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藻

增加 2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大叶藻'''([[学名]]:'''''Zostera marina'''''),又名'''鰻草''',为[[大叶藻科]](Zosteraceae)[[大叶藻属]](Zostera)下的一种海草,多年生沉水草本。廣泛分佈于 [[ 北美洲 ]] 和歐亞大陸沿海海域。有根状匍匐茎,节上生须根;茎细,有疏分枝。叶互生;叶长条形,长30-50cm,宽3-5mm,先端钝圆,全缘,有5脉,稀7-11脉;托叶膜质,与叶基分离。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水等功效。
大葉藻廣泛分佈于北半球<ref>den Hartog, C. (1970). The seagrasses of the world. ''Verh K Ned Ak Wet Adf'' North-Holland, Amsterdam 59: 1-275. – in Möller, T. [http://www.helcom.fi/environment2/biodiv/endangered/Vascular_plants/en_GB/Zostera_marina/ ''Zostera marina'' (Linnaeus 1753), Eelgrass (Angiospermophyta).] {{webarchive |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7130057/http://www.helcom.fi/environment2/biodiv/endangered/Vascular_plants/en_GB/Zostera_marina/ |date=July 17, 2011 }} Helsinki Commission: Baltic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ssion.</ref>,甚至在北極也能生存<ref name=fna>[http://www.efloras.org/florataxon.aspx?flora_id=1&taxon_id=200024703 Flora of North America]</ref><ref name=borum>Borum J., et al., (Eds.) (2004.) [http://www.seagrasses.org/handbook/european_seagrasses_low.pdf European seagrasses: an introduction to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European Union: Monitoring & Managing of European Seagrasses.</ref>。它多見於海灣、潟湖、河口和沙灘等各種沿岸水域,但不會露出水面<ref name=fna/>。
==分布==
⒈自然生长的分布范围,中国限于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的肥沃海区。人工养殖已推广到浙江、福建、 [[ 广东 ]] 等地沿海。但为冷温带性种类。
⒉中国分布于 [[ 浙江 ]] [[ 福建 ]] 沿海。为暖温带性种类。
⒊中国裙带莱可分为两型:北海型(forma distans Miyabe et Okam.)藻体较为细长,羽状裂缺接近中肋,孢子叶距叶部有相当的距离。生长在大连、山东沿海。南海型(forma typica Yendo)恰好相反,即体形较短,羽状裂缺较浅,孢子叶接近叶部。浙江嵊泗列岛海域自然生长,即属此型。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至山东沿海。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寒冷湿润气候,耐盐碱。宜选择海滩地栽培。栽培技术用 [[ 分株繁殖 ]] 法。春季将老植株挖起,分成数蔸,每蔸有地上茎2-3根,按行株距30cm×20cm开穴,每穴栽1蔸。田间管理栽活后勤拔除杂草,一般不施肥。天旱时注意灌水。
===性状===
===化学成份===
全草含对-磺酸栓皮酸,木犀草素-7-硫酸酯,香叶木素-7-硫酸酯,芹菜素-7-硫酸酯,金圣草素-7-硫酸酯,木犀草素-7,3′-二硫酸酯,对-香豆酸,阿魏酸, [[ 咖啡酸 ]] [[ 香草酸 ]] ,没食子酸, [[ 原儿茶酸 ]] ,龙胆酸,4-羟基苯甲酸,邻-焦儿茶酸,迷迭香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 甘氨酸 ]] ,丙氨酸,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还含有极性脂类,包括有 [[ 糖脂 ]] [[ 磷脂 ]] 。糖脂主要有:单半乳糖基二脂酰甘油(即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二半乳糖基二胎酰甘油(即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及磺酸基异鼠李糖基二脂酰甘油(即磺酸基异鼠李糖基甘油二酯);磷脂主要有:磷脂酰胆碱(即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即脑磷脂)及N-脂酰基磷脂酸乙醇胺等。组成糖脂及磷脂的脂肪酸主要有:十八碳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包括有亚油酸和α- [[ 亚麻酸 ]] ;十六碳三烯酸及大于或等于二十碳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叶和根茎含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元素。
==藥理及服用==
{{medical}}
藥理作用:用乙醚從海帶(大葉藻)中提出的一種成分對 [[ 結核桿菌 ]] 有抑制作用。
性味:味鹹;性寒
歸經: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軟堅散結;利水。主癭瘤結核; [[ 疝瘕 ]] ;水腫;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拉丁名:Thallus Laminariae
來源:為海帶科植物海帶的葉狀體。 中國的[[ 山東 ]] [[ 遼寧 ]] [[ 浙江 ]] [[ 福建 ]] [[ 廣東 ]] 沿海有分布或人工養殖。夏、秋季採收,一般曬乾備用。
性味歸經:性味:鹹,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寒,無毒。”
歸經:入 [[ ]] [[ ]] [[ ]] 三經;
①<要藥分劑>:“入胃經。”
==应用==
用于瘿瘤、瘰痢。单用该品,或与 [[ 昆布 ]] 、裙带菜等配伍,以增强消痰及软坚散结之功。用于噎膈,饮食不下。可用砂仁共研末,牛奶送服,共奏化痰散结、益胃之功。
用于疝气, [[ 睾丸囊肿 ]] 。可与海藻、小 [[ 茴香 ]] 配伍。
用于水肿、脚气。可与其他利尿药物配伍。
==功用主治==
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祛脂降压、散结抗癌。用于 [[ 瘿瘤 ]] [[ 瘰疬 ]] [[ 疝气 ]] 下堕、 [[ 咳喘 ]] [[ 水肿 ]] [[ 高血压 ]] [[ 冠心病 ]] 、肥胖病。
==参考文献==
6,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