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尹瑞芳

增加 5,73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尹瑞芳''' | 图像 = File:尹瑞芳1.jpg|缩略图|center|[http://aliimg.changba.com/cache/photo/6156fba0-b895-47f…”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尹瑞芳'''
| 图像 =
[[File:尹瑞芳1.jpg|缩略图|center|[http://aliimg.changba.com/cache/photo/6156fba0-b895-47fd-a11b-e7637528be87_640_640.jpg 原图链接] [http://changba.com/s/ic6rgy_INV0JREqFRXZJLQ 来自唱吧]]]
| 图像说明 = '''尹瑞芳'''|center
| 出生日期 = 1929年
| 出生地点 = 中国象山石浦镇金鸡山村
| 逝世日期 = 2011年12月18号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越剧表演艺术家
| 知名作品 = 《浪荡子》<br>《梁祝》<br>《西厢记》<br>《宝玉与黛玉》<br>《屈原》
}}
'''尹瑞芳''',原名干掌珠,越剧尹派传人。1929年出生于[[象山]][[石浦镇]][[金鸡山村]]。13岁跟随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学艺,改名尹瑞芳,是尹派艺术继承最全面的一位传人。从而走上了越剧舞台生涯,1946年老师尹桂芳在[[上海]]红得发紫,被广大观众誉为“越剧皇帝”,尹桂芳和[[竺水招]]合作成立了芳华越剧团,小瑞芳也开始斩露头角,担当各种不同角色的饰演,使她迅速成长起来,逐渐受到上海观众的好评。后被戏迷认为是最得尹桂芳真传的弟子。
<ref>[https://www.ximalaya.com/xiqu/8166485/  越剧名家尹瑞芳 ]喜马拉雅,2019-11-09 </ref>

== 活动年表 ==
1946年,被广大观众誉为"越剧皇帝"的尹桂芳在上海与越剧舞台姐妹合作成立芳华越剧团,尹瑞芳开始担任配角。在《浪荡子》、《梁祝》、《西厢记》、《宝玉与黛玉》、《屈原》等剧中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正反派角色,以酷似其师的扮相、唱腔和表演风格,塑造了一个个可爱的形象,受到上海观众的好评。

1956年至62年,尹瑞芳五次被借到象山主演《梁祝》、《花逢春》等剧目,其中1959年在《秦月楼》、《团圆之后》中扮演吕贯、施俏生等主要角色,有观众竟把她当作尹桂芳,从而斐声剧坛。

1962年,芳华越剧团从[[福建]]回上海演出,尹桂芳为满足上海广大尹迷观众的需求,让尹瑞芳与戴忠桂合演《梅玉佩》,尹瑞芳主演秀才许金梅,以其醇厚隽永、潇洒深沉的尹派唱腔特色,在拥有一千四百多只座位的瑞金剧场上演一个多月,上座率始终很高。尹瑞芳演艺达到成熟。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迫使尹瑞芳离开了舞台。1978年,尹瑞芳从福建省芳华越剧团退休回到了老家,再次接受象山越剧团的邀请,在《红楼梦》,《梁祝》等剧饰演主角并兼导演。她主演的《红楼梦》曾轰动一时,当时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铁瑛携夫人曾特地从杭州赶到宁波天然舞台,观看尹瑞芳主演的全场《红楼梦》。

1979年,在《冤雪龙泉井》中,尹瑞芳继承其师大胆塑造爱国诗人屈原的成功经验,吸收京剧中某老生唱腔的因素和绍剧中激越高亢的音调,成功塑造了剧中的人物形象,同年11月到[[杭州]]演出,省电视台现场转播此剧,在全省引起强烈的反响。

1983年,尹瑞芳加盟[[宁波]]越剧团,担任《七娘救夫》的男主角,在宁波、上海等地演出时感染了一大批热心观众。其师尹桂芳,师辈[[王文娟]]、[[傅全香]]等著名人士闻讯都赶来祝贺。 《七娘救夫》一剧被拍摄录像并制作成VCD出版。

1980年开始,尹瑞芳担任象山越剧团文艺学校教师。凭着丰富的舞台经验,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对越剧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悉心教学传艺,培养出[[董柯娣]]、[[陈丽炯]]、[[任志莲]]等著名越坛新秀,深受学员的爱戴和尊敬。尤以其师嫡传的《屈原 天问》一折,传授董柯娣,使她在1982年浙江省戏曲小百花汇演中,获得优秀小百花奖,她也荣获优秀园丁奖。

1988年之后,尹瑞芳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越剧事业,毅然辞去宁波越剧团艺术顾问一职,自筹资金,创办"小芳华"越剧团,招收、培养小学员,在宁波兰江剧院,上海大世界,长江剧场,江苏扬中、丹扬、海门等地演出,倾倒了广大越迷。私人创办专业越剧团的壮举,在宁波、上海越剧界传为佳话。此后,年逾古稀的尹瑞芳,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仍担任象山艺术学校顾问,为学员传技授艺。

== 逝世 ==
2011年12月18号凌晨1点,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老师嫡传弟子尹瑞芳老师因病逝世,享年82周岁。尹瑞芳老师的送殡仪式,定于12月23日,董柯娣为老师扶棺。

== 留存资料 ==
尹瑞芳留下的资料不是很多,文革前在芳华时期基本上为尹桂芳配戏,大致有《西厢记》、《屈原》、《落绣鞋》、《王十鹏》等等,在这些剧目中留有录音片段,尹瑞芳在1962年回上海演出的《梅玉佩》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保存。这是尹瑞芳在文革前唯一留下的一个由她主演大戏的录音资料。文革后,1978年《红楼梦》实况选场一套、《哭灵》静场录音一折、《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实况录音一折。1979年《冤雪龙泉井》(又名《斩皇子》)在杭州演出时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作实况录音保存,并且于1980年在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静场选场录音保存,1983年《七娘救夫》实况录音一套以及该剧的静场选场录音一套等。

== 视频 ==
<center>
'''《纪念尹桂芳老 尹瑞芳老师周年戏曲演唱会中集 》'''
<center>{{#iDisplay:page/n0839aldqcq|700|500|qq}}</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戲曲家]]
3,7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