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鳞翅目

增加 1,2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鱗翅目''',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包括[[蝶]]和[[蛾]]二大類,全世界已知共124科,約12萬種。其中大多數是蛾,有88科,蝶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約20%。台灣已知鱗翅目約有4000種。成蟲2對翅,翅脈簡單,身體、翅佈滿鱗片。<ref name=“insect">{{cite web |url= http://www.insects.site/spdatabase_285.html | title= 鳞翅目(Lepidoptera)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insect site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ref name=“昆蟲網">{{cite web |url= http://client.matsu.idv.tw/gov/jsps/insect/butterflies.htm | title= 鳞翅目 Lepidoptera - 蝶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昆蟲網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蝴蝶與蛾的主要區別==
蝶,從蛾類演化而來。蘿賽的《蝴蝶法則》有一段話:「有些研究人員相信蝴蝶會往有陽光的地方移動,是因為要逃避蝙蝠的捕食;因此,蝙蝠成就了蝴蝶。」吳明益《蝶道》:「部分沒有演化出超聲波聽器的鱗翅目為了避敵而嘗試適應白天,演化出各種禦敵策略,部分具有超聲波聽器的則留在黑夜。」<ref name=“分辨">{{cite web |url= http://client.matsu.idv.tw/gov/jsps/insect/butterflies.htm | title= 蝶與蛾的分辨 | language=zh | date=2010-06-13 | publisher=環境資訊中心 | author=楊家旺 | accessdate= }}</ref>
[[蝴蝶]]觸角呈棍棒狀,蛾的觸角比較多樣,有櫛齒狀、雙櫛齒狀、羽毛狀、絲狀。蝴蝶大多數在白天活動,少數在夜晚活動;蛾則相反,多數在夜晚活動,但也有少數在白天活動的。停棲時大多數的蝴蝶雙翅豎立合併在體背,大多數的蛾則是垂放身體兩側,像屋脊。<ref name=“昆蟲網"/>
 
蘿賽在《蝴蝶法則》還記載著:「有一群蝶蛾兼有兩種的特性,使得分類學家最近把牠們納入蝴蝶科。[[絲角蝶科]]的蛾翅膀上有耳朵,大多數顏色灰暗,個子小,包括日間飛行和夜間飛行的蝶種。牠們沒有棍狀的觸角,不過和鳳蝶一樣,牠們會織束帶,而且牠們的卵和毛蟲非常像蝴蝶的卵和幼蟲。」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鱗翅目專家史考伯就認為,「絲角蝶」應稱為「絲角蛾」,因為他們的蛹期有以絲包覆為「繭」。不過,仍有許多專家將「絲角蝶」分類為「蝶」。<ref name=“分辨"/>
==主要類別==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