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移除 415 位元組, 4 年前
展場規模
圖 1 臺灣博覽會第一會場鳥瞰圖『始政四十周年記念 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1939 年。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圖 3 臺灣博覽會鑛山館內部陳設『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1939 年。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圖 2 臺灣博覽會鑛山館外觀『始政四十周年記念 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1939 年。資料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臺灣博覽會的展示館,大分為由總督府直接負責的「直營館」,以及由總督府及[[州廳政府]]招募島內外民間團體參與的「特設館」。博覽會在籌備階段,原本打算將礦業相關主題與臺灣的農產、水產、工商等相關展示共同設置於總督府直營的「產業館」中,當時[[臺灣礦業會]]會長[[島田利吉]]與總督府殖產局西村礦務課長徵詢臺灣礦業界的代表業主開會討論,最後決議因為「產業館」內所分配到的空間過於狹隘,故擬以特設館的方式單獨成立「礦山館」。並區分為金山部 ( 負責單位 : 臺灣鑛業株式會社 )、石油部 ( 負責單位 : 日本石油會社臺灣礦業所 ) 以及煤炭部 ( 負責單位 :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 ) 三大負責部門,由各部門的負責單位去張羅細項分工事宜。<ref>http://www.taiwancenter.com/sdtca/articles/7-10/7.html 台灣歷史風土誌 - 1935 年台灣博覽會</ref>
==贊助廠商==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