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永济万固寺

增加 6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永济万固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西南13公里处的中条山北麓,始建于北魏正光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与闻名中外的《[[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遥遥相对,是[[佛教]]刚传入呐地就创建起来的一座寺庙。
依照佛家建寺庙的讲究万固寺的选址的确是一出风水宝地其坐东向西依山而建,西遥有滚滚[[黄河]],潺潺山泉饶寺而下,松柏环绕、竹林掩映殿宇辉煌,佛光谱照。寺内的多宝 塔不仅是万固寺的标志性建筑,而是我国楼塔建筑中最早的一座佛塔 <ref>[http://www.sohu.com/a/287049537_100303 中国最早的佛塔 塔顶生长石榴树年年结果 塔下仙鹤鸣声至今成谜!] ,搜狐,2019-01-06</ref> ,其八面玲珑共十三层,游客登临至九层便可领略蒲坂大地雄浑秀丽的迷人风景。无量大殿是我国古建筑中一个绚丽的绮芭,它一色青砖砌起无一大梁而闻名,分上下两层,下三洞供奉有[[千手千眼菩萨]]、左有送子菩萨、右边[[地藏菩萨]]。上三洞顶部造型为窑洞拱型,三洞相通宽敞明亮。顶部造型为穹隆藻开式,洞外两侧八字影壁上的二龙戏珠,龙缠云饶如生。无量殿砖雕吡庐阁石刻和多宝拂塔被称为万固寺“三绝”。
2019年10月,永济万固寺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万固寺寺区松林茂密,山花烂漫,清泉细流从寺侧潺潺而下,景色甚为秀丽。 始建年代,寺内碑文称“创自元魏”, 《[[永济县志]]》则谓“创建于 唐大中十八年”,两说不一,碑记较为可靠。宋代重修, 明嘉靖三 十四年(1555年)地震毁坏后重建。寺沿山势建造,层层错落, 逐级登高。山麓道路曲折,可盘桓而上, 山门上有“第一禅林”砖 雕横匾一方,大雄宝殿坐落在山门内中心,墙垣肃立, 佛像不存。 沿寺侧石阶上行,中为药师洞,左右为禅院僧舍。
寺院建于[[中条山]]腰,从山脚盘旋而上,即入山门,山门立有第一禅林的石门房,隋代建有“大雄宝殿”,殿高五丈,殿后有“药师洞”一座,洞前翠柏绿林,蔚然成林。塔院建有青砖结构的宝塔,从塔门内螺旋砖梯而上,可达八层,俯瞻远眺,朝霞暮金,华岳三峰,隔河可辨。塔后建有无梁殿,上下两重,建造精湛,颇为壮观。
[[大雄宝殿]]南侧是段拾级而上的石磴,人称“六十四级云梯”,代表六十四卦的意思。它的左侧翠柏添幽,右边竹影婆娑。“水自石根流出,风从山顶飘来”正是[[苏东坡]]对此处的真实描述。
云梯尽头,可看见的是与[[普救寺]][[莺莺塔]]称作姊妹塔的多宝佛塔 <ref>[http://www.sohu.com/a/226173566_100040364 炮轰不倒,屹立千年——万固寺多佛宝塔] ,搜狐,2018-03-23</ref> ,据说原有“[[玉佛]]、[[宝瓶]]、[[舍利子]]、金版佛经”四件珍宝作为塔镇,故名“多宝佛塔”。塔基周围栏杆,上雕去龙图案,中雕莲花图案,古朴中透露出精致,与古塔相映成趣。塔身为八角圆锯形,高十三层,由下而上每层作规律递减。塔身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斗拱和密檐,檐角皆悬挂风铃,风吹铃响,犹如云中仙乐鸣奏。诗人[[刘世奇]]曾留下“竹篁一径绿成荫,塔上风铃天外音” <ref>[http://www.sohu.com/a/342208505_100070286 第1297回:万竹篁一径绿成荫,宝塔上风铃天外音],搜狐,2019-09-20</ref> 的佳句。此时,要是登上八层,站在外檐万固寺上,看着眼前满山的清翠,不禁有拥抱入怀的冲动。听着塔下似隐似现的声音,使人“顿觉六根清静飘然,若在六合之外”。
古塔东边坐东向西依崖建筑的两层三佛洞便 是在全国都极为有名“无梁殿” <ref>[http://www.sohu.com/a/190674047_99957905 中式营造丨中国古建筑大家族中的-无梁殿] ,搜狐,2017-09-08</ref> 。下三洞中的“极乐世界”三洞相通,宽敞明这,内供三大佛像。上三洞更是别致新颖,虽皆用砖砌就,顶部造型却是穹窿藻井式。洞外两侧的砖雕,中为“双龙戏珠”,龙缠云绕,栩栩如生,四周饰以五彩祥云飘飘欲动。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绝技表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传说==
在万固寺重修时,出土了一尊大睡仙塑像,睡仙侧仰睡姿,像以仿墨石塑成。这一睡仙何许人?
原来,这位睡仙名叫[[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今河南鹿邑县人,生于五代末期北宋初年。陈抟最初隐居武当山,后又隐居华山,学识渊博,沉究易学,善工诗文,撰有“指玄篇”八十一章,“钩潭集”万余字;还著有“高阳集”,作诗600余首,传说他活了118岁,一生爱山水,爱清静,特爱睡大觉。故称“大睡觉” <ref>[http://www.sohu.com/a/287830765_100044980 还原陈抟老祖“睡觉”练功得真相],搜狐 ,2019-01-09</ref>
陈抟老祖在华山隐居期间,把自己对《[[周易]]》的理解与体会化形为无极圈镌刻在华山岩石上。《周易》有关无极的学说是出家人修炼术的概括和总结,相传[[吕洞宾]]、[[汉钟离]]都曾得益于此而修成正果。后此图传于陈抟,陈抟又溶化进自己的理解与体验。陈抟熟谙诸家学说,精通天文地理,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宋太宗]]多次降下九重龙诏,宣陈抟入京辅佐朝政,陈抟就是不允。所以陈抟在华山隐居的地方叫“避诏崖”。
722,4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