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州船政学堂

增加 18,52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福州船政学堂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8%88%B9%E6%94%BF%E5%AD%A6%E5%A0%82/10764517/0/6159252dd42a28345f15e2555cb5c9ea15cebf39?fr=lem…”
[[File:福州船政学堂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8%88%B9%E6%94%BF%E5%AD%A6%E5%A0%82/10764517/0/6159252dd42a28345f15e2555cb5c9ea15cebf39?fr=lemma&ct=single#aid=0&pic=6159252dd42a28345f15e2555cb5c9ea15cebf39 原图链接]福州船政学堂]]

'''船政学堂''',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源自1866年(清同治五年)[[清朝]]船政大臣[[沉葆祯]]于[[福建]][[福州]][[马尾区|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

==简介==

船政学堂最初称“'''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材而设。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国教习教授[[造船]]、[[航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中优异者更会被派往[[西欧]]各国深造。船政学堂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除了是近代中国首家海军及航海学院外,它亦是首家现代[[军事]]学院,和首家现代专业院校。

船政学堂的毕业生不少成为[[北洋水师|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外,部份亦成为中国近代的著名知识份子。船政学堂一支为前学堂习造船、后学堂习航海;另一支为绘事院、艺圃。

前学堂、后学堂演变为海军制造学校、海军学校、海军飞潜学校,1949年迁台,现为[[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艺圃后改称海军艺术学校,以后又改名“福建省立高级航空机械商船职业学校”,延续至1949年后,1952年8月,因院系调整高航停办,原有航海专业学生转至“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现[[大连海事大学]]);造船专业学生转至“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现[[江苏科技大学]])。

==历史==
自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在科技上落后于西方的现实逐渐明显。必须学习西方技术以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想法亦渐为朝野所认同。以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于[[同治]]初年<small>(1860年代初期)</small>开始兴起。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准}-于福建福州成立[[福州船政局|船政局]],製造[[船舰]]及相关[[炮|-{zh-hans:火炮;zh-tw:火砲;zh-hk:火炮;}-]]等军械。同年左宗棠调往[[陝甘总督]],船政大臣由[[沉葆祯]]继任。福建船政选择在[[马尾]]为基地,兴建[[船坞]]及相关海军设施,从[[欧洲]]聘请工匠及教习教授造船。在建造造船基地的同时,沉葆祯亦非常著重培养船政及海军人材。

故此在1866年同时成立“求是堂艺局”,招募年青人教育成造船或航海人材。首次考试由沉葆祯亲自在1866年主持,考生多为清贫子弟,获首名取录之考生为[[严复]]。首届60多名学生于1867年(清同治六年)2月于福州城内[[定光寺]]开始上课。

==教授内容==
1867年夏“求是堂艺局”搬至马尾,1872年左宗棠的奏摺仍称为“求是堂艺局”,分成法国与英国两个学堂,向法国学习製造,向英国学习航海技术,形成「一局两学堂」。后来因为「製造学堂」位于船政衙门之前,「驾驶学堂」位于衙门之后,所以又称“前学堂”及“后学堂”。<ref name="沉岩著2012">{{cite book|author=沉岩|title=船政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院|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cXtGDwAAQBAJ&pg=PA46|date=2012-12-01|publisher=书林出版|isbn=978-957-445-500-3|pages=46,92}}</ref><ref>{{Cite web|url=http://www.81.cn/hj/2013-09/16/content_5502321_3.htm|title=1877:中国海军的首次“远航”|website=中国军网}}</ref>

前学堂教授造船、[[轮机]]及设计,后学堂教授航海及驾驶。学堂由外国聘用之导师教授,使用外语授课及用原文书本。造船方面学习[[法国]],故此前学堂由法国导师教授,科目包括[[法文]]、[[几何]]、[[数学]]、[[微积分]]、[[物理]]、[[机械]]等。航海则学习[[英国]],故学堂由英国导师教授,科目包括[[英文]]、数学、几何、[[天文]]、[[地理]]、[[航海]]理论等。而[[射击]]、[[兵操]]、[[中文]][[经史]]则为必修。

由于学堂主办者以及管理人员并不懂得海军运作,也不知道怎样培养海军素质,聘请外教能力有限,该校并无足够的海军课程。

学堂学制为期5年,毕业后,前学堂学生派往船厂实习监工,后学堂学生则要上训练舰实习驾驶。成绩最优异者之后再被<ref name="saddd">{{cite web|title=北洋海军将领的素质有多烂?|url=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198.html?ADUIN=2361094570&ADSESSION=1405469711&ADTAG=CLIENT.QQ.5305_.0&ADPUBNO=26306|date=2014-07-16|archive-url=https://archive.today/20140730013014/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198.html?ADUIN=2361094570&ADSESSION=1405469711&ADTAG=CLIENT.QQ.5305_.0&ADPUBNO=26306|archive-date=2014-07-30|access-date=2014-07-24|dead-url=no}}</ref>送往欧洲学习,造船学生派往法[[德国|德]]各大船厂,驾驶学生派往[[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英国皇家海校]]深造后再入英国海军任{{tsl|en|midshipman|见习官}}。

中法战争后[[南洋舰队]]损伤大半,正好[[北洋舰队]]需要人才,[[李鸿章]]便把南洋舰队的人力北调。而南洋舰队的人员又都是从「马尾」毕业的,在这种情况下,北洋舰队清一色都是从「马尾」训练出来的人物。若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则[[黄海海战 (1894年)|黄海海战]]便是「马尾」「以一校、一级敌一国」了。

==发展及影响==
船政学堂自1866年一路开办至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福建船政停办为止,毕业生共628名。[[辛亥革命]]后,船政前学堂于1913年改为海军製造学校,后学堂改为'''[[马尾海军学校|海军学校]]''',隶属于[[海军部]]。1926年,[[海军制造学校]]与[[海军飞潜学校]]<small>(1920年设立)</small>同时并入马尾海校。

船政学堂初年要求严格,教授内容学、术并重,在当时的中国是最为现代化、最为西化的学校。其后各地先后成立的海军院校,俱以船政学堂为模式。清政府在1888年创设北洋海军,所用之人材几乎全部来自船政学堂。除了提督丁汝昌并非海军出身,北洋海军各舰管带、帮带,自总兵以下都是来自船政学堂。当中尤以船政学堂第一届尤为人材辈出,以至史学家[[唐德刚]]称[[中日黄海海战]]为“以一校一级战一国”。就算到了民国成立后的中国海军,仍然存在的福建派别,亦是出于船政。

英国海军军官寿尔评论此校学生:
{{quote|
“他们是虚弱孱小的角色,一点精神或雄心也没有,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巾帼气味。……下完课,他们只是各处走走发呆,或是做他们的功课,从来不运动,而且不懂得娱乐。大体来说,在佛龛里被供着,要比在海上警戒,更适合他们。”
}}
他发现学生们“不喜欢体力劳动,因为怕弄脏手指”,连常规海军军校需要的爬桅杆训练也不愿意做。<ref name="saddd"/>

==历届毕业生==
{{主条目|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列表}}
马尾船政前后两学堂历届毕业生,共毕业学生659名。

===毕业学生===
;前学堂
{| class="wikitable"
|-
! width=88px | 应届 !! 人数 !! 年 !! 名单
|-
| rowspan=1|第一届||39||1866-1874年
|[[魏瀚]] 陈兆翱 郑清濂 林怡游 李寿田 吴德章 杨廉臣 陈林璋 罗臻禄 池贞铨 林庆升 梁炳年 张金生 林日章 [[陈季同]] 郑诚 汪乔年 游学诗 林钟玑 陈平国 苏汝灼 陈成 陈日璋 杨风贻 顾成德 林祖新 魏才(尚缺12人名单,本届毕业生有10名从绘事院转入)            
|-
|第二届||20||1869年4月入学,1878年毕业
|王庆端 李芳荣 魏暹 陈才鍴 王福昌 王迴澜 陈伯璋 黄庭 林鸣埙 黄成观 胡维鐈 李联奎 曾宗瀛 林介圭 陈功奎 古之诚 陈继成 王新 林桂昌 叶锡三(陈才鍴和古之诚,系[[福州船政局]]造船科绘事院转入)
|-
|第三届||19||1876-1883年
|王寿昌 陈庆平 高而谦 游学楷 陈长龄 林藩 李大受 郑守箴 林振峰 卢守孟 叶芗寅 王维桢 李寿萱 王韶聪 杨济成 林志荣 许寿仁 柯鸿年 葛绍绥
|-
|第四届||31||1883-1892年
|施恩孚 林福贞 黄德椿 卢学孟 曾仰东 李译诗 李寿川 石琛 陈振家 胡有文 林钟钦 刘冠同 许赞周 陈锡周 陈海瑞 吴德潜 丁平澜 郑守钦 魏子京 王庆安 陈兆翥 孙庆芳 高庄凯 陈宝暄 董廷瑞 薛启昌 陈心楷 林蠡 蒋树藩 林蓬春 林芬荣
|-
|第五届||19||1885-1892年
|许尚坚 高开成 林兆炳 陈炳年 董朝钰 高讲 方兆鼎 郑以撰 周文郁 张发义 姚绍鏐 杨承襄 周锡昌 乐耀贤 姚济川 陈常棣 黄步沄 卢则贤 陈伯成
|-
|第六届||30||1897-1905年冬毕业
|李世中 李孟实 李向瀗 沉靓扆 沉靓宸 萧宽 郑镕宽 郑秉谦 王思斌 陈锡龄 陈挺元 曾广昌 杨葆谦 陈贞海 王鸿金 张沁 陈为干 杨茂贞 黄曾溶 张大榕 王宜汉 苏方杰 廖宗和 贾勷 林绍亨 马翊昌 陈崧英 王以汉 韩孟杰 谢振金
|-
|第七届||8||1902-1907年冬毕业
|周葆燊 郑颖孚 陈德湜 林福臻 苏宝崇 王愫昌 杨俶谦 陈大龄
|-
|第八届||35||民国10年夏毕业
|郭仲铮 廖能容 方尚德 张功 魏子琅 张宝骐 叶燕贻 陈立庠 郑义莹 林家钺 林铿然 丁振棨 何健 阮兆鳌 吴仲森 吴奋图 陈兆良 杨齐洛 陈世杰 汪继泗 郑寿彭 姚英华 金廷槐 黄勋 汪培元 陈自奇 柯文琪 张士森 蒋弼庄 严文福 李毓英 王怀纲 张宗渠 何尔燧 陈声芸 
|-
|colspan=4|以上共8届计201名。
|-
|}

;后学堂驾驶班
{| class="wikitable"
|-
! width=88px | 应届 !! 人数 !! 年 !! 名单
|-
| rowspan=1|第一届||33||1866-1871年堂课毕业,1873年9月舰课毕业
|[[罗丰禄]] 何心川 蒋超英 [[刘步蟾]] 叶伯鋆 [[方伯谦]] 林同书 郑文成 [[林泰曾]] 李达璋 [[严复]] 沉有恒 [[邱宝仁]] 陈毓淞 [[林永升]] [[叶祖珪]] 陈锦荣 黄煊 许寿山 林承谟 柴卓群 郑溥泉 [[黄建勋]] 张成 林国祥 叶富 吕瀚 黎家本 [[邓世昌]] 李田 [[李和]] 梁梓芳 卓关略 (后十名系粤籍编为外学堂学生堂课毕业时间较晚,1873年才实习舰课)
|-
|第二届||13||1869-1874年,1875年开始实习舰课
|[[萨镇冰]] 叶琛 邓聪保 林颖启 吴梦良 陈锡三 江懋三 郑文郁 陈文庆 唐宸科 林国裕 卢华大 卢鸿杰
|-
|第三届||8||1871-1875年,1875年开始实习舰课
|[[林履中]] 许济川 林森林 戴伯康 陈英 [[蓝建枢]] 韦振声 史建中
|-
|第四届||27||1876-1880年,1880年先选8人上舰实习
|许兆箕 杨则哲 黄裳治(原名裳吉) 陈伯涵(原名燕年) 林占熊 唐祐 邝聪 丁兆中 林文彬 [[刘冠雄]] [[李鼎新]] 陈兆艺 黄伦苏 曹廉正(原名廉箴) 关景 丁沁波 陈善元 罗熙禄 何品璋(原名尔立) 王珍(原名培成) 谢子勋 陈荣(字兆麟) 梁祖勋 谢润德 何金胜 吴松森 陈寿彭
|-
|第五届||9||1876-1881年
|林帮光 [[程璧光]](原名碧光) 梁鸿春 陈恩焘 王涟 张珍 石文铭 陈宗器 丁澄澜
|-
|第六届||10||1877-1883年
|翁祖年 刘 容 黄鸣球 叶大俊 郑文超 翁守瑜 张哲溁 刘联芳 沉叔龄 陈应谦
|-
|第七届||11||1878-1883年
|温桂汉 陈兆兰 罗忠尧 李国圻 陈常绥 叶琅 陈大懿 翁守恭(守正) 陈福烘 邱志范 罗忠溶
|-
|第八届||16||1881年入学,1883年毕业,系[[同文馆]]留美回华学生
|陈钜庸 [[詹天佑]] 吴应科 欧阳庚 苏锐钊 陆永泉 杨兆楠 邓咏钟 徐振鹏 容尚谦 黄季良 薛有福 邓士聪 吴其藻 宋文翙 邓桂廷 (其中陆永泉、邓桂廷提前离校)
|-
|第九届||13||1882-1887年
|贾凝禧 罗忠铭 周献琛 朱声冈 高承锡 郑文英 林葆怿 许赞虞 曾瑞琪 林韵珂 林敬熥 张秉奎 陈怀羔
|-
|第十届||7||1883-1886年
|林文光 沉正增 罗之彦(字仲清) 游-{于}-艺 林鉴殷 林敬章 关庆祥
|-
|第十一届||11||1885-1890年
|陈镜澜 黄以云 林靖澜 [[黄锺瑛]](字建勋) 林秉成 周敬熔 孙筠 张海鳌 周兆瑞 卓大宾 蔡馨书
|-
|第十二届||13||1885-1890年
|吴光宗 陈杰年 魏祖培 王宗香 许继祥 江宝容 陈家濂 任帮鼎 曾庆沂 陈兆用 陈心蔚 陈文彬 陈大昭
|-
|第十三届||9||1887-1892年
|陈尚衍 黄 燮 林炳枢 陈旋枢 游福海 周思贤 林乔椿 郑孝增 郑大濂
|-
|第十四届||12||1887-1892年
|沉希南 黄树声 李景曦(字钟英) 陈家鋆 林颂庄 林振莹 张景南 余叔典 蓝希雍 叶心存 黄郁章 叶琦
|-
|第十五届||6||1900-1905年
|陈玉璋 王麒 刘鸣岐 张哲培 林熔 肄业:[[许崇智]]
|-
|第十六届||14||1900-1905年冬毕业
|高幼钦 赖汝寿 常书诚 魏子荣 梁同怿 欧阳驹 许建廷 张增存 贾勤 陈训泳 王葆谦 李国堂 林鸿滋 肄业:高鲁 
|-
|第十七届||7||1901-1906年冬毕业
|李孟斌 李景沣 魏子浩 萨夷 林蟾 贾理 陈尔燊
|-
|第十八届||16||1902-1907年夏毕业
|林秉衡 林镜寰 林元铨 杨隽声 姚启飞 周国钧 刘熙德 陈毓澄 张哲训 苏学经 蔡传泰 廖德星 林传铭 张嘉麟 胡有年 黄年生
|-
|第十九届||10||1903-1909年1月毕业
|汪肇元 陈祖祺 陈孔耀 林舜藩 孙维城 沉燮 叶心传 叶宝琦 张同渠 (漏列一名)
|-
|colspan=4|以上共19届计245名。
|-
|}

;后学堂管轮班
{| class="wikitable"
|-
! width=88px | 应届 !! 人数 !! 年 !! 名单
|-
| rowspan=1|第一届||22||1868-1874年
|何朝先 陆麟清 郭成志 卓关邦 梁逸卿 李阿富 黎阿本 陈景康 黎晋骆 李亚文 林鹤龄 杨进宝 彭就胜 张永清 冯瑞金 周荣贵 陆三兴 杨光 余贞顺 洪得意 胡金元 郑官合
|-
|第二届||32||1876-1882年
|庞铭世 伍兆佳 刘荫霖 林泉 区贤灿 戴庆涛 罗荫皆 陈兆锵 陈如璧 郭文进 庞廷桢 曾光时 潘锡基 刘昭亮 郭乃安 陈治安 李福龄 梁祖全 郑守恒 黎弼良 马应波 刘冠南 王齐辰 刘义宽 何林英 张玉明 卢鸿彬 叶大银 梁祖群 梁福藻 黄显章 陈锦起
|-
|第三届||8||1878-1883年
|王桐 张茂福 黄履川 胡尔楷 刘善述 陈鹤潭 陈如衡 郑文恒
|-
|第四届||15||1883-1889年
|王考鸣 吴保和 刘康 陈伯祥 周敬让 卢毓英 张斌元 任邦珍 陈翼宸 林亨豫 梁季恺 葛希颜 沉念祖 陈宝璋 林朝鼎
|-
|第五届||11||1885-1890年
|潘琮璋 林傅善 郑华钟 曾光世 周文祺 梁志柱 洪光安 王兆陶 陈忠捷 陈开镰 王可华
|-
|第六届||8||1885-1891年
|梁蓉 吴景泰 林以熔 江大荣 梁敬埏 陈铨 黄本周 陈芳卿
|-
|第七届||10||1890-1896年
|潘兆清 刘贻远 唐德炘 陈承植 董朝镛 陈翊汾 黄天鳌 李伯壬 林云龙 陈大豫
|-
|第八届||6||1899-1904年冬毕业
|常朝干 郑玑 高近宸 魏怀 沉秉楷 陈忠鎡
|-
|第九届||5||1901-1906年冬毕业
|周光祖 林锡康 梁敬搓 叶宜彬 陈声扬
|-
|第十届||6||1902-1907年7月毕业
|韩玉衡 杨逾 李孟衍 叶天庚 郑友益 陈培松
|-
|第十一届||6||1906-1911年12月毕业
|吴明观 张嘉燨 王道斌 叶心衡 苏学雍 陈诗涛
|-
|第十二届||31||民国9年(1920年)6月毕业
|邱景垣 邱思聪 苏镜潮 萨本炘 林学濂 陈奇谋 周澜波 林惠平 张岑 黄以燕 郑鼎铭 陈兆俊 马德建 吕文周 李孔荣 冯廷杰 魏子元 周烜 姚法华 余堃 方伦 王振中 贾劼 凌棨 钟衍 蔡学琴 卢行健 郑翔鸾 阮宣华 梁 煊 陈飞雄
|-
|第十三届||24||民国10年(1921年)冬毕业
|谢仲冰 唐擎霄 许孝焜 蒋松庄 黄贻庆 陈尔恭 林一梅 陈 瑜 唐兆淮 沉靓安 康志 黄子坚 周谨崧 黄立莹 张用远 许桐蕃 傅春滨 林家晋 陈承志 方明淦 杨际舜 沉靓笏 曾纪 欧阳崑
|-
|第十四届||29||民国13年(1924年)冬毕业
|江守贤 何家澍 蒋铣 陈鼎 刘潜 孟孝钰 程璟 曾贻谋 吴锷 王贤鉴 鲍鸿逵 林缉诚 林仲逵 林鏕民 杨健 陈耀屏 傅宗祺 林克立 唐岱荥 方新承 林善骝 郑英俊 梁永翔 张永绥 薛大丞 高宪参 郑友宽 林凯 林谷士
|-
|colspan=4|以上共14届计213名。
|-
|}

===著名校友===
*[[严复]]
*[[魏瀚]]
*[[詹天佑]]
*[[刘步蟾]]
*[[邓世昌]]
*[[林永昇]]
*[[林泰曾]]
*[[叶祖珪]]
*[[萨镇冰]]:中华民国海军部海军总长(第4、6任)
*[[程璧光]]:中华民国海军部海军总长(第3任)
*[[罗丰禄]]
*[[黄锺瑛]]:中华民国海军部海军总长(第1任)
*[[刘冠雄]]:中华民国海军部海军总长(第2、5任)
*[[李鼎新]]:中华民国海军部海军总长(第7任)

== 参考文献 ==
{{Reflist|1}}

=== 外部链接 ===
* [http://www.czwh.org.cn/ 中国船政文化网]

=== 参见 ===
* [[马尾海军学校]]
* [[福州船政局]]
* [[19世纪中国大学列表]]

{{-}}
{{洋务运动}}
{{北洋水师}}
{{福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政府组织]]
129,5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