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02
次編輯
變更
剧院
,無編輯摘要
[[File:剧院.jpg|350px|缩略图|右|<big>剧院</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13/f8ae40c1b9234f4fb511201f4d397d13.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53737530_26549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剧院的基本要素就是表演处与观看处,即舞台与观众席。有些古代的剧院属于露天建筑,但现代的剧院以室内建筑为多。观众席、大厅、售票口等观众可以进入的区域称为前台。而以舞台为中心,所有表演者及剧院技术部门工作、休息的空间称为后台;广义的后台与前台相对,包含舞台区域以及控制室;狭义的后台意为舞台后方,指观众在演出期间所不会看到的舞台工作区域,例如舞台两侧、演员休息室等。
==演变==
这个传统经过中世纪的中断 ,到文艺复兴时期,在 [[ 意大利 ]] 得以继承 。1618 年在 [[ 帕尔玛 ]] 建造了第一座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后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就是在这种剧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去改进它,丰富它,直至发展成具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剧场。
现代化剧场的重要标志是电力能源的利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各种舞台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如转台 、附台 、推拉台 、车台 、活(电)动台板或升降台、完备的吊杆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等。
中国剧场的历史可上溯到汉唐。汉代上演百戏有看棚,隋唐有戏场、乐棚,宋代出现了瓦舍、勾栏,具有了剧场的要素,成为后来中国剧场的基本格局。
清代的剧场沿着宫廷剧场(三层楼大戏台)、府第剧场、营业性的民间茶园、地方性的或会馆里的小型剧场等不同的型制在发展 。1909 年建造的上海新舞台,是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建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 。这类剧场 ,1949年以后得到大规模发展 。80年代建造的剧场有 [[ 北京 ]][[ 中央戏剧学院 ]] 实验剧场、 [[ 上海戏剧学院 ]] 剧场、 [[ 中国大剧院 ]] 等<ref>[http://www.sohu.com/a/337999444_694489 【学习在线】剧场的构成和历史演变] ,搜狐网,2019-09-01</ref>。
== 剧院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