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蒙古野驴

增加 8,94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古野驴</big> ''' |- |File:1-191126064344.jpg|缩略图|居中|蒙古…”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古野驴</big> '''
|-
|[[File:1-191126064344.jpg|缩略图|居中|蒙古野驴[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226/1-1912260R521.jpg 原图链接][http://udongwu.com/yeshengdongwu/Mongolian_Wild_Horse.html 有动物网]]]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古野驴</br>
'''学名:'''Equus hemionus</br>
'''体长:'''可达260厘米</br>
'''肩高:'''约120厘米</br>
'''尾长:'''80厘米左右</br>
'''体重:'''约250千克</br>
'''分布区域 ''' [[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br>[[蒙古和土库曼斯坦]]</br>
|}
'''蒙古野驴'''(学名:Equus hemionus):外形似骡,体型介于家驴和家马之间,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ref>[http://udongwu.com/yeshengdongwu/Asiatic_Wild_Ass.html 蒙古野驴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典型荒漠动物,多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营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8-9月份发情交配,雄驴间争雌激烈,胜者拥有交配权。蒙古野驴具有极强的耐力,既能耐冷耐热,又能耐饥耐渴,并且具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由于“好奇心”所致,常常追随猎人,前后张望,大胆者会跑到帐篷附近窥探,给偷猎者可乘之机,遭到大量捕杀。</br>

分布于中亚及西亚各国,中国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中国]]一级保护,[[IUCN濒危]],CITES附录Ⅰ。</br>

== 形态特征 ==
[[File:F56d-fyqrewi6567444.jpg|缩略图|左|蒙古野驴[http://n.sinaimg.cn/sinacn/w640h398/20180116/f56d-fyqrewi6567444.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C3%C9%B9%C5%D2%B0%C2%BF&st=255&mode=255&did=87#did86 搜狗图片]]]

[[File:0 (3)蒙古野驴.jpg|缩略图|左|蒙古野驴[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387/20151204105359-1702295967.jpg/0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C3%C9%B9%C5%D2%B0%C2%BF&st=255&mode=255&did=16#did15 搜狗图片]]]
蒙古野驴是大型有蹄类动物。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80厘米左右,体重约250千克。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颈下、胸部、体侧、腹部黄白色,与背侧毛色无明显的分界线。</br>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蒙古和土库曼斯坦。</br>
区域性灭绝: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俄罗斯联邦、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和土耳其。</br>
偶入: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br>

== 繁殖方式 ==
8-9月份发情交配,雄驴间争雌激烈,胜者拥有交配权。怀孕期约11个月,每胎1仔。每年8-9月份,蒙古野驴进入繁殖交配期,此时,雄驴性情变得很凶,频频嘶叫。它们为争夺交配权时常发生激烈的咬斗。取得胜利的雄野驴控制整个驴群的活动,哪只驴不听话,就对它又踢又咬。蒙古野驴对幼仔照顾得很周到,曾看到一群野驴过河时,一只小驴爬不上河岸,两只大野驴将它架在中间,用肩把小野驴推上岸的有趣行为。</br>

== 栖息环境 ==
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多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亚寒带。夏季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属典型荒漠动物。




== 生活习性 ==
'''迁徙'''</br>
蒙古野驴有随季节短距离迁徙的习性。平时活动很有规律,清晨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在草场上采食、休息,傍晚回到山地深处过夜。每天要游荡好几十公里的路程。在野驴经常活动的地方,未受到惊扰的蒙古野驴移动时喜欢排成一路纵队,鱼贯而行。在草场、水源附近,经常沿着固定路线行走,在草地上留下特有的“驴径”。驴径宽约20厘米,纵横交错地伸向各处。</br>
'''集群'''</br>
蒙古野驴有集群活动的习性,雌驴、雄驴和幼驴终年一起过游荡生活。每群5-8头或20-30头。在夏季,水草条件好和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蒙古野驴群体会很大。生活在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依夏克帕提湖边的蒙古野驴群,大群的个体数常常在100多头到200多头之间。而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哈尔腾盆地一带,通常是3-5头结小群活动,单独活动的野驴个体也比较常见。</br>
'''习性'''</br>
野驴善于奔跑,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45公里,甚至狼群都追不上它们。好集群生活,警惕性高。营游荡生活。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蒙古野驴具有极强的耐力,既能耐冷耐热,又能耐饥耐渴,并且具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能察觉距离自己数百米外的情况。若发现有人接近或敌害袭击,先是静静地抬头观望,凝视片刻,然后扬蹄疾跑。跑出一段距离后,觉得安全了,又停下站立观望,然后再跑。总是跑跑停停、看看后再跑。</br>

蒙古野驴有一只哨驴,警惕性极高,忠于职守。接近于它500-600米处时,它开始慢慢跑去人走它跑,跑跑停停,始终与人保持500-600米的距离,最后它在引诱人朝着驴群的相反的方向走去,以确保驴群的安全。驴群通常为20-200多只一群,一旦发生危情,驴群中的头驴会带着其它成员排成“一”字形逃跑,声面十分壮观。</br>
'''食性'''</br>
蒙古野驴极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草类为食。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在干旱的环境中会找到合适的地方用蹄刨坑挖出水来饮用,还可以供藏羚等有蹄类动物饮水。聪明的蒙古野驴在干旱缺水的时候,会在河湾处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掘井”。它们用蹄在沙滩上刨出深半米左右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为“驴井”。</br>

== 种群现状 ==
由于保护措施得当,野驴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仅在羌塘就有近6万头。据估计,1989年时蒙古野驴的数量约在5.6万头左右,1998年的总数接近8万头。另外,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统计,在阿里察布乡北部和尼玛县西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数量庞大的野驴群,有些群体的数量达到500头以上。1982年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之时,仅存450头左右。经过20年的保护,截至到2013年数量约有4000头左右。由于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人类的直接捕杀和改变野驴的生存环境,蒙古野驴的分布区已缩小,仅限于西北地区、蒙边境沿线。截至到2013年中国的数量不超过2000头。但此次考察的巴彦淖尔盟北部发现蒙古野驴641头,计算估计该活动区内有1.14万头左右,这个数字表明目世界上蒙古野驴的总数远远超过6500头。</br>
专家推测蒙古野驴涌入中国的原因可能是:</br>
'''(1)'''该地区是蒙古野驴的原始分布区,野驴涌入中国是一种自然回归。</br>
'''(2)'''蒙古国方面环境条件适合,野驴种群增长,超过环境容纳量。</br>
'''(3)'''蒙古国降雨偏少,草场发育不好,水资源缺乏,而中国巴盟地区降雨偏多。</br>
蒙古野驴是珍贵的有蹄类动物,要保护好这个种群,首先要保护好蒙古野驴的生存环境,建立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br>
大致可分两步进行:</br>
第一步,将乌拉特后旗的梭梭林保护区扩大400平方公里,形成一个蒙古野驴的梭梭林自然保护区。</br>
第二步,与蒙古国合作建立跨国保护区。蒙古野驴可能有长距离迁徙的特性,建立跨国保护区将会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并能争取国际保护基金。</br>

== 保护级别 ==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b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br>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br>
列入《[[中国红皮书]]》:E 濒危等级:濒危</b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