生近1200人参加了庆典活动。为庆祝浙大光学工程学科成立五十周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词“科学之光”,浙大党委书记[[张浚生]]题词“求是之光”。庆典大会后,在第三教学大楼前举行了“浙江大学光学工程50周年纪念碑”揭幕仪式,张浚生、潘云鹤、薛鸣球、林祥棣、刘旭等为纪念碑揭幕,碑文为:“五十年耕耘,数代人奋斗,力行求是,学术精进,人才辈出,饮誉四海,中国光学工程英才之摇篮实肇始于此”。

·2002年,光电系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每年80-90人。

·2003年,在教育部、科学院系统一级学科评比中,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位居第三。

·2003年12月,童利民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亚微米和纳米光波导光传输特性研究及应用的论文。

·2003年,光电系年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2500万元。

·2004年4月,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光电系、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光学学会承办的“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这次被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母国光院士称之为“中国光学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空前盛会,汇集了包括14位院士在内的1300余位光学界专家学者,交流研讨光学工程技术最新进展。大会设18个分会场,交流论文820余篇。

·2004年,刘旭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电系“高清晰度液晶投影显示技术及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何赛灵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同年,由何赛灵指导的程成博士的论文“基于激光动力学理论气体激光器大功率优化和设计”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4年,在全国高校研究生院一级学科评比中,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位居第二。

·2004年,光电系年度科研经费首次突破3000万元。

·2005年,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被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为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5至2008年,在全国高校研究生院一级学科评比中,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

·2005年10月,浙江大学举行成功记录核试验过程的科学家报告会。原高速摄影课题组负责人、浙江省副省长吴敏达、原21所副所长孙瑞蕃以及包括光电系十几位老教师在内的原课题组几十名老专家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充分弘扬了光电系老一代教师艰苦奋斗、顽强拚搏、团结合作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2005年,刘旭获首批“浙江省特级专家”称号。

·2005年,何建军受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5年和2007年,光电系两次获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贡献单位”荣誉称号。刘承团队研制的相关技术和器件受到高度评价,被列为“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

·2006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一级学科评比中以97分的高分获得全国第一。

·2006年,童利民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光电系当选为教育部2006-2010年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及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2006年4月,刘旭当选为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

·2006年,[[章海军]]、张冬仙、黄峰完成的“卧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章海军]]、张冬仙、黄峰、林晓峰、何玉琳完成的“液相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6年,[[倪旭翔]]、[[严惠民]]、叶子、[[陆祖康]]、吴碧珍、董琦、王国军、王麟峰、黄红娟完成的“数码彩扩技术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杨甬英完成的“径向剪切测量激光系统波前畸变技术研究”项目获国防科学技术基金特优奖。

·2007年6月,由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光学学会(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戴顿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主办的纳米光子学专题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何赛灵任共主席。这是美国光学学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专题学术会议。

·2007年7月,光电系被批准建立浙江大学第一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2007年,何赛灵当选美国光学学会OSA的资深会员(Fellow)。

·2007年,光电系“应用光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信息工程(光电)专业被评为浙江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起实施);光电信息工程实验中心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年,光电系相继获得863目标导向、973、海外杰青和面向国家专项需求等重大项目支持,年度科研经费达到4979万元。

·2007年,刘承、舒晓武、[[牟旭东]]、[[车双良]]、胡慧珠、[[张彩妮]]、王冬云、[[岑松原]]、杨建华完成的“光纤陀螺XXXX”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章海军]]、[[张冬仙]]、张虎、[[黄峰]]完成的“液相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成果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7年,何赛灵、戴道锌、[[沈林放]]、敖献煜、[[王谦]]、肖三水、宋军完成的“新型光学微纳结构与光集成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年,陈军完成的“复合型光纤位相共轭技术研究”成果获NASF联合基金特优奖。

·2007年,牟同升、[[王建平]]、[[王晓东]]、[[马鵷鶵]]、[[徐明明]]、虞建栋、[[李俊凯]]完成的“旋转反光镜式分布光度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1月26日,浙江大学光电系学科发展委员会成立。光电系“求是之光”新网站试运行。

·2008年8月,以何赛灵为课程负责人的“光通信技术”课程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8年11月,刘旭获浙江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8年,刘旭受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8年12月23日,浙江大学进行学部制改革,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决定成立光电信息工程学系委员会,光电系重新恢复系实运行。

·2008年,[[刘承]]等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在浙江大学属于首次。

·2008年,杨甬英完成的“精密表面缺陷的数字化评价系统研究”成果获NASF联合基金优秀奖。

·2009年4月,以[[刘旭]]为负责人的“依托优势学科,探索和实践光学工程本硕博人才一体化培养新模式”教学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4月,何赛灵当选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Fellow);

·2009年5月1日,刘承获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9年8月19日,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挂靠浙江大学成立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工作会议在西安工业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61所高校和产业界的10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9年10月,戴道锌荣获浙江青年科技奖

·2009年,光学工程研究所徐之海、[[冯华君]]、[[李奇]]、[[沈亦兵]]、[[边美娟]]、[[陈跃庭]]、戴顺林、雷华等完成的“基于频谱分析的指导对焦技术及应用系统”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年4月,刘承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0年6月,以[[王晓萍]]为课程负责人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 发表论文 ==
Tutorial Articles
1) L. M. Tong, 'Micro/Nanofibre Optical Sensor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Sensors 18, 903 (2018).

2) L. M. Tong, F. Zi, X. Guo, J. Y. Lou, 'Optical microfibers and nanofibers: A tutorial', Opt. Commun. 285, 4641-4647 (2012).



Review Articles

1) S. L. Yu, X. Q. Wu, Y. P. Wang, X. Guo, and L. M. Tong, '2D materials for optical modul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dv. Mater. 29, 1606128 (2017).

2) X. Q. Wu, Y. P. Wang, and L. M. Tong, 'Optical micro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Physics 44, 356-365 (2015).

3) X. Guo, Y. B. Ying, L. M. Tong, 'Photonic nanowires: from subwavelength waveguides to optical sensors,' Acc. Chem. Res. 47, 656-666 (2014).

4) J. Y. Lou, Y. P. Wang, L. M. Tong, 'Microfiber optical sensors: a review,” Sensors 14, 5823-5844 (2014).
5) X. Q. Wu, L. M. Tong, 'Optical microfibers and nanofibers,' Nanophotonics 2, 407-428 (2013).
6) P. Wang, Y. P. Wang, L. M. Tong, 'Functionalized polymer nanofibers: a versatile platform for manipulating light at the nanoscale,' Light Sci. Appl. 2, e102 (2013).
7) Y. G. Ma, X. Guo, X. Q. Wu, L. Dai, L. M. Tong, 'Semiconductor nanowire lasers,' Adv. Opt. Photon. 5, 216-273 (2013).
8) X. Guo, Y. G. Ma, Y. P. Wang, L. M. Tong, 'Nanowire plasmonic waveguides, circuits and devices,' Laser & Photon. Rev. 7, 855-881 (2013).
9) L. Zhang, J. Y. Lou, and L. M. Tong, 'Micro/nanofiber optical sensors,' Photon. Sensors 1, 31-42 (2011).


Selected Papers

1) B. G. Chen, H. Wu, C. G. Xin, D. X. Dai and L. M. Tong, 'Flexible integration of free-standing nanowires into silicon photonics,' Nat. Commun. 8, 20 (2017).

2) S. L. Yu, X. Q. Wu, K. R. Chen, B. G. Chen, X. Guo, D. X. Dai, L. M. Tong, W. T. Liu, and Y. R. Shen, 'All-optical graphene modulator based on optical Kerr phase shift,' Optica 3, 541-544 (2016).

3) C. G. Xin, S. L. Yu, Q. Y. Bao, X. Q. Wu, B. G. Chen, Y. P. Wang, Y. X. Xu, Z. Y. Yang, and L. M. Tong, 'Single CdTe nanowire optical correlator for femtojoule pulses,' Nano Lett. 16, 4807-4810 (2016).

4) X. Q. Wu, S. L. Yu, H. R. Yang, W. L. Li, X. M. Liu, and L. M. Tong, 'Effective transfer of micron-size graphene to microfibers for photonic applications,' Carbon 96, 1114-1119 (2016).

5) C. Meng, S. L. Yu, H. Q. Wang, Y. Cao, L. M. Tong, W. T. Liu, and Y. R. Shen,'Graphene-doped polymer nanofibers for low-threshold nonlinear optical waveguiding,'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4, e348 (2015).

6) P. Wang, Y. P. Wang, Z. Y. Yang, X. Guo, X. Lin, X. C. Yu, Y. F. Xiao, W. Fang, L. Zhang, G. W. Lu, Q. H. Gong, and L. M. Tong, 'Single-band 2-nm-linewidth plasmon resonance in a strongly coupled Au nanorod,' Nano Lett. 15, 7581-7586 (2015).


7) L. Zhang, Z. Y. Li, S. J. Yu, J. X. Mu, W. Fang, and L. M. Tong, 'Femtoliter-scale optical nanofiber sensors,' Opt. Express 23, 28408-28415 (2015).


8) H. K. Yu, W. Fang, X. Q. Wu, X. Lin, L. M. Tong, W. T. Liu, A. M. Wang, Y. R. Shen, 'Single nanowire optical correlator,' Nano Lett. 14, 3487-3490 (2014).

9) W. Li, B. G. Chen, C. Meng, W. Fang, Y. Xiao, X. Y. Li, Z. F. Hu, Y. X. Xu, L .M. Tong, H. Q. Wang, W. T. Liu, J. M. Bao, Y. R. Shen, 'Ultrafast all-optical graphene modulator,' Nano Lett. 14, 955-959 (2014).
10) X. Q. Wu, Y. Xiao, C. Meng, X. N. Zhang, S. L. Yu, Y. P. Wang, C. X. Yang, X. Guo, C. Z. Ning, L. M. Tong, 'Hybrid photon-plasmon nanowire lasers,' Nano Lett. 13, 5654-5659 (2013).
11) Y. P. Wang, Y. G. Ma, X. Guo, L. M. Tong, 'Single-mode plasmonic waveguiding properties of metal nanowires with dielectric substrates,' Opt. Express 20, 19006-19015 (2012).
12) P. Wang, L. Zhang, Y. N. Xia, L. M. Tong, X. Xu, Y. B. Ying, 'Polymer nanofibers embedded with aligned Au nanorods: A new platform for plasmonic studies and optical sensing,' Nano Lett. 12, 3145-3150 (2012).
13) Z. Y. Yang, J. Y. Xu, P. Wang, X. J. Zhuang, A. L. Pan, L. M. Tong, 'On-nanowire spatial bandgap design for white light emission,' Nano Lett. 11, 5085–5089 (2011).
14) C. Meng, Y. Xiao, P. Wang, L. Zhang, Y. X. Liu, L. M. Tong, “Quantum-dot-doped polymer nanofibers for optical sensing”, Adv. Mater. 23, 3770-3774 (2011).
15) Y. X. Liu, C. Meng, A. P. Zhang, Y. Xiao, H. K. Yu, L. M. Tong, “Compact microfiber Bragg gratings with high-index contrast”, Opt. Lett. 36, 3115-3117 (2011).
16) Y. Xiao, C. Meng, X. Q. Wu, L. M. Tong, “Single mode lasing in coupled nanowires”, Appl. Phys. Lett. 99, 023109 (2011).
17) Y. Xiao, C. Meng, P. Wang, Y. Ye, H. K. Yu, S. S. Wang, F. X. Gu, L. Dai, L. M. Tong, “Single-nanowire single-mode Laser”, Nano Lett. 11, 1122-1126 (2011).
18) F. X. Gu, Z. Y. Yang, H. K. Yu, J. Y. Xu, P. Wang, L. M. Tong, A. L. Pan, “Spatial bandgap engineering along single alloy nanowires”, J. Am. Chem. Soc. 133, 2037-2039 (2011).
19) F. X. Gu, H. K. Yu, P. Wang, Z. Y. Yang, L. M. Tong, “Light-emitting polymer single nanofibers via waveguiding excitation”, ACS Nano 4,5332-5338 (2010).
20) Y. G. Ma, X. Y. Li, H. K. Yu, L. M. Tong, Y. Gu, Q. H. Gong, “Direct measurement of propagation losses in silver nanowires”, Opt. Lett. 35, 1160-1162 (2010).
21) X. Guo, M. Qiu, J. M. Bao, B. J. Wiley, Q. Yang, X. N. Zhang, Y. G. Ma, H. K. Yu, L. M. Tong, “Direct coupling of plasmonic and photonic nanowires for hybrid nanophotonic components and circuits”, Nano Lett. 9, 4515-4519 (2009).
22) S. S. Wang, Z. F. Hu, Y. H. Li, L. M. Tong, “All-fiber Fabry-Perot resonators based on microfiber Sagnac loop mirrors”, Opt. Lett. 34, 253-255 (2009).
23) X. Guo, L. M. Tong, “Supported microfiber loops for optical sensing”,Opt. Express 16, 14429-14434 (2008).
24) F. X. Gu, L. Zhang, X. F. Yin, L. M. Tong, “Polymer single-nanowire optical sensors”, Nano Lett. 8, 2757-2761(2008).
25) L. Zhang, F. X. Gu, J. Y. Lou, X. F. Yin, L. M. Tong, “Fast detection of humidity with a subwavelength diameter fiber taper coated with gelatin film”, Opt. Express 16, 13349-13353 (2008).
26) Y. H. Li, L. M. Tong,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s assembled with optical microfibers or nanofibers”, Opt. Lett. 33, 303-305 (2008).
27) X. S. Jiang, Q. H. Song, L. Xu, J. Fu, L. M. Tong, “Microfiber knot dye laser based on the evanescent-wave-coupled gain”, Appl. Phys. Lett. 90, 233501 (2007).
28) K. J. Huang, S. Y. Yang, L. M. Tong, “Modeling of evanescent coupling between two parallel optical nanowires”, Appl. Opt. 46, 1429-1434 (2007).
29) X. S. Jiang, Q. Yang, G. Vienne, Y. H. Li, L. M. Tong, J. J. Zhang, L. L. Hu, “Demonstration of microfiber knot laser”, Appl. Phys. Lett. 89, 143513 (2006).
30) X. S. Jiang, L. M. Tong, G. Vienne, X. Guo, A. Tsao, Q. Yang, D. R. Yang, “Demonstration of optical microfiber knot resonators”, Appl. Phys. Lett. 88, 223501(2006).
31) L. M. Tong, L. L. Hu, J. J. Zhang, J. R. Qiu, Q. Yang, J. Y. Lou, Y. H. Shen, J. L. He, Z. Z. Ye, “Photonic nanowires directly drawn from bulk glasses”, Opt. Express 14, 82-87 (2006).
32) J. Y. Lou, L. M. Tong, Z. Z. Ye, “Modeling of silica nanowires for optical sensing”, Opt. Express 13, 2135-2140 (2005).
33) L. M. Tong, J. Y. Lou, R. R. Gattass, S. L. He, X. W. Chen, L. Liu, E. Mazur, “Assembly of silica nanowires on silica aerogels for microphotonics devices”, Nano Lett. 5, 259-262 (2005).
34) L. M. Tong, J. Y. Lou, E. Mazur, “Single-mode guiding properties of subwavelength-diameter silica and silicon wire waveguides”, Opt. Express 12, 1025-1035 (2004).
35) L. M. Tong, R. R. Gattass, J. B. Ashcom, S. L. He, J. Y. Lou, M. Y. Shen, I. Maxwell, E. Mazur, “Subwavelength-diameter silica wires for low-loss optical wave guiding”, Nature 426, 816-819(2003).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长沙人]]
[[Category:教师]]
5,3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