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翁正春

增加 4,060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约公元一六二四年前后在世)初名允桩,字克生,金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熹宗天启中前后在世。 本 名= 翁正春 出生…”


约公元一六二四年前后在世)初名允桩,字克生,金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熹宗天启中前后在世。

本 名= 翁正春

出生地 =金华

别 称= 允桩

去世时间= 1626年

出生时间= 1553年

所处时代= 明朝

字 号= 克生

民族族群= 汉人




1基本资料

2个人简介

3翁姓起源

== 1基本资料 ==


  姓名:翁正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553年
  朝代:明朝
  籍贯:福州
  民族:汉族
  职业:诗人

== 2个人简介 ==


  翁正春(1553~1626年)初名允桩,字克生,金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熹宗天启中前后在世。明末纵游江湖。工诗,殊多哀厉之音,正春诗有《益斋存稿》—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字兆震,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明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任延平府教授,转龙溪教谕。万历二十年(1592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历春坊中允,主顺天乡试,进庶子,擢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知贡举,升礼部左侍郎,主持部事,充日讲官。上“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下,重贤才,慎财用,惜民命,重边防”八箴,皇帝不予采纳。又上疏议科场舞弊,反被劾徇私,奏请辞职,不许。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改吏部左侍郎,詹事府日讲官。再以母老侍养告归。天启元年(1621年)起为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实录副总裁。天启四年(1624年),左副都御史杨涟疏劾魏忠贤,正春亦上疏揭发,被诘责,遭魏忠贤报复,再次疏请辞归,获准,加太子少保,赐传车回里。卒谥“文简”。有《南宫奏疏》及《青阳集》传世。

== 3翁姓起源 ==


  翁(Wēng)姓源出有:
  1、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姬姓,属西周昭王后代。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年-公元前1002年间的西周昭王之时,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庶子。相传昭王幼子生下时双手紧握,别人掰不开,惟昭王去掰,应手而开,左掌纹路如篆书的“公”字,右手掌纹如篆书的“羽”字。周昭王于是给幼子取名为“翁”。翁的后代也以翁为自己的姓。
  2、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史料及《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东,一说广东省翁源),其子孙以邑名为姓,世代相袭。又《姓氏考略》也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3、上古夏朝,启为夏王,有贵族翁难乙,相传为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得姓始祖:翁弘。据史料记载,翁姓始祖系西周王朝周昭王的庶子,出生三朝仍两手握拳,旁人掰不开,周昭王一掰即开,见左手手纹象个公字,右手手纹象个羽字,合起来成个翁字,王即赐姓翁取名弘,翁姓始祖即翁弘。翁弘始居梁原城,后封任楚国左丞,死后谥号端明王,弘公墓葬梁原城五里,坟前华表、石犀、石象、石虎、石豹、石鹿等七十二件排列墓前两旁。梁原城在今甘肃灵台县梁原镇,梁原离古时周朝初期活动区域周原、岐山及后耒建都的镐、宗周、丰不远,史料记载也许是真的,但因距今二三千年痕迹是否尚存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寻根问祖,却说法不一,烦请灵台、梁原的有关部门了解一下,如确有其事,请连同照片在网上刊出,除了为翁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之外,可能还将为当地引耒一股不大不小的寻根问祖旅游热呢。由此可见,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至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之时。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儿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故翁氏后人尊翁弘为翁姓的得姓始祖。

词条标签:

人物 明末诗人
2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