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47
次編輯
變更
孟昶
,無編輯摘要
[[广政]]:938年-965年正月
}}
'''孟昶'''(chǎng,音同“敞”)({{bd|919年|12月9日|965年|7月12日|catIdx=M}}<ref>《蜀梼杌校笺》</ref>),初名''' [[孟 仁 赞''' 贊]] , 表 字''' 保元''' 。[[孟知祥| 生於太原(今山西太原)邢州龍岡(今河北邢台), 後蜀高祖 [[ 孟知祥]]第三子(据孟知祥夫妇墓誌铭则为第五子,疑两位兄长因早夭未序齿)。母[[ 李貴妃]]。 後蜀]] 末代[[ 皇帝]] (第二代,934年~964年在位),在位31年,享年47 岁 歲 ,史書作「後主」。
== 簡介 ==
===實行“與民休息”政策=== 但是他在位 公元934年( 後 期 唐清泰元年)正月 , 貪圖逸樂 孟知祥稱帝,任[[孟昶]]為東川節度使 、 沉湎酒色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年七月二十六日,立孟昶為皇太子,代理朝政。當晚,孟知祥去世,孟昶即位 ,不 思国 改元,仍稱明德年號,至公元938年才改年號為廣 政 。孟昶即位初年 , 生活荒淫 勵精圖治 , 奢侈无度 衣著樸素,興修水利 , 连[[夜壶]]都用珍宝制成 注重農桑 , 称为 實行 “ 七宝溺器 與民休息 ” 政策,後蜀國勢強盛 , 朝政十分腐败 將北線疆土擴張到長安 。{{請求來源}}
===殺臣立威=== 後蜀[[广 孟昶年少不親自處理 政]]二十八年(965年) 事,而將相大臣都是孟知祥時的故人,孟知祥寬厚,多優待縱容,他們對待孟昶更加驕惰不馴,不遵守法紀制度,大造房宅,奪人良田,挖人墳墓 ,[[ 宋朝|宋李仁罕]] 师在大将、[[ 王全斌張業]] 的指挥下以两路伐後蜀 尤其驕橫。孟昶即位數月,逮捕李仁罕將其殺掉,夷滅其族 , 蜀军与宋军在滿朝懾服. [[ 剑门关李肇]] 外进行一场大战 自鎮來朝,持杖入見 , 蜀军全军覆灭 稱有病不能拜 , 後蜀精兵被全歼 聽說李仁罕死訊 , 灭亡之势已不可免了 馬上放下拐杖拜倒在地 。 宋军包围<ref>[[成都]]府, http://www.qulishi.com/renwu/mengchang/ 趣歷史> 孟昶 投降,後蜀灭亡。]</ref>
===頒布四句箴言===孟昶 被俘 注重吏民關係,曾頒布四句箴言,令刻於巨石上,爾 後被 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居住在[[ 开封|汴京宋太宗]] 拿來引註於各種官箴 。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 這四句箴言即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 , 孟昶入开封七日后郁郁而终( 上天難欺!」亦是流傳至今的「官箴」之 一 说被[[赵光义]]毒死),追封[[楚]]王,諡'''恭孝''' 。
===後蜀滅亡=== 孟昶的寵妃在位後期,沉湎酒色,不思國政,生活荒淫,奢侈無度,連夜壺都用珍寶製成,稱為七寶溺器。朝政十分腐敗。後蜀廣政三十年(965年),宋師在大將[[ 花蕊夫人 (后蜀)|花蕊夫人王全斌]] 的指揮下以兩路伐後蜀,蜀軍與宋軍 在 劍門關外進行一場大戰,蜀軍全軍覆滅,後蜀精兵被全殲,滅 亡 國 之 後寫下 勢已不可免 了 悲憤的詩句:“君王城上豎 。宋軍包圍成都府,孟昶投 降 旗 , 妾 後蜀滅亡。孟昶被俘後被封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居住 在 深宮哪得知 汴京。次年即965年 , 十四萬人齊解甲 旋卒,追贈尚書令、楚王 , 更無一個是男兒 諡號“恭孝” 。 ”<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c54c76883b.aspx 古詩文網>孟昶]</ref>
==孟昶的詩詞== 孟昶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的亡國之君,與其說他是一個帝王,到還不如說他是一個遊走在宮廷之中的文人雅客。孟昶雖然因為亡國之痛,最終淒愴死去了,但是他的詩詞卻始終被後人傳頌著,或抒發心中的萬般無奈的悵惘之情,或描繪著心中對於世人無常變遷的興亡感慨,或寄予著對於佳人的萬般憐愛之意,或吟詠著大好河山的讚美之情。 孟昶的詩詞風格婉約清秀,字句珠璣,措辭精緻,華美卻不嫵媚,含情卻不盡露,詩意卻不寫真。孟昶的詩詞主要還是以辭藻華美的文藝詩詞為主,孟昶喜歡為后宮佳麗寫詩詞,主要便是為花蕊夫人寫詩詞了,最為著名的便是收錄在《全唐詩》中的《避暑摩訶池上作》。其中的詩詞佳句歷來都被人稱為是宮詞中的經典之作,從這首詩詞中可以清楚地發現孟昶對於花蕊夫人的偏愛之情。其中的風景極為的美麗,而且其中的描繪的場面也是極為的美麗至極的,便是孟昶當年和花蕊夫人一同前去摩訶池避暑的場面,但是這首詞中孟昶不單單是表露出心中的愛戀之情,同時也是表達出了心中對於時光流逝的無盡傷感之情。 孟昶 注重吏民 的詩詞對於當時的時代背景來說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甚至可以說是孟昶只 關 係 心文藝卻不關心政治 , 曾頒布四 但是孟昶的詩詞在如今卻有著極大的藝術價值,對於今天我們研究五代十國時候的風情也有著莫大的幫助和意義。 孟昶對聯孟昶是我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末代皇帝,他被人稱為“文化”皇帝,可以說他的一生中在我國的文化發展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對聯”的影響最為深遠。孟昶可以說是中國對聯的始祖,他的一 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便開闢了中國對聯的局面,可以說中國的春聯便是由此而來的。<ref>[http://www.zgls5000.net/jinchao/213749.html 縱觀歷史網>孟昶]</ref> ===詩文===孟昶好學能文,《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避暑摩訶池上作】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 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 起來瓊戶寂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花蕊夫人==[[File:孟昶.jpg|thumb|right|[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8/b5070bece39843ab9a3790bab58777f8.jpeg原圖鏈結][http://www.sohu.com/a/352493501_719098] ]] 孟昶有一位寵妃,即[[花蕊夫人]],據明人[[ 箴言陶宗儀]] (1329年-約1412年)所著的《輟耕錄》記載:“蜀主孟昶納[[徐匡璋]]女,拜貴妃,別號花蕊夫人,意花不足以其色。或以為姓費氏,則誤矣。” 花蕊夫人長得如天仙般飄逸俊秀,且精通音律,又擅長歌賦,極得孟昶的寵愛。 花蕊夫人愛花,尤其喜愛芙蓉、牡丹和紅梔子花。孟昶便廣開苗圃,遍採天下名花,精心培育。因此,一年四季,成都城內外都是花開滿園,香飄十里。 特別是到了秋天,滿城芙蓉花開,爭芳鬥艷,簡直成了芙蓉世界,花的海洋。自此,成都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稱,今日的成都市還將芙蓉定為市花,便是因此而來。 成都夏日炎炎,孟昶酷暑難耐,還命人在錦江河畔修建了一座水晶宮,又鑿了一個“摩河池”,夏天之際常常與花蕊夫人在此納涼避暑。 一日,孟昶看到花蕊夫人穿著一件蟬翼紗衫,肌膚若隱若現地映在紗衫裡,愈覺得冰肌玉骨,粉面櫻唇,格外的嬌豔動人。 孟昶當即詩興大發,即興作了一首詞: 《玉樓春》 孟昶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釵橫雲鬢亂。 起來庭院靜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後蜀滅亡後 , 令刻於巨石上 孟昶和他的花蕊夫人 , 爾 以及 後 蜀臣僚,均 被從成都押送到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當孟昶抵達汴京面見[[ 宋太宗趙匡胤]] 拿來引註於各種官箴 後,趙匡胤一見面就說:你的詞寫得相當漂亮,一句“冰肌玉骨清無汗”,就足以奪詞林之冠,連朕這個識字不多的人,也能看懂和體會到其中的意味 。 不過,玩 這 四句箴言即 種文字遊戲不是你我的本分,那些都 是 :「爾俸爾祿 文人墨客做的事,你玩的如此上癮,焉能不亡國? 趙匡胤如此這般地教育了孟昶一番 , 民膏民脂; 下 民易虐 詔降罪 , 上 封孟昶為“秦國公”,並賜以襲衣冠帶。七 天 難欺!」亦是流傳至今 之後,孟昶便突然暴斃而亡,時年四十七歲。孟昶一死,趙匡胤便將花蕊夫人召入宮內,一番暢談後,便問花蕊夫人,聽聞你多才多藝,能不能即興做一首新詞?花蕊夫人略一思索,便懷著對孟昶的思念和亡國之痛 的 「官箴」 悲憤 之 情,出口一絕: 《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 一 個是男兒 。”<ref>[http://www.sohu.com/a/352493501_719098 後蜀主孟昶為花蕊夫人寫了一首詞,第一句就讓趙匡胤為之傾倒 ]</ref>
== 紀念 ==
#不詳。
== 参见參考資料==
<references/>
{{DEFAULTSORT:M}}
[[Category:五代十國時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