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鳌鱼

增加 3,37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鳌鱼''' 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
'''鳌鱼'''
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之谓鳌鱼。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熬游大海嬉戏。
== 历史典故 ==
古神话里还有比较有名的“鳌鱼负山”引出“龙伯钓鳌”的故事。据《列子·汤向篇》记载:在渤海东边,不知道几十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大壑,名叫归墟。大地上八方九州原野的水,乃至天上银河的水,全都流注在归墟里面。
在归墟里有五座神山。第一叫岱舆,第二叫员峤,第三叫方壶,第四叫瀛洲,第五叫蓬莱。这些山的高下和周围都是三万里,山和山之间相距七万里,山顶平坦地为九千里,山上住着仙人和神人。住在金玉所建的台观里,吃着长生不老的仙果,头戴着万年不败的鲜花。这些神仙经常在五座神山间飞相往来,但它们也有苦衷。因为这五座神山都浮在水面上,无根无脚,随波逐流,随风飘荡,万一漂向北极,沉没在大海里,神仙们再也没有居住的地方了。于是,神仙向天帝去哭诉。天帝便命海神禺疆捉了十五条大鳌鱼,三条鳌鱼为一组,用鳌头把五座神山顶戴起来。六万年轮流更替一次。也就是设法把神山压在鳌鱼背脊上,这样一来,五座神山就再也不会沉到海底去了。这就是“鳌鱼负山”的神话。现在,杭州灵隐寺等庙宇里所塑的神仙图,鳌鱼塑在最底层,上面是座座神山和如来、观音等诸路神仙,这些,就是根据这一个神话典故而想像创造的。《楚辞·天问》篇中有“鳌戴山抃,何以安之”之句。《列仙传》中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的说法。可见“鳌鱼负山“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中国古神话。
由“鳌鱼负山”引出“龙伯钓鳌”的故事。在北海地区有一个龙伯国,龙伯国的人身材特别高大,都是像追日里的夸父一般巨人。他们从北海到归墟,走不了几步就到了五座神山所在。他们听说这里有鳌鱼,很感兴趣,就用巨钓,钓走了六条鳌鱼,合起来背在背上赶忙走掉,回到了他们的国家,把鳌鱼杀了,在鳌鱼的硬壳上灼灸了一些眼子,用来占卜吉凶。这样,原来顶戴着岱舆和员峤两座神山的六条鳌鱼被龙伯国巨人钓去了,它们为此就失去了依*,漂流到北极,沉没在大海里。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使世上五座神山只剩下三座,即方壶、瀛洲、蓬莱三岛了。神山的仙人们为之也惊恐万分。不知何日龙伯再来钓鳌,连这剩下的三座神山也保不住。这事,天帝也知道了。天帝非常恼怒,马上运用神力,削减龙伯国的疆土使它变窄。缩小龙伯人的身躯,使它短小。据说,到了伏羲神农时代,龙伯国人身量还有好几十丈长呢。不过,龙伯国国民从此再也没有神力来归墟钓鳌,终于使海上三神山和九条鳌鱼保留下来,成为中国古神话和古今神魔小说中的一种诱发的源头。至于南海观音菩萨在东海镇伏鳌鱼,踏鳌渡海等神话故事,民间流传的就更多更神啦!
6,5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