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诗歌

增加 54,82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Shige.jpg|缩略图|[http://pic.sogou.com/d?query=%CA%AB%B8%E8&mode=1&did=2#did90 原图链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3/64c4d143…”
[[File:Shige.jpg|缩略图|[http://pic.sogou.com/d?query=%CA%AB%B8%E8&mode=1&did=2#did90 原图链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3/64c4d1433ecd42d5bd568e5104a37626.jpeg 来源:搜狐网]]]
<br>''[['''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br>
<ref>[http://www.zgshige.com/mrhs/ 来源:中国诗歌网]</ref>
==诗歌简介==
<br>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br>
<br>[[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袁可立)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br>
==诗歌起源==
<br>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br>
<br>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br>
==诗歌发展==
<br>《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br>
==诗歌特点==
<br>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br>
<br>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br>
<br>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br>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表现手法==
<br>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br>
===比拟===
<br>[[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br>
===夸张===
<br>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打油诗是市井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打油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br>
===借代===
<br>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岛据实相告,韩愈沉思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和“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异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著称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著称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联翩的佳作。<br>
==古诗分类==
===按音律分类===
<br>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br>
<br>'''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br>
<br>'''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br>
<br>'''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br>
<br>'''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br>
<br>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br>
<br>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br>
<br>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br>
<br>'''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br>
<br>'''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br>
==按内容分类==
[[File:Shige1.jpg|缩略图|[http://pic.sogou.com/d?query=%CA%AB%B8%E8&mode=1&did=1#did1127 原图链接] [https://www.kekeshici.com/uploads/allimg/180928/1-1P92Q502425P.jpg 来源:可可诗词网]]]
<br>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现代诗。<br>
===怀古诗===
<br>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br>
===咏物诗===
<br>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br>
===山水田园诗===
<br>[[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br>
===边塞诗===
<br>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br>
===行旅诗和闺怨诗===
<br>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br>
===送别诗===
<br>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br>
===描写风景的诗歌===
<br>概括一下,主要分为9种:1.讽刺2.爱情3.哲理 4.送别5.风景6.抱负7.想像8.故事9.思想。<br>
==新诗分类==
===叙事诗和抒情诗===
<br>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br>
<br>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br>
<br>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现代诗歌中比如:著名诗人[[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如果生活不够慷慨》、[[王衍钊]]的《乡恋》等,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br>
<br>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br>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br>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br>
'''格律诗'''
<br>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br>
'''自由诗'''
<br>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br>
'''散文诗'''
<br>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br>
'''韵脚诗'''
<br>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br>
现代诗
<br>是一现代的文笔写出来的一种诗词。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朝,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因为它对每首诗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故称为“格律诗”;因为它产生于唐朝而有别于前代的古诗,故又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br>
<br>绝句亦称“截句”、“断句”。每首四句,以五言(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为主,简称为五绝,七绝。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初年。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每首有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br>
<br>在近体诗中,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相加称一联。在律诗中,第一到第八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在律诗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对仗首先要求句形一致,此外要求词性相对。另外根据对仗的严密与否又有“工对”和“宽对”的区别。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叫“对”;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叫“粘”。<br>
<br>所谓平仄,是指字的声调。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称之为“调平仄”。这里所说的“四声”,与现代汉语中的“四声”是有区别的。大致上说,古代的平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普通话没有入声,古代的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如“六”归去声,“八”归阴平,“十”归阳平,“百”归上声。入声字的特点是:音长短促,有塞音韵尾。在部分方言中,还保留着入声,如广州话、长沙话、上海话。假如我们用上海话读“一、七、八、不、黑、白、国、哭、独”等字,就能很好地体味到古代的入声字。<br>
<br>唐朝的格律诗,有一定的体式,下面是唐代格律诗常见的格式。<br>
==五言绝句==
'''A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园》)
'''C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鸣筝金黍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D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江南渌水多,顾影暂通流。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李嘉佑]]《白鹭》)
===七绝平仄格式===
'''A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B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对近体诗,有一种理论认为: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所以我们可以把律诗看成是绝句的叠加。如五律中的第一式就是五绝A式的叠加;第二式就是五绝C式的叠加;第三式就是五绝B式和A式的叠加。
===五律平仄格式===
'''第一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第二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第三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七律平仄格式===
'''第一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第二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第三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四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理论源流==
<br>现代诗歌流派及其理论:<br>
*20世纪初以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为代表的“尝试派”;20年代初期以徐志摩、闻一多等为代表的“新月派”,以及2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
*20世纪30年代以戴望舒、何其芳为代表的“现代派”,以及以艾青、彭燕郊、牛汉[4]、曾卓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
*20世纪40年代以穆旦、杜运燮、郑敏等为代表的“九叶”派;
*20世纪50年代以纪弦为代表的“现代派诗群”;
*20世纪50年代以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为代表的“蓝星诗群”;
*20世纪50年代以洛夫、张默和痖弦为代表的“创世纪诗群”;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杨炼、多多、顾城、江河、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海子为代表的“神性写作”,以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他们诗群”,以周伦佑等为代表的“非非诗群”,以杨黎、何小竹等为代表的“橡皮诗群”,以李亚伟为代表的“莽汉派”等;
*21世纪初以伊沙、徐江为代表的“口语诗派”,以沈浩波、尹丽川为代表的“下半身”,以竖、乌青为代表的“废话诗”,以魔头贝贝、芦哲峰为代表的“70后诗人”,以春树、巫女琴丝为代表的“80后诗人”,以边琼为代表的自由诗派及陈昂、刘懿为代表的春草派诗歌;
===现代(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
*“五四”诗歌、新月派、现代派、湖畔派、九叶派、朦胧诗、第三代、中间代、70后,80后等。
===新国风===
*新国风即国风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新国风的基本定义是: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精神,站在民众的立场,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表达抒发自己对于当代生活的切实感悟,并力求达到晓畅明白却又内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五四”派===
*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最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1917年2月2卷6号上刊出胡适的白话诗8首,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1926年围绕[[北京]]《晨报》的《诗镌》,集合了一批立志要为新诗创格律的诗人,其中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他们随后还创办了《新月》和《诗刊》,“新月派”由此得名。新月派诗人中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整明确,他主张诗应当有音乐的美(主要指平仄,音韵),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色彩与意境等),建筑的美(主要指诗节句式的匀称整饬),总之要“理性节制情感”,带着“镣铐”来“跳舞”,这是对诗人更高的审美要求。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现代派===
*“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围绕《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等等。[[何其芳]]的《预言》等诗华丽,精致。[[卞之琳]]的《数行集》,《鱼目集》里的作品善于将日常生活的观察转为哲理性的感悟,其圆熟、冷静的表达常常出奇制胜。
*30年代还有另一诗潮是“左联”倡导的革命诗歌运动,以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为中坚,特点是密切反映时代变化,抒发革命激情,追求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追求刚健壮阔的力之美。30年代成名的艾青和臧克家也是贴近现实,有强烈的革命使命感的诗人,他们的创作更能代表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成就。
*更能代表抗战时期以及40年代新诗发展水平的,是“七月派”和“九叶派”。“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代表人物有[[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等。
<ref>[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1221//c87423-19969189.html 探讨中国新诗创作得失:呼唤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 来源:人民网]</ref>
===湖畔派===
*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惠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九叶派===
*“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袁可嘉等。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九叶派”由此得名。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
*六十年代的诗歌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抒情诗是这一时期最受欢迎的文体之一。1976年天安门诗歌运动,是群众自发的诗歌集体创作运动。
*新时期首先出现的是现实主义诗歌潮流,稍后出现了有关"朦胧诗"的讨论,说明一种新生代的诗歌正在文坛崛起。
===朦胧诗===
*“朦胧诗”不仅仅是某个诗人群,或者某类诗作,而是一种带有叛逆性,先锋性的创作潮流。因其作品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具有表达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而被称为“朦胧诗”。如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等,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第三代===
*几乎和"朦胧诗"群体同出于80年代初期,而在90年代终于成为主潮的"新生代",是比较庞杂的诗人群。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海子]],[[王家新]]等为代表的所谓“后朦胧”诗人,此外,还有韩东,于坚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他们的特点表现为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价值观念上的反所谓的崇高,反所谓的英雄,艺术上则反优雅,反意象,有意用原生态的口语入诗。是新时代的美化用语。
===中间代===
*1960年代出生的诗人中,有一部分人并没有机会成为“第三代诗群”的成员,他们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写作,被称为中间代诗人。他们的诗歌,已成为1990年代至今中国诗歌的精神高地。中间代并不代表一个具体的诗歌运动,而是指一代诗人的写作立场和诗风,代表诗人有安琪、臧棣、伊沙、叶匡政、陈先发、赵丽华、潘维、西渡、桑克等。中间代诗人有鲜明的写作个性,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派别之间的对立,对观念写作持否定的态度。他们对写作可能性的尝试与实践、对个人话语的敏锐和维护,都呈现出一代诗人独有的精神气质.有了生动的语句。
===韵脚派===
*韵脚诗的特点之一句尾韵脚,出道于2000年之后,属于最新诗体,典型代表为[[方文山]]作品《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和王茂作品《歌美人》。作为一种新型诗体出道较晚,代表诗人较少,其中以方文山、王茂、金涛最为典型代表。
*韵脚诗隶属于驾驭在现代诗歌之上的新诗体,在尊重现代诗歌提倡的“一、形式是自由的,二、内涵是开放的,三、意象经营重于修辞”的前提下,又新添了一项步骤,那就是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使中国现代诗歌在追求自由和豪放的同时,又继承古体诗歌韵律流传千年的宝贵血脉,倡导诗人要表达经过加工的具有鲜明节奏的非自然语言,更加强调追求真情实感和韵脚的规范形式,为诗歌的创作和发挥制定一项行之有效的标准界面,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其倒向现代诗歌自由散漫和无章法可循的口语化写作,让诗歌创作有章可依,有律可循,从而使现代诗歌的创作更加规范地发展和成长,并以更加良性更加持久的姿态坚忍不拔地在文学道路上永久生存下去。
*现代韵脚诗最初受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的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集现代普通诗体与素颜韵脚诗之大成,通过吸收兼并而构建起来的新诗体,它不仅包容了人们对于古典诗歌的音乐韵律之美的追求,同时兼并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使古典诗韵与现代诗歌完美融合而并驾齐驱。现代韵脚诗后世或将淘汰其它流派而成为中国诗歌命脉的唯一向导和主力。
===语言的音乐美===
*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诗歌是最活泼、最有亲和力的一种。它和散文结合,成为散文诗;和戏剧结合,成为歌剧。它和绘画所使用的工具虽然不同,但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关系却显而易见。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Simonides)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我国的[[张浮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东坡]]则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筱筵]]说:“朗诵诗歌会浮现出作者所描述的画面里,谱写诗歌会浮现出作者所想象的画面里。”都指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至于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西方的文艺理论认为诗歌和音乐部属于时间艺术。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而声音的延续即是时间的流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篇都可以合乐歌唱。《[[墨子]]·公益篇》里“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话可以为证。《[[诗经]]》风。雅、颂的区分也是由干音乐的不同。诗和乐象一对孪生的妹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诗,不仅作为书面文字呈诸人的视觉,还作为吟诵或歌唱的材料诉诸人的听觉。
*既然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声音的组织,既要用语言所包涵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输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诗歌产生音乐的效果。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怎样构成的呢,本文拟从汉语的特点入手,结合诗例,对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节奏===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春夏秋冬四季的代序,朝朝暮暮昼夜的交替,月的圆缺,花的开谢,水的波荡,山的起伏,肺的呼吸,心的跳动,担物时扁担的颤悠,打务时手臂的起落,都可以形成节奏。
*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要求,每当一次新的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使人感到亲切、愉快。颐和园的长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亭子,既可供人休息,又可使人驻足其中细细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而在走一段停一停,走一段停一停这种交替重复中,也会感到节奏所带来的快感与美感。一种新的节奏被人熟悉之后。又会产生预期的心理,预期得中也会感到满足。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众人一起劳动时喊的号子,队伍行进时喊豹口令,都有这种作用。
*可见,仅仅是节奏本身就具有一种魅力。
*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各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未经加工的,不很鲜明的。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造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定型化,节奏感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建立在这种节奏之上。然而,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奏就显得散漫。不上口;过于追求音乐节奏,又会流于造作。不自然。只有那件既人损害自然节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广泛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
*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古希腊语和拉丁诗;元音长短的区别比较明显,所以古希腊诗和拉丁诗都以元音长短的有规律的交替形成节奏。有短长格、短短长格、长短格。长短短格等。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都是由五个长短短格和一个长短格构成,叫六音步诗体。古梵文诗主要也是靠长短格构成节奏、德语、英语、俄语,语音轻重的分别明显,诗歌遂以轻重音的有规律的交替形成节奏,如轻重格、重轻格。
*[[中国]]大典诗歌的节奏是依据双语的特点建的,既不是长短格,也不足轻重格,而是由以下两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
*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中国古、近体诗建立诗句的基本规则,就是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林庚]]先生指出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并称之为“半逗律”。他说:“‘半逗律’乃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
*揭示了“半逗律”,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句子凑成了四、五、七言却仍然不象诗,原因就在于音节的组今不符合这条规律。揭示了“半逗律”,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六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主要形式,就因为二二二的这种音节组会无法形成半逗,不合乎中国诗歌节奏的习惯。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读四言诗觉得节奏比较呆板,五七言则显得活泼,其奥妙也在于音节时组合上。四言诗,逗的前后各有两个音节。均等的切分,没有变出。五七言诗,逗的前后相差一个音节,离变化于整齐之中,读起来就觉得活泼。
===押韵===
*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都分的重复。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赛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
*有些民族的诗歌,押韵并不这样重要。例如古希腊诗,古英文诗、古梵文诗。据十六纪[[英国]]学者[[阿期查姆]]所著的《教师论》,[[欧洲]]人与诗用韵开始于意大利,时当纪元以后,中供纪曾风行一时。[[德国]]史诗《尼布隆根之歌》,以及法国中世纪的许多叙事诗都是押韵的。文艺复兴以后。欧洲诗人向古希腊学习。押韵又不那么流行了。十七世纪以后押韵的风气再度盛行。到近代自由诗兴起,押韵的诗又减少了。但中国古典诗歌是必须押韵的,因为汉语语音长短,轻重的区别不明显,不能借助它们形成节奏,于是押韵便成为形成节奏的一个要素。
*[[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唐以前完全依照口语,唐以后则须依照韵书。根据先秦诗歌实际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可以看出那时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易,汉代的诗歌用韵也比较宽。魏晋以后才逐渐严格起来,并出现了一些韵书,如李登的《声类》。[[吕静]]的《韵集》。[[夏侯咏]]的《四声韵略》等,但这些私家著作不能起到统一押韵标准的作用。唐代[[孙怖]]根据《切韵》刊定《唐韵》,此书遂成为官定的韵书。《切韵》的语音系统是综合了古今的读音和隋北的读音,加以整理决定的,和当时任何一个地区的实际读音都不完全吻合。作诗押韵既然要以它为依据;自然就离开了口语的实际情形。这是古典诗歌用韵的一大变化。到了宋代、陈彭年等奉诏修了一部《广韵》,它的语音系统基本上根据《唐韵》,分四声,共二百零六韵。比较繁琐、但作诗允许“同用”,相近的韵可以通押,所以实际上只有一百十二韵。宋淳祜年间平水[[刘渊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广韵》中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起来,成为一百零七韵,这就是“平水韵”。元末阴时夫考订“平水韵”,著《韵府群玉》,又并为一百零六韵。明清以来诗人作诗基本上是按这一百零六韵。但“平水韵”保存着隋唐时代的语音,和当时的口语有距离,所以在元代另有一种“曲册”,在完全按照当时北方的语音系统编定的,以供写作北曲的需要。显著名的就是[[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此书四声通押,共十九个韵部。现代北方曲艺按“十三辙”押韵,就是承袭《中原音韵》的。“十三辙”符合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可以作为新诗韵的基础。
*总之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音调===
*色有色调,音有音调,一幅图画往往用各种色相组成,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称为色调。一首乐曲由各种声音组成。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不同风格的音调。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
*声音的组合受审美规律支配,符合规律的谐,违背规律的拗。音乐中有协和音程与不协合音程。[[中国]]古典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会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诗句谐拗的区别,在于平仄的搭配。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
*那么,平仄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音韵学家的回答并不一致。有的说是长短之分,有的说是高低之别。赵元任先生经过实验认为:“一字声调之构成,可以此字之音高与时间之函数关系为完全适度之准确定义。”这就是说平仄与声音的长短、高低都有关系。但这种测定并没有考虑上下文的影响拿诗来说,一句诗里每个字读音的长短,要受诗句节顿规律的制约。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读音的长短并非固定不变的。例如,平声字应当是较长的音、但若在诗句的第一个音节的位置上就不能拖长,“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两句诗中的“君”字、“巴”字如果该成长音岂不可笑,相反地、一个仄声字本来应该读得比较短,如果在一句五言诗的第二个音节的位置,或七言诗第四个音节的位置,却须适当拖长——例如:“君家何处讲,妾住在横塘”第二句的那个“住”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那个“尽”字,都是仄声,却要读成长音。这样看来,在诗句之中平仄的区别主要不在声音的长短上,而在声音的高低上。可以说平仄律是借助有规律的抑扬变化,以造成音调的和谐优美。
*齐梁以前并不知道声调的区别,齐梁之际才发现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南史·陆厥传》云:“永明间,盛为文章。……汝南周颗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世呼为‘永明体’。”《梁书·沈约传》云:“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究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梁书。庚肩吾传》云:“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眺。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周颖偏重于四声本身的研究,沈约致力于四声在诗中的应用。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的一段话,可以说是运用四声的总纲领:“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者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所谓宫羽、低昂、浮切、轻重,都是指平仄而言。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一句之内或两句之间各字的声调要有符合规律的变化。[[沈约]]还创立了“八病”说,规定了八种应当避忌的声律方面的毛病。前四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都是属于声调方面的。“八病”是消极的避忌,转到正面就是平仄格律的建立。从永明年间的沈约到初唐的沈俭期、宋之间,这个过程大概有两百年。平仄的格律配上声病说(原“神韵”?)和对偶的格律,再固定每首诗的句数、字数,就形成了律诗、绝句等近体诗。
*声病说的提出和永明体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诗人们寻求诗歌的音乐美已经取得重大的进展。从永明体到近体诗又是一大进步。单论诗歌音调的和谐,近体诗可以说是达到完美的地步了。它充分利用了汉语的特点,把诗歌可能具有的音乐美充分体现出来。
*和谐的音调对于思想内容的表达,无疑会增添艺术的力量,这样说决没有否定近体诗艺术表现力的意思,音调和谐只是诗歌艺术性的一个方面。从表现思想内容的需要出发,有时反而需要拗。是谐是拗,全在诗人的恰当运用。
*除了平仄之外,经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者调的和谐。
*双声词和叠韵词是由部分声音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词(淋漓),韵母相同的词叫叠韵词(荡漾),叠音词是声音完全相同的词。[[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词如两玉根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宛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铿锵、宛转,荡漾、促节的细微区别,虽未必尽然,但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叠音词的效果也是一样,它们的音乐效果可以这样概括;即在一连串声音不同的字中,出现了声韵部分相同或完全相闹的两个邻近的字,从而强调了某一个声音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尤为促节。至于象声词则是模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构成的词,它只有象声的作用而不表示什么意义,象声同的效果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把人和客观胜齐的距离缩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双声、叠韵、叠音、象声,这类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相当广泛。如“参差荇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聊逍遥以相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声情===
*以上所说的节奏和音调,是就声音论声音、是一首诗中各个字的字音内配合组织。然而。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并不完全是字音组合的效果,还取决于声和情的和谐,就象作曲时要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选择和变换节奏,调试一遍。写诗也要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安排和组织字词的声音。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的地步,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了。
== 视频 ==
===综合运用七类技巧理解诗歌深意===
{{#iDisplay:g1401i85u2w|480|360|qq}}
== 参考 ==
3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