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收澀之劑

增加 4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茯菟丹'''
(《局方》)療精滑脫,菟苓五味石蓮末。酒煮山藥為糊丸,亦治強中及消渴。〔強中者,下消之人,莖長興盛,不交精出也。菟絲子十兩(酒浸),五味子八兩,白茯苓、石蓮各三兩,山藥六兩,酒煮為糊丸。漏精,鹽湯下;赤濁,燈心湯下;白濁,茯苓湯下;消渴,米飲下。菟絲強陰益陽,五味澀精生水,石蓮精心止濁,山藥利濕固脾,茯苓甘淡而滲,於補之中能泄腎邪也。〕
'''治濁固本'''
(丸)蓮蕊須,砂仁連柏二苓俱。益智半夏同甘草,清熱利濕固兼軀。〔固本之中,兼利濕熱。蓮鬚、黃連(炒)各二兩,砂仁、黃柏、益智仁、半夏(薑製)、茯苓各一兩,豬苓二兩,甘草(炙)三錢。精濁多由濕熱與痰,連、柏清熱,二苓利濕,半夏除痰。濕熱多由鬱滯,砂、智利氣,兼能固腎強脾。甘草補土和中,蓮鬚則澀以止脫也。〕
1,7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