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3
次編輯
變更
泾渭分明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泾渭分明</big> ''' |- | File:泾渭分明.jpg|缩略图|居中|300px|…”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泾渭分明</big> '''
|-
| [[File:泾渭分明.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5_img/2014_38/453_53732_607272.jpg 原图链接][http://www.7c5.com.cn/%E6%B3%BE%E6%B8%AD%E5%88%86%E6%98%8E.html 来自 7c5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jīng wèi fēn míng</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一清二楚]]、[[黑白分明]]
'''反义词''' :[[不分皂白]]、[[泾渭不分]]、[[黑白不分]]
'''出 处''' :《[[诗经]]》
'''体 裁''' :[[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
'''泾渭分明'''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jīng wèi fēn míng。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出自《诗经》。
==原文==
《诗·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ref>[http://gs.eywedu.com/24/exsx005.htm 泾渭分明],好故事网</ref>
孔颖达就此条作出注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典故==
古人普遍以为渭水清澈、泾水混浊,这种认识的依据是来自《[[诗经]]》的原始记录和[[孔颖达]]的注疏。《诗·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孔颖达就此条作出注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孔颖达的权威性注疏普遍误导了后人的认识。实际情况是泾水比渭水清,两水在陕西高陵境内合流时,清浊分得很清楚。对“渭清泾浊”的说法也有人产生过怀疑,如[[宋代]]诗人[[苏轼]]有“兖兖河渭浊”的提法,[[元代]]诗人[[曹伯启]]有“泾清渭浊源何异”的疑虑,但给泾水一个正身,还其历史清白已经到了清代乾隆晚年。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批阅苏轼、曹伯启诗句时,认为孔颖达注疏没有依据,遂下诏组织有关官员视察泾河、渭河源头,搞清何清何浊。当年的农历三月,视察成员一行到达位于今宁夏境内的泾河源头。时任宁夏府中卫县知县、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胡纪谟有幸作为视察人员,参加了对泾河的全程视察和考察,并作了《[[泾水真源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有关泾河的宝贵历史资料。
在《泾水真源记》中,[[胡纪谟]]除了对泾河源头笄头山(又名鸡头山)、石龙潭头潭、二潭、三潭,以及流向、流程,与渭河汇流作了详尽记述,还重点对前人普遍认为“渭清泾浊”作了纠正。作者称“凡泾水所历、土壤、石山俱见清,且涟漪毫无泥滓。”又言“惟由平凉至泾州,泾汭合流处(泾河弯曲处)百四十里中,南、北、西三面山水所归,色与泾源少异,然不过微杂尘沙,须眉难鉴而已,迥非咸阳渭河之黄泥耀目者可比。”胡纪谟在此肯定地称“泾水之清经身历而始信”,否定了《[[谷风]]》所谓“泾以渭浊”的说法;遗憾“笺释家”不加调查研究,导致“咸谓泾浊渭清,承讹不易”,使泾水蒙受不白多少年。他更感叹“泾水有灵,不甘久匿其面目”,还了“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的真实面目。
==视频==
<center>
===航拍中国:泾渭分明一词就来自于泾河渭河的交汇===
{{#iDisplay:a0862y5nsyi|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泾渭分明</big> '''
|-
| [[File:泾渭分明.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5_img/2014_38/453_53732_607272.jpg 原图链接][http://www.7c5.com.cn/%E6%B3%BE%E6%B8%AD%E5%88%86%E6%98%8E.html 来自 7c5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jīng wèi fēn míng</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一清二楚]]、[[黑白分明]]
'''反义词''' :[[不分皂白]]、[[泾渭不分]]、[[黑白不分]]
'''出 处''' :《[[诗经]]》
'''体 裁''' :[[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
'''泾渭分明'''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jīng wèi fēn míng。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出自《诗经》。
==原文==
《诗·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ref>[http://gs.eywedu.com/24/exsx005.htm 泾渭分明],好故事网</ref>
孔颖达就此条作出注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典故==
古人普遍以为渭水清澈、泾水混浊,这种认识的依据是来自《[[诗经]]》的原始记录和[[孔颖达]]的注疏。《诗·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孔颖达就此条作出注疏:“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孔颖达的权威性注疏普遍误导了后人的认识。实际情况是泾水比渭水清,两水在陕西高陵境内合流时,清浊分得很清楚。对“渭清泾浊”的说法也有人产生过怀疑,如[[宋代]]诗人[[苏轼]]有“兖兖河渭浊”的提法,[[元代]]诗人[[曹伯启]]有“泾清渭浊源何异”的疑虑,但给泾水一个正身,还其历史清白已经到了清代乾隆晚年。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批阅苏轼、曹伯启诗句时,认为孔颖达注疏没有依据,遂下诏组织有关官员视察泾河、渭河源头,搞清何清何浊。当年的农历三月,视察成员一行到达位于今宁夏境内的泾河源头。时任宁夏府中卫县知县、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胡纪谟有幸作为视察人员,参加了对泾河的全程视察和考察,并作了《[[泾水真源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有关泾河的宝贵历史资料。
在《泾水真源记》中,[[胡纪谟]]除了对泾河源头笄头山(又名鸡头山)、石龙潭头潭、二潭、三潭,以及流向、流程,与渭河汇流作了详尽记述,还重点对前人普遍认为“渭清泾浊”作了纠正。作者称“凡泾水所历、土壤、石山俱见清,且涟漪毫无泥滓。”又言“惟由平凉至泾州,泾汭合流处(泾河弯曲处)百四十里中,南、北、西三面山水所归,色与泾源少异,然不过微杂尘沙,须眉难鉴而已,迥非咸阳渭河之黄泥耀目者可比。”胡纪谟在此肯定地称“泾水之清经身历而始信”,否定了《[[谷风]]》所谓“泾以渭浊”的说法;遗憾“笺释家”不加调查研究,导致“咸谓泾浊渭清,承讹不易”,使泾水蒙受不白多少年。他更感叹“泾水有灵,不甘久匿其面目”,还了“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的真实面目。
==视频==
<center>
===航拍中国:泾渭分明一词就来自于泾河渭河的交汇===
{{#iDisplay:a0862y5nsyi|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