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
次編輯
變更
舊開智學校
,無編輯摘要
</div>
'''舊開智學校'''({{Lang-ja|'''旧開智学校'''}}) ,位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 ,創校於明治六年(1873年),是[[明治維新]]期間最早創立的現代[[小學]]之一,也是明治政府在明治十九年(1886年)頒布的首批[[舊制小學校]]之一。舊開智學校是[[松本市立開智小學校]]的前身,目前已成為教育資料館,校舍的原來陳設大致得以保留,並開放予公眾參觀。昭和三十六年(1961年)3月23日,舊開智學校成為首批獲評定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的校舍建築之一;並於令和元年(2019年)9月30日獲進一步指定為首件納入學校類別的「[[日本國寶|國寶]]」。
==歷史概述== 開智學校位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創校之初,以前[[筑摩縣學]]作為臨時校址,同時著手在明治八年(1875年)4月於[[全久院]]舊址興建新校舍。全久院位於[[松本城]]以南[[女鳥羽川]]南岸(今松本市中央1[[丁目]]),本來是[[松本藩]]藩主[[戶田松平家]]的[[菩提寺 (日本)|菩提寺]]。 開智學校是[[明治維新]]下的產物,在明治五年(1872年)9月4日,[[明治政府]]頒布《學制》,確立在全國各地興辦[[西式教育]],<ref name="j004">陳念雍譯,《圖解日本史》,台北:易博士文化,2009年2月17日修訂1版11刷。</ref>[[筑摩郡]](今[[松本市]])遂於明治六年(1873年)5月6日創立開智學校,<ref name="j010">〈舊開智學校校舎〉,《松本のたから》,日本:松本市教育委員會,造訪於2011年7月11日。</ref>初年行政上劃分作「第二大學區筑摩縣管下·第一中學區·第一番小學·開智學校」。<ref name="j002">〈信州・松本》茜色の秋空〉,《浮生歷眼》,2008年10月17日。</ref>開智學校是當時全國最早創立的現代[[小學]]之一,<ref name=j008/>「開智」一名,則出自《學制》序文〈被仰出書〉中,「人人自立其身……由修身、開智、長才藝可得。而其修身、開智、長才藝,非學不能」一語。<ref name=j005/><ref>原文為:「人々自ラ其身ヲ立テ……身ヲ修メ、智ヲ開キ、才芸ヲ長スルニヨルナリ。而テ其身ヲ修メ智ヲ開キ才芸ヲ長スルハ学ニアラサレハ能ハス。」</ref><ref name="j001">〈太政官布告第二百十四號:學事獎勵ニ關スル被仰出書〉,《學制》,1872年9月4日。</ref>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結束後,開智學校在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改組成為[[松本市立開智小學校]],繼續辦學,<ref name=j010/>到昭和三十六年(1961年)3月23日,具85年歷史的女鳥羽川校舍更獲評定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成為全國首批獲此評級的校舍建築之一。<ref name="j005">〈舊開智學校〉,《松本市公式ホームぺージ くるくるねっとまつもと》, 2010年4月14日。</ref>但不久以後,由於女鳥羽川需要進行大型的河道改善工程,開智小學校需要遷到松本城以北的[[田町小學校]]校址,除了興建全新校舍外,又與田町小學校合併,但校名維持作松本市立開智小學校。<ref name="j007">〈60年代「思い出の學校」〉,《60年代宝箱》,造訪於2011年7月11日。</ref><ref name=j010/>
學校校舍內部不少[[課室]]仍保留著舊時的陳設,其中一間在明治十三年(1880年)曾用作[[明治天皇]]伉儷休息室的房間,房內仍留有校方特別鋪設的[[竹|竹編]]地板,另房內的金色[[屏風]]和兩張天皇與皇后坐過的[[椅子]],也被保留下來。<ref name=j006/>開智學校校內使用的部份建築[[木材]],來自[[全久院]]拆卸後剩下的木材,部份木材被改造成[[圓柱]],自校舍建成以來,便一直支撐校舍,甚具歷史價值。<ref name=j008/>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