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咖啡樹

增加 4,39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咖啡樹''' 作為茜草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一種園藝性多年生的經濟作物。<ref>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agriculture/ena5py.html</ref> ,是一種[[熱帶植物]] ,屬常綠灌木 ,[[南北回歸線]]及[[赤道]]附近是世界咖啡生長帶,生長條件需要雨量豐沛、氣候多濕,適合的海拔約 600~1500公尺,年降雨量1500~2000公厘,溫和的白天與涼爽的夜晚交替,年平均溫度約15~25度,日夜溫差約10度。
[[咖啡樹]]的樹高,可以達到四 ~六公尺,但為了管理與採收方便,逐漸改良以低莖栽培法,將樹莖壓低至二~三公尺高。咖啡樹根系發達,莖可達5~10公尺,枝幹對生,向側面延伸生長,葉對生於短莖分枝上,葉呈橢圓形尖狀,顏色亮麗有光澤。咖啡樹種下後,經二~三年的成長,在進入春天,會開出白色酷似茉莉花,帶有淡淡茉莉花香味的小花朵,花期僅有三 ~五天,當花朵凋謝後,會慢慢開始結長呈鮮綠色的幼果,隨著果實漸漸成熟,進入九~十二月,由暗綠變黃,再轉變為紅色。熟透的咖啡果實,宛如一顆顆誘人的櫻桃,和櫻桃非常相似,因此稱為[[咖啡櫻桃]](Coffee Cherry),果皮內有略帶黏性的甜果肉,果肉再包裹著淡綠色的小豆,即一般所謂的「[[咖啡豆]]」。<ref name=“Alice">資料來源 https://a780615.pixnet.net/blog/post/460434872</ref><ref name=“kknews">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agriculture/a4veq3x.html</ref>
[[咖啡树]]是属于阿卡那科常绿树植物,是热带性植物,不耐寒,大多是长于标高300—400公尺的地区,也有在标高2000—2500公尺的高地栽培,但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山坡所栽种的品质较好,咖啡树最适合生长在平均温度为20℃左右,年降水量为1500—2000公厘,地壤透水性强,日照适宜的环境里,咖啡性惧霜降及寒冬,绝对不能种在降霜的高地。一般野生的咖啡树可长到8公尺左右,在咖啡园中种植为保证咖啡豆的品质,便于管理和采收方便,一般将高度剪至2公尺,咖啡豆播种后3至5年开始结果,5至20年为采收期,一棵咖啡树每年约可收货3至5公斤咖啡果实。
目前咖啡树主要栽种树种有[[阿拉比卡种]]、[[罗布斯塔种]]、[[利比里卡种]]。阿拉比卡种产于[[阿拉比西尼亚]](现指[[衣索匹亚]])品质为三大树种之冠,占全世界咖啡产量的三分之二,咖啡豆呈椭圆扁平型,其特征为香浓而品质较佳;[[罗布斯塔种]]产于非洲[[刚果]],抗病性强,耐高温,果实稍小,占全世界产量的30%,味苦而不酸,香味也不是很好,大多数制成混合咖啡;[[利比里卡种]]产于非洲的[[利比里亚]],其特征香淡而味苦,品质产量都不佳。<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1557</ref>
 
氣候是咖啡種植的決定性因素,咖啡樹只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所以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帶,最適合栽植咖啡。而這個咖啡生產地帶,一般稱為「咖啡帶」或「咖啡區」。但是,並非所有位於此區內的土地,都能培育出優良的咖啡樹。咖啡樹最理想的種植條件為:溫度介於15-25℃之間的溫暖氣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須達1500-2000毫米,同時其降雨時間,要能配合咖啡樹的開花周期。當然,除了季節和雨量的配合外,還要有肥活的土壤。最適合栽培咖啡的土壤,是排水良好,含火山灰質的肥活土壤。
===咖啡帶===
咖啡不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種植的,因其原是熱帶雨林環境下生長的植物,在系統發育中,形成需要靜風、溫涼、蔭蔽或半蔭蔽及濕潤環境的習性。
 
===溫度===
對溫度的要求隨栽培種類而異,小粒種較耐寒,喜溫涼的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19~21度。
 
===雨量===
年降雨量在1250毫米以上,分布均勻,特別在花期及小果發育期,有一定降雨量最適宜咖啡的生長發育。
 
===光照===
咖啡樹不耐強光,需要適當的蔭蔽,光照過強,生長受到抑制。如果加上水肥不足,就會出現早衰現象,甚至死亡。蔭蔽過度,枝葉太長,花果稀少,產量很低。
 
===風===
咖啡喜歡靜風環境。
 
===土壤===
咖啡樹根系發達,吸收根分布淺,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採收===
世界上大多數的咖啡收采是以手來挑選,因此,收采咖啡是一項耗費人力和季節性密集的過程。由於在同一根樹枝上同時會有花及果實的存在,因此,採集者的食指與拇指就是收集成熟漿果的最佳工具。用手將整條樹枝上的果實刮下,或是使用自動化的採收機,都無法將成熟與青澀的漿果區分開來。
 
生產低級咖啡豆的咖啡農喜歡使用節省人工的方法采豆子,但如此一來,因為品質不純正,減損了咖啡風味,降低咖啡等級。非洲有些地區采咖啡豆的方法是搖晃咖啡樹,把果實搖落地面,在果實受傷爛掉之前從地上撿起。巴西大部分地區生產次級咖啡,這些地區采咖啡的方法是一次將枝幹上所有葉子、花朵、過熱與青澀果子統統摘下,被如此殘害的咖啡樹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ref name=“kknews2">轉載「咖啡工房」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agriculture/ena5py.html</ref>
==咖啡樹的生命週期==
<ref>原文參考 https://www.cometrue-coffee.com/blog/coffee-plant</ref>
==咖啡樹成長==
===幼苗===
幼苗期是從種子(或插條、嫁接)發芽到苗木出圃的一段時期(苗圃育苗的階段),大約0.5-1.5年的時間。在咖啡種子播種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萌發過程後子葉開始出土,大約要經過30-100天,其時間的長度與溫度和濕度有很大的相關性。萌發後須將子葉苗移到營養袋中育苗,需要3-12個月方可出圃。
 
===幼樹期===
幼樹期指從定植到投產之前的這段時間,大約2-3年。這段時間的主要特點是營養生長旺盛,每年可抽繩6-8對一分枝,以根、莖、葉生長為中心,地上和地下部分迅速擴展,形成理想的植株結構,為投產做準備。
 
===初產期===
初產期指開始投產到盛產來臨的這段時間,這一時期咖啡開始進入生殖生長,咖啡樹營養生長旺盛,養分需求量很大。
 
===盛產期===
在初產期後1-2年左右即進入盛產期,咖啡樹一般3~4年才會開花,約在每年2~3月,外觀和氣味與茉莉花相似,開花時緊生於樹枝呈簇狀,花期3~5天。花開後,便結出綠色小果,幾個月後成熟變紅成為可採摘的熟果。成熟的果實外皮呈紅色,由於形狀和顏色與櫻桃相似,很多地方稱成熟咖啡果實為咖啡櫻桃(coffe cherry)。在鮮紅的外果皮下,是果皮、果肉及一種甜甜的黏黃物質包住咖啡豆。
 
===衰老期===
生長量逐年下降,經濟壽命臨近結束,咖啡樹預示著進入了衰老期。其壽命長短與氣候、土壤、管理水平密切相關,仍有百年古咖啡樹可以開花結果。
<ref name=“kknews2"></ref>
== 參考資料 ==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