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七叶一枝花

增加 1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七叶一枝花'''<ref>{{cite web|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3%E5%8F%B6%E4%B8%80%E6%9E%9D%E8%8A%B1/791719|title=七叶一枝花|date=2008-06-09|work=百度百科}}</ref><br>
七叶一枝花(学名:Paris polyphylla)为百合科重楼属的植物。别名 [[ 蚤休 ]] [[ 蚩休 ]] [[ 重台根 ]] 、整休, [[ 草河车 ]] ,重台草, [[ 白甘遂 ]] ,金线重楼,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 [[ 白河车 ]] ,螺陀三七,土三七,又名 [[ 七叶莲 ]] 。其特征是由一圈轮生的叶子中冒出一朵花,花的形状像极了它的叶子,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外轮花及内轮花,外轮花与叶子很像,约有6片,而内轮花约有8片,七叶一枝花的叶序属轮生叶,片数有个体差异、从4片到14片都有,“七叶”只是名称。花的结构特别:叶心如轮状会开花,花萼为绿色,花瓣呈细丝带状。台湾早期用来治蛇毒与疮疡肿毒等症状。<br>分布不丹、越南、锡金、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 [[ 贵州 ]] [[ 云南 ]] [[ 西藏 ]] [[ 四川 ]] 和中国 [[ 台湾 ]] 等地,生长于高海拔1,800m至3,200m林下。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晾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疔疮肿痛,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形态特征==
七叶一枝花植株高35-100cm,无毛;根状茎粗厚,直径达1-2.5cm,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数环节和许多须根。茎通常带紫红色,直径(0.8-)1-1.5cm,基部有灰白色干膜质的鞘1-3枚。叶(5-)7-10枚,矩圆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2.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明显,长2-6cm,带紫红色。花梗长5-16(30)cm;外轮花被片绿色,(3-)4-6枚,狭卵状披针形,长(3-)4.5-7cm;内轮花被片狭条形,通常比外轮长;雄蕊8-12枚,花药短,长5-8mm,与花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2)mm;子房近球形,具稜,顶端具一盘状花柱基,花柱粗短,具(4-)5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cm,3-6瓣裂开。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2]
==生长习性==
==病虫防治==
七叶一枝花尚未发现虫害,这与其有轻度毒性有关。但遇到低温多雨或高温高湿天气,则较易发病,须及早防治。
*⒈ [[ 立枯病 ]] :该病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温多雨时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向基部周围扩展,致使幼苗枯萎,严重时成片枯死倒苗。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后拔除病苗,苗床用药消毒,并喷代森锌药液。
*⒉ [[ 菌核病 ]] :该病危害严重,每年5月份雨多高湿时发病,危害基部,先出现软腐状,后可见病部出现白色丝状物,之后病部周围出现黑褐色颗粒的病原菌菌核,最后全株枯死倒伏。
防治方法:
⑴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⑵及时拔除病株,在发病中心撒施石灰。
⑶用农药托布津或纹枯利连喷2-3次,严重时用百菌清喷雾。
*⒊ [[ 黑斑病 ]] :病害从叶尖或叶基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形成叶枯和茎枯。
防治方法:
⑴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减轻发病;
⑵ 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⒋ [[ 茎腐病 ]] :此病多在苗床期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首先在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茎基湿腐倒苗。
防治方法:
⑴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
⑶ 间除病苗;
⑷ 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灌塘,每隔10天1次,连灌2-3次。
*⒌ [[ 金龟子 ]] :以成虫危害叶片,以幼虫(白土蚕)咬食根茎,影响重楼生长。
防治方法:
晚间火把诱杀成虫,用鲜菜叶喷敌百虫放于墒面诱杀幼虫。
'''实用付方'''<br>
1. [[ 带状疱疹 ]] :七叶一枝花、朱砂根各适量。 共研末,加雄黄少许,白酒调涂患处。<br>
2.治风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50g。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酽醋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方》重台草散)<br>
3.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15g。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br>
14.治“纳勒冒沙么”:七叶一枝花20g。煎汤,加少许酒内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方)<br>
15.治“拢沙龙接火”:七叶一枝花、旋花茄根、甜菜根各等量。晒干,研细,混匀,每次3-5g,温开水送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br>
16.治“拢达儿”,“农杆农暖”,“乃短兵内”:七叶一枝花、 [[ 马蓝叶 ]] [[ 灯台叶 ]] 、旱莲草鲜品各适量。捣烂,外包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方)<br>
17.治“兵洞飞暖龙”,“阻伤”:七叶一枝花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br>
18.治“菲埋喃皇罗”:七叶一枝花鲜品适量。捣烂,取汁外擦。(上二方出自景洪市名傣医康即仑验方)<br>
'''临床应用'''<br>
⑴用于痈肿、疮毒,乳痈,喉咙肿痛,蛇虫咬伤:七叶一枝花为外科热毒病症之常用药,凡一切痈肿疔疮及一切无名肿毒,均可内服和外用。<br>
⑵治疗 [[ 毛囊炎 ]] :取新鲜七叶一枝花根茎用95%乙醇浸1周,用时摇匀药液,再以棉球蘸之外搽患处,药液干后再重复涂4次,一般分早、中、晚3次使用。共治疗毛囊炎40例,结果:除3例并发感染应用抗生素外,其余均愈。(江西中医药,1985;(4):39)⑶ [[ 隐翅虫皮炎 ]] :共治疗34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2-3日治愈21例,3-5日治愈10例,5日以上3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7):323)<br>⑷ [[ 毛虫性皮炎 ]] :共治疗21例,结果:涂药1次即愈者15例,2日而愈者5例,3次治愈者1例,有效率为100%。(中华皮肤科杂志,1984;(1):21)<br>
'''用药禁忌'''<br>
⑶《本经逢原》:元气虚者禁用。<br>
⑷《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七叶一枝花有毒部位,地下茎,皮部含毒较多。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引起痉挛。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稀醋酸,如痉挛则用解痉剂等,对症治疗。<br>
⑸该品性味苦寒,有小毒,含蚤休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超量应用可致中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主要为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 [[ 呕吐 ]] 、头晕、 [[ 眼花 ]] [[ 头痛 ]] [[ 腹泻 ]]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唇绀,严重者痉挛、 [[ 抽搐 ]] 、脉速、心律不齐、心音迟钝。<br>
==现代研究==
七叶一枝花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草药,药用历史悠久,向来被誉为蛇伤痈疽圣药。
据传,味草药的名字缘于一则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浙江天日山区住着一青年叫沈见山,父母早逝,又无兄弟姐妹,靠上山砍柴为生。一天,他在砍柴时,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毒蛇,还未及躲避,他的小腿就被蛇狠狠咬了一口。不一会儿,他就昏迷在地,不省人事。说来也巧,这时天上的七仙女正好脚踏彩云来天目山天池里洗澡,看到了昏倒的沈见山,便动了恻隐同情之心,她们将他围成一圈,纷纷取出随身携带的罗帕盖在他的伤口四周。巧的是,王母娘娘这时也驾祥云到此,看到了青年、伤口和女儿们的罗帕,明白了一切,于是随手拔下头上的碧玉簪,放在7块罗帕的中央。或许是伤口得到了罗帕和碧玉簪的仙气,蛇毒很快就消散了,沈见山竟渐渐苏醒过来。苏醒后的一瞬间,他只听“嗖”地一阵风响,罗帕和碧玉簪一起落在了地上,即刻变成了7片翠叶托着一朵金花的野草。他惊呆了,仿佛刚做了一场梦,又看看自己的小腿,了无伤痕。最后他想明白了,是这好看的野草救了自己的蛇伤。于是,下山后,他给村民们反复讲述被蛇咬伤后获救的奇特经过,并带村民上山认药。村民们推测说,这药草蕴含有仙气,能克蛇毒妖魔云云,故而每遇有蛇咬伤,都采挖此药,并获神效。当大家好奇地询问药草的名字时,沈见山想了想说:“七叶一支花”。
其实,七叶一枝花是百合科植物,系以形状得名。其叶2到3层,每层6至8片,通常7片,夏季开花,从茎顶抽出花茎,顶端着花一朵,故名。其根呈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密生层状突起的粗环纹,像睡眠中的跳蚤,又似叠叠楼层,故《神农本草经》等书又名“蚤休”、“重楼”等。入药的主要是其根茎。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平喘止咳等功效,常用来治疗痈肿、淋巴结核、喉痹、蛇虫咬伤、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婴儿湿疹、腮腺炎、乳腺炎、恶性肿瘤等。其花也有类似药效。药理学证实,本品根茎含有甾体皂甙、生物碱、氨基酸等成分,对流感病毒、金葡萄球菌等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并有镇静、镇痛、镇咳、平喘等效能。虽然其药用广泛,但其功效最早被发现、最拿手、最知名的还是治蛇毒、疗痈疽,为外用药。有名的季德胜蛇药,就是以该药为主要成分制成的。 [[ 李时珍 ]] [[ 本草纲目 ]] 》载歌曰: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
==視訊==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