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鳍豚

增加 3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把长江白鳍豚的灭绝评为十大人为灾难之四,白鳍豚成为50年来第一种在地球上消失的大型水生脊椎动物,而且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灭绝的第一种大型哺乳动物 <ref>[http://tech.sina.com.cn/d/2007-12-12/08041907600.shtml 年度十大人为灾难:长江白鳍豚灭绝],新浪科技,2007-12-12</ref>
==灭绝原因==
==相关信息==
2002年7月,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只雄性白鳍豚淇淇由于高龄自然死亡 <ref>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2/Jul/172884.htm 世界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去世],中国网,2002-7-14</ref> ,它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存活了22年185天,为人类研究白鳍豚的生物学、生态学、人工饲养、行为学、生物声学、血液学、疾病防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项研究,随着白鳍豚的灭绝而停滞了。
==史书记载==
我国特有的白鳍豚,远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宋代孔武仲写了一首“江豚诗” <ref>[http://www.zhongguoshici.com/shici/details/111829 《江豚诗》诗词详情],中国诗词网</ref> , 指出江豚与白暨豚(即白鳍豚)不是同一种类, “黑者江豚, 白者白暨'。 白暨豚的名称代代相传下来,但后来却有人把白暨误传为白鳍,所以称它白鳍豚。50~60年前一个外国人将白暨误作“白旗”,提出中国有一种珍兽叫“白旗海豚',传到西方。 难怪有人更问白鳍豚的背鳍、胸鳍、背面都呈青灰色, 为什么叫白鳍豚。 现在我们明白, 人们称白暨是指与江豚相比它的体色较浅淡,而不是误传为鳍和全身皆白色。
==形体特征==
247,6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