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腸病毒

增加 752 位元組, 4 年前
增加內容
===依基因序重新分類===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在2000年依據病毒學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重新將腸病毒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Human enterovirus A、B、C、D)等4種species,而每一種人類腸病毒又有多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腸病毒A型。2013年2月時,委員會決議將原本分類中的宿主名稱拿掉,變成腸病毒A、B、C、D(Enterovirus A、B、C、D)。
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約有90%是腸病毒71型,腸病毒71型更是造成腸病毒重症死亡最主要的病毒型別 <ref>[https://yua.kcg.gov.tw/cp.aspx?n=6D0383F0C701635C 腸病毒簡介]高雄市永安區衛生所</ref> 。此病毒是在1969年[[美國]][[加州]]的一次流行中首次被分離出來,當時引起很多無菌性[[腦膜炎]]與[[腦炎]]的病例。此後包括[[澳洲]]、[[日本]]、[[瑞典]]、[[保加利亞]]、[[匈牙利]]、[[法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都有流行的報告,[[台灣]]在十幾年前也曾經流行過,可見此型腸病毒的分布是全世界性的。
雖然世界各地的報告大多發現,感染腸病毒71型後,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但是嚴重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只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併發症,有的則像1998年台灣的流行一樣出現死亡病例,包括保加利亞、匈牙利、馬來西亞、日本都有過類似的情形,其可能的危險因子尚待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重症症狀===
*急性無力脊髓炎
除了腸病毒71型之外,腸病毒D68型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症狀,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及呼吸衰竭等。腸病毒D68型最早是1962年時在美國加州的一波流行疫情中,從四位患有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檢體中所分離出來,在2014年以前並非常見的腸病毒型別,僅有少數的群聚事件被報導出來,直到2014年8月起美國發生大規模腸病毒D68型感染疫情,甚至出現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myelitis, AFM)關連性病例,之後在加拿大及歐洲等國家陸續報告出類似病例才受到重視。美國後續在2016與2018年均發現AFM 個案數有攀升的情形,約每兩年浮現一波的趨勢。近期,英國公共衛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亦於2018 年10月發布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個案增加的警示,且部分個案檢出腸病毒D68型 <ref>[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FgfRlDl6XxDkuqaOghuNfQ 疾病介紹-腸病毒]台灣衛福部疾病管制局</ref>
===台灣監視資料===
另外,有關重症患者的治療,目前國內已建立完善的治療準則,包含「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臨床處置建議(103年10月修訂)」、「新生兒腸病毒感染臨床處置建議(105年12月修訂)」及「急性無力脊髓炎治療建議(107年2月公布)」,必要時轉診治療。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PI3CXjgqQ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別讓腸病毒「重」裝上「症」(201805製)}}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2UlSXbVCoo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暖冬注意!腸病毒不可小覷}}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ouf1LoP0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3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家長當心! 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
 
==參考資料==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