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4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东亚男性历史人物 |名称 = 长庚 |姓= 伊尔根觉罗 |世居地/穆坤= 叶赫 |旗籍= 满洲正黄旗 |出生年=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出…”
{{东亚男性历史人物
|名称 = 长庚
|姓= 伊尔根觉罗
|世居地/穆坤= 叶赫
|旗籍= 满洲正黄旗
|出生年=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出生地= {{QING}}[[甘肃]]
|逝世年= 民国三年(1914年)
|逝世地= {{ROC-1912}}[[北京]]
|注释=}}
'''长庚'''({{bd|1843年||1914年||}}<ref name=作家>{{cite journal |last=欣力 |title=长庚应伴残月——绥远将军衙署寻长庚遗踪 |year=2010 |url=http://www.writermagazine.cn/2009/2/changgeng.htm |journal=作家 |volume= |issue=1-6 |pages= |doi= |access-date=2017-12-25}}</ref>),字'''少白''',[[伊尔根觉罗氏]],[[满洲八旗|满洲]][[正黄旗]]人<ref name="史稿12596">{{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6}}</ref>,[[南京|江宁]]驻防出身,早年参与平定[[陕甘回乱]],历任[[驻藏大臣]]、[[伊犁将军]]、[[成都将军]]、[[清朝兵部尚书列表|兵部尚书]]等职位,为末代[[陕甘总督]]。
==生平==
长庚先世在归附[[后金]]之前世居[[叶赫]],家族内部传说为[[北宋]]臣民后裔,由于跟随[[宋徽宗|徽]]、[[宋钦宗|钦]]二帝[[靖康之变|被金人北迁]],赐为[[赵姓]]<ref name=文史>{{harvnb|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p=83}}</ref>。天命四年(1619年),家族被[[努尔哈赤]]赐姓[[伊尔根觉罗氏|觉罗]]<ref name=文史/>。清军入关后,长庚先祖保时福被拨往江宁驻防<ref name=文史/>。
长庚生于甘肃,其父[[魁瀛]]当时在该省做官<ref name=作家/>。回到江宁后逢[[太平天国]]起事,其家五十余口被杀,长庚背着母亲投奔其父故交绥远都统[[景廉]]<ref name=作家/>。此后,以[[县丞]]出身,被保举为知县,时任[[伊犁将军]][[荣全]]将其调任[[翼长]],当时恰逢[[白彦虎]]带领西宁回人武装攻打乌垣,进而围攻哈密。同时,安集延回人首领[[帕夏]]并合元帅[[马明]]部众,联合乌鲁木齐、古牧地、昌吉、玛纳斯、呼图壁汉回人士,攻击沙山子与白彦虎遥相呼应,一时声势很大<ref name="史稿12596"/>。长庚奉荣全所召,率领团练乡勇赴援,乌鲁木齐都统景廉所派遣的黑龙江营总伊勒和布所部也同时赶到,两军夹击,将回军歼灭殆尽,终于解了沙山子之围<ref name="史稿12596"/>。不久,帮助都统[[金顺 (清朝)|金顺]]处理[[幕府 (中国)|幕府]]事务、总理营务,逐渐积累功勋升至[[道员]]<ref name="史稿12597">{{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7}}</ref>。光绪六年(1880年),授[[巴彦岱]]领队大臣<ref name="史稿12597"/>。不久,丁母忧,长庚对此曾与其挚友[[志锐]]表达过“只求今日葬亲明日即死”的痛苦之情<ref name=文史/>。服丧完毕后,入觐光绪帝,报告西北情形<ref name="史稿12597"/>。长庚手绘地图,向光绪帝说明边疆情况,建议在阿尔泰山设置防守、筹划布置伊犁边防、在缠金等地开屯山、抚绥漠北草地诸部、将哈萨克彷照旧例编为佐领等,升任伊犁副都统<ref name="史稿12597"/>。
光绪十四年(1888年),长庚奉命担任驻藏大臣。行至里塘时,[[瞻对]]藏人叛乱,长庚暂时前往硕般多,得知争端由当地藏官肆虐百姓酿成,遂向下属授以机宜,调集汉、藏官兵征讨,同时严惩了涉事藏官<ref name="史稿12597"/>。于是众官商议收瞻对藏人之地,仍划归四川管辖。长庚提出瞻对地区自乾隆年间以来,屡次叛乱,劳师动众。同治初年,西藏平定,清廷将瞻对划归[[达赖喇嘛]],派堪布管理。今若夺其地,使朝廷失信于藏人,也许将因小失大。于是,为详定善后章程,长庚与将军[[岐元]]、川督[[刘秉璋]]等一同上奏,遂将该事件平息<ref name="史稿12597"/>。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升任伊犁将军。伊犁正值大乱过后,各种事务皆待整理,长庚到任后,多有规划<ref name="史稿12597"/>。此时,英、俄窥伺新疆,各自以兵压境<ref name="史稿12598">{{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8}}</ref>。长庚致书新疆巡抚[[陶模]]说道,“属地当争,边地当守,兵衅万不可开。况能戡土匪之将士,未足以御强敌;军中所资仰给内地及滨江海各省,数月乃达。而俄境铁轨已至萨玛尔干,英属铁轨已至北印度之劳尔,迟速迥殊。又新疆南北路与俄地犬牙相错者几五千馀里,虽兵倍加,不敷防守。且俄若以轻兵由齐桑斯克走布伦托海犯镇西、哈密,即可梗我咽喉。当此民穷财匮之时,尤不可轻战。只能备豫不虞,徐图转圜。毋以小忿遂起大衅,增兵徒增民困。”陶模也认同长庚所见<ref name="史稿12598"/>。
此外,当时各路盗匪多盘踞于[[巴尔鲁克山塔斯特林场|巴尔鲁克山]]骚扰来往之人,但因此处为俄国租有,难以处理<ref name="史稿12598"/>。前任副都统额尔庆额请租借期满索回,总署因为俄国使者有续借请求,致函询问情形。长庚详细地陈述利弊,认为此山关系重大,应尽快收回,与随员赴塔城和俄国领事会谈协商,据理力争,坚持不再续约,最终清廷成功收回此山<ref name="史稿12598"/>。二十年(1894年),甘肃回人叛乱,清军进剿。回军在甘肃失利,想要按照以前白彦虎的策略,西进新疆,由伊犁逃往俄国。长庚获得谍报,派兵扼守珠勒都斯等地,回军无法跨越,于是束手就擒于罗布淖尔<ref name="史稿12598"/>。二十二年(1896年),长庚奉命兼任镶蓝旗汉军都统<ref name="史稿12598"/>。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调兵进入伊犁。长庚与俄国领事交涉,承诺保护教堂及俄人财产,于是退兵,人心乃定<ref name="史稿12598"/>。此后,调任成都将军,还未上任,奉电旨赶赴阿尔泰山勘定边界<ref name="史稿12598"/>。不久,内召北京,授兵部尚书<ref name="史稿12599">{{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9}}</ref>。
三十一年(1905年),再任授伊犁将军。长庚上疏陈奏伊犁应办事宜,并于新疆全省筹画军饷以练兵,但因将军权力有限,建议裁去新疆巡抚、伊犁将军,增设总督兼管巡抚事宜;又提议于北方设置军屯、划分省份、修筑西安至兰州、归化至包头、包头至古城各铁路等,皆未能成行<ref name="史稿12599"/>。
宣统元年(1909年),长庚外任陕甘总督<ref name="史稿12599"/>。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西安等地继而响应。长庚与伊犁将军志锐、[[陕西巡抚]][[升允]]等谋划迎[[溥仪|宣统帝溥仪]]西迁,并占据[[潼关]]以西为根据地谋求恢复<ref>{{Cite book|last=林家有|title=《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publisher=河南人民出版社|year=1981|pages=111|isbn=|url=}}</ref>。升允率领甘军反扑,连下十余城,然而清帝却于此时逊位<ref>{{Cite book|last=陈旭麓|last2=方诗铭|last3=魏建猷|title=《中国近代史词典》|publisher=上海辞书出版社|year=1982 |pages=120 |isbn=|url= }}</ref>。旨意传至兰州后,长庚只得将总督印交付布政使[[赵惟熙]]后回到北京<ref name="史稿12599"/><ref name=作家/>。[[袁世凯]]曾希望其担任[[北洋政府]]的边省将军,但长庚没有接受<ref name=作家/>。民国三年(1914年),长庚病卒,[[逊清皇室小朝廷|逊清朝廷]]追谥'''恭厚'''<ref name="史稿12599"/>,北洋政府也派专员吊唁<ref name=作家/>。
长庚独子赵欣余,字培元。孙女诵琴嫁[[端亲王]][[载漪]]之孙毓运<ref name=作家/>。
==来源==
===引注===
{{reflist|2}}
===参考资料===
<div style="font-size: 90%">
*{{Cite book|last=赵尔巽等|title=《清史稿》|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1998|isbn=9787101007503|url= |ref=harv}}
*{{Cite book|last=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title=《文史资料选辑 第120辑》|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1990|isbn=|url= |ref=harv}}
</div>
{{-}}
{{start box}}
{{s-off}}
{{succession box|[[裕德]]|[[松寿 (闽浙总督)|松寿]]|[[清朝兵部尚书列表|清朝兵部满尚书]]|<small>光绪三十年十月戊申 -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庚戌</small><br /><small>1904年11月10日 - 1905年7月10日</small>}}
{{end box}}
{{伊尔根觉罗氏清史稿列传人物}}
[[Category:叶赫伊尔根觉罗氏]]
[[Category:满洲正黄旗人]]
[[Category:伊犁副都统]]
[[Category:驻藏大臣]]
[[Category:伊犁将军]]
[[Category:镶蓝旗汉军都统]]
[[Category:成都将军]]
[[Category:清朝兵部尚书]]
[[Category:清朝陝甘总督]]
[[Category:谥恭厚]]
|名称 = 长庚
|姓= 伊尔根觉罗
|世居地/穆坤= 叶赫
|旗籍= 满洲正黄旗
|出生年=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出生地= {{QING}}[[甘肃]]
|逝世年= 民国三年(1914年)
|逝世地= {{ROC-1912}}[[北京]]
|注释=}}
'''长庚'''({{bd|1843年||1914年||}}<ref name=作家>{{cite journal |last=欣力 |title=长庚应伴残月——绥远将军衙署寻长庚遗踪 |year=2010 |url=http://www.writermagazine.cn/2009/2/changgeng.htm |journal=作家 |volume= |issue=1-6 |pages= |doi= |access-date=2017-12-25}}</ref>),字'''少白''',[[伊尔根觉罗氏]],[[满洲八旗|满洲]][[正黄旗]]人<ref name="史稿12596">{{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6}}</ref>,[[南京|江宁]]驻防出身,早年参与平定[[陕甘回乱]],历任[[驻藏大臣]]、[[伊犁将军]]、[[成都将军]]、[[清朝兵部尚书列表|兵部尚书]]等职位,为末代[[陕甘总督]]。
==生平==
长庚先世在归附[[后金]]之前世居[[叶赫]],家族内部传说为[[北宋]]臣民后裔,由于跟随[[宋徽宗|徽]]、[[宋钦宗|钦]]二帝[[靖康之变|被金人北迁]],赐为[[赵姓]]<ref name=文史>{{harvnb|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p=83}}</ref>。天命四年(1619年),家族被[[努尔哈赤]]赐姓[[伊尔根觉罗氏|觉罗]]<ref name=文史/>。清军入关后,长庚先祖保时福被拨往江宁驻防<ref name=文史/>。
长庚生于甘肃,其父[[魁瀛]]当时在该省做官<ref name=作家/>。回到江宁后逢[[太平天国]]起事,其家五十余口被杀,长庚背着母亲投奔其父故交绥远都统[[景廉]]<ref name=作家/>。此后,以[[县丞]]出身,被保举为知县,时任[[伊犁将军]][[荣全]]将其调任[[翼长]],当时恰逢[[白彦虎]]带领西宁回人武装攻打乌垣,进而围攻哈密。同时,安集延回人首领[[帕夏]]并合元帅[[马明]]部众,联合乌鲁木齐、古牧地、昌吉、玛纳斯、呼图壁汉回人士,攻击沙山子与白彦虎遥相呼应,一时声势很大<ref name="史稿12596"/>。长庚奉荣全所召,率领团练乡勇赴援,乌鲁木齐都统景廉所派遣的黑龙江营总伊勒和布所部也同时赶到,两军夹击,将回军歼灭殆尽,终于解了沙山子之围<ref name="史稿12596"/>。不久,帮助都统[[金顺 (清朝)|金顺]]处理[[幕府 (中国)|幕府]]事务、总理营务,逐渐积累功勋升至[[道员]]<ref name="史稿12597">{{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7}}</ref>。光绪六年(1880年),授[[巴彦岱]]领队大臣<ref name="史稿12597"/>。不久,丁母忧,长庚对此曾与其挚友[[志锐]]表达过“只求今日葬亲明日即死”的痛苦之情<ref name=文史/>。服丧完毕后,入觐光绪帝,报告西北情形<ref name="史稿12597"/>。长庚手绘地图,向光绪帝说明边疆情况,建议在阿尔泰山设置防守、筹划布置伊犁边防、在缠金等地开屯山、抚绥漠北草地诸部、将哈萨克彷照旧例编为佐领等,升任伊犁副都统<ref name="史稿12597"/>。
光绪十四年(1888年),长庚奉命担任驻藏大臣。行至里塘时,[[瞻对]]藏人叛乱,长庚暂时前往硕般多,得知争端由当地藏官肆虐百姓酿成,遂向下属授以机宜,调集汉、藏官兵征讨,同时严惩了涉事藏官<ref name="史稿12597"/>。于是众官商议收瞻对藏人之地,仍划归四川管辖。长庚提出瞻对地区自乾隆年间以来,屡次叛乱,劳师动众。同治初年,西藏平定,清廷将瞻对划归[[达赖喇嘛]],派堪布管理。今若夺其地,使朝廷失信于藏人,也许将因小失大。于是,为详定善后章程,长庚与将军[[岐元]]、川督[[刘秉璋]]等一同上奏,遂将该事件平息<ref name="史稿12597"/>。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升任伊犁将军。伊犁正值大乱过后,各种事务皆待整理,长庚到任后,多有规划<ref name="史稿12597"/>。此时,英、俄窥伺新疆,各自以兵压境<ref name="史稿12598">{{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8}}</ref>。长庚致书新疆巡抚[[陶模]]说道,“属地当争,边地当守,兵衅万不可开。况能戡土匪之将士,未足以御强敌;军中所资仰给内地及滨江海各省,数月乃达。而俄境铁轨已至萨玛尔干,英属铁轨已至北印度之劳尔,迟速迥殊。又新疆南北路与俄地犬牙相错者几五千馀里,虽兵倍加,不敷防守。且俄若以轻兵由齐桑斯克走布伦托海犯镇西、哈密,即可梗我咽喉。当此民穷财匮之时,尤不可轻战。只能备豫不虞,徐图转圜。毋以小忿遂起大衅,增兵徒增民困。”陶模也认同长庚所见<ref name="史稿12598"/>。
此外,当时各路盗匪多盘踞于[[巴尔鲁克山塔斯特林场|巴尔鲁克山]]骚扰来往之人,但因此处为俄国租有,难以处理<ref name="史稿12598"/>。前任副都统额尔庆额请租借期满索回,总署因为俄国使者有续借请求,致函询问情形。长庚详细地陈述利弊,认为此山关系重大,应尽快收回,与随员赴塔城和俄国领事会谈协商,据理力争,坚持不再续约,最终清廷成功收回此山<ref name="史稿12598"/>。二十年(1894年),甘肃回人叛乱,清军进剿。回军在甘肃失利,想要按照以前白彦虎的策略,西进新疆,由伊犁逃往俄国。长庚获得谍报,派兵扼守珠勒都斯等地,回军无法跨越,于是束手就擒于罗布淖尔<ref name="史稿12598"/>。二十二年(1896年),长庚奉命兼任镶蓝旗汉军都统<ref name="史稿12598"/>。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调兵进入伊犁。长庚与俄国领事交涉,承诺保护教堂及俄人财产,于是退兵,人心乃定<ref name="史稿12598"/>。此后,调任成都将军,还未上任,奉电旨赶赴阿尔泰山勘定边界<ref name="史稿12598"/>。不久,内召北京,授兵部尚书<ref name="史稿12599">{{harvnb|赵尔巽等|1998|p=12599}}</ref>。
三十一年(1905年),再任授伊犁将军。长庚上疏陈奏伊犁应办事宜,并于新疆全省筹画军饷以练兵,但因将军权力有限,建议裁去新疆巡抚、伊犁将军,增设总督兼管巡抚事宜;又提议于北方设置军屯、划分省份、修筑西安至兰州、归化至包头、包头至古城各铁路等,皆未能成行<ref name="史稿12599"/>。
宣统元年(1909年),长庚外任陕甘总督<ref name="史稿12599"/>。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西安等地继而响应。长庚与伊犁将军志锐、[[陕西巡抚]][[升允]]等谋划迎[[溥仪|宣统帝溥仪]]西迁,并占据[[潼关]]以西为根据地谋求恢复<ref>{{Cite book|last=林家有|title=《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publisher=河南人民出版社|year=1981|pages=111|isbn=|url=}}</ref>。升允率领甘军反扑,连下十余城,然而清帝却于此时逊位<ref>{{Cite book|last=陈旭麓|last2=方诗铭|last3=魏建猷|title=《中国近代史词典》|publisher=上海辞书出版社|year=1982 |pages=120 |isbn=|url= }}</ref>。旨意传至兰州后,长庚只得将总督印交付布政使[[赵惟熙]]后回到北京<ref name="史稿12599"/><ref name=作家/>。[[袁世凯]]曾希望其担任[[北洋政府]]的边省将军,但长庚没有接受<ref name=作家/>。民国三年(1914年),长庚病卒,[[逊清皇室小朝廷|逊清朝廷]]追谥'''恭厚'''<ref name="史稿12599"/>,北洋政府也派专员吊唁<ref name=作家/>。
长庚独子赵欣余,字培元。孙女诵琴嫁[[端亲王]][[载漪]]之孙毓运<ref name=作家/>。
==来源==
===引注===
{{reflist|2}}
===参考资料===
<div style="font-size: 90%">
*{{Cite book|last=赵尔巽等|title=《清史稿》|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1998|isbn=9787101007503|url= |ref=harv}}
*{{Cite book|last=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title=《文史资料选辑 第120辑》|publisher=中华书局|year=1990|isbn=|url= |ref=harv}}
</div>
{{-}}
{{start box}}
{{s-off}}
{{succession box|[[裕德]]|[[松寿 (闽浙总督)|松寿]]|[[清朝兵部尚书列表|清朝兵部满尚书]]|<small>光绪三十年十月戊申 -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庚戌</small><br /><small>1904年11月10日 - 1905年7月10日</small>}}
{{end box}}
{{伊尔根觉罗氏清史稿列传人物}}
[[Category:叶赫伊尔根觉罗氏]]
[[Category:满洲正黄旗人]]
[[Category:伊犁副都统]]
[[Category:驻藏大臣]]
[[Category:伊犁将军]]
[[Category:镶蓝旗汉军都统]]
[[Category:成都将军]]
[[Category:清朝兵部尚书]]
[[Category:清朝陝甘总督]]
[[Category:谥恭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