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毕恭毕敬

增加 3,56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毕恭毕敬</big> '''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毕恭毕敬</big> '''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bì gōng bì jìng</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恭恭敬敬]]、[[有礼有节]]、[[彬彬有礼]]

'''近义词''' :[[肃然起敬]]、[[彬彬有礼]]、[[以礼相待]]

'''反义词''' :[[盛气凌人]]、[[骄横跋扈]]、[[出言不逊]]

'''反义词''' :[[出言无状]]、[[倨傲无礼]]、[[没上没下]]

'''出 处''' :《[[诗经]]》

'''体 裁''' :[[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
'''毕恭毕敬'''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bì gōng bì jìng,意思是指十分地认真和尊敬形容态度很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有礼。后写的《诗经·小雅·小弁》。

[[西周]][[周幽王]]十分昏庸暴虐,十分宠爱褒国进献的美女[[褒姒]],想尽千方百计并不惜一切代价地让褒姒一笑,对外得罪各路诸侯,废除原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尽管如此,宜臼写《小弁》诗抒发对父母必恭必敬的心情。

==原文==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ref>[http://www.guoxuedashi.com/chengyu/1614b.html 毕恭毕敬],国学大师</ref>
==译文==
看到父母亲种下的桑梓树,尚且必须恭恭敬敬立树前。哪个对父亲无不充满尊敬,哪个对母亲无不深深依恋!到如今却外不和皮毛相接,里也不和心腹血肉紧相连。老天爷你生我来到人世间,我什么时候才能时来运转?
==故事==
[[周幽王]]因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而被天下人评为昏君,而在周幽王战争失利,狼狈沦落后,心中也是愁苦万分。毕恭毕敬的成语便是出自他的一首抒情诗。

《诗经·小雅·小弁》。传统说是周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废了皇后,其实诗中抒写的确是遭受父母抛弃,而内心忧愤哀怨。

[[西周]]末期,[[周幽王]]荒淫无度,对人民实施暴政。有人投其所好,献给他一名美女褒姒。他对[[褒姒]]非常宠爱,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命人将烽火台的烽火点燃。附近的诸侯见到烽火燃起,以为有敌军攻打京城,于是慌忙带领军队前来勤王救驾。可是等众诸侯赶到京城,才知道是周幽王设计欺骗,只好扫兴地离开。

褒姒见到众诸侯的狼狈样子,突然抚掌大笑起来。幽王见褒姒果然笑了,自己也高兴起来,从此对褒姒更加宠爱。

[[周幽王]]为了讨好褒姒,将申后废掉,立褒姒为王后,又将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贬为庶人,将褒姒的儿子[[伯服]]立为当朝太子。

宜臼毫无过错,竟然被废,心中非常愁苦,于是就写了《小弁》一诗,宣泄心中的块垒。诗中写道:

人们看到屋边的桑树梓树,

一定要表现出恭敬的态度。

我尊重父亲,

依恋母亲。

世间之人哪个不是父母的骨肉,哪个不是父母所生?

上天生了我,

可我为什么总是没有好日子过呢?

周幽王无故废后、放逐太子,终于给他带来了祸患。申后的父亲申侯对幽王怀恨在心,终于在公元前771年联合犬戎攻入京城。周幽王慌忙出逃,死于乱军之中。

==视频==
<center>
===毕恭毕敬===
{{#iDisplay:h077481546n|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