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沁水县

移除 6,53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山西省沁水县.jpg|350px|缩略图|右|沁水县[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images/attachement/jpg/site355/20161215/d02788e9b72b19bc993261.jpg 原图链接][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txt/2016-12/15/content_9226603.htm 来自联盟中国 的图片]]]
'''沁水县'''是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676.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21万人。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 <ref>[http://www.qinshui.gov.cn/mlqs/qsgk 沁水概况],沁水县人民政府</ref>
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 高平市水经·沁水注]] 、[[泽州 》:“沁水又迳沁水 ]]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 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 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 ,盖藉水以名 ]]毗邻<ref>[http://www.qinshui.gov.cn/mlqs/qsgk 矣。”是 沁水 概况], 县以 沁水 县人民政府</ref> 而得名 。 ==历史悠久==
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传说。七十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ref>[http://www.uua.cn/index.php?m=special&c=index&a=show&id=2010 下川文化],化石网</ref>。
2018年8月1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千万吨以上县(市)排名,沁水县以2418.35万吨排名第26位。
 
===地名由来===
 
《[[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
===历史沿革===
</gallery>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于晋城市,位于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大山系衔接处。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版图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26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沁水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西南舜王坪海拔2358米,最低处东南尉迟村沁河出境处海拔520米,相差1838米。
沁水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中山区面积占40%,低山丘陵区占50%,河谷平川区占10%。山岭多属太岳和中条山脉。海拔1100米以上的高山有历山、鹿台山、大尖山、白云山、柏尖山、仙翁山、岳神山、牛头山、宇峻山、荒山。峻岭有东坞岭、老马岭、界牌岭、夜明珠岭、秋峪岭、关门岭、夫妻岭、山中岭、香山岭、佛庙岭。被称之为“十山”、“十岭”。其中东坞岭、老马岭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
 
===水系资源===
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沁河]]、[[县河]]、[[端氏河]]等三条河流。
端氏河,黄河支流沁河的支流。上游为山西省沁水县境内柿庄河和云首河,两河在固县乡境内汇合后称端氏河。河经端氏镇东山,注入至溪河,在端氏村西入沁河。含上游河,流经东峪、柿庄、十里固县、樊庄、胡底、端氏7个乡镇,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一般流量2.5立方米/秒。
 
===气候特点===
沁水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沁水县气候因地形复杂,差异显著,西部寒冷,东部温和,年均气温10度左右,一月零下4.1度,七月23度,年降水量64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160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沁水县是矿产资源大县,初步查明的有煤、铁、煤层气、[[石灰岩]]、[[重晶石]]、耐火粘土、矿泉水等18种,其中煤炭储量最大。全县含煤面积242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5%,地质储量265.25亿吨,占晋城市地质储量的32.8%,探明储量109.94亿吨,占晋城市探明储量的40.2%。煤层气资源全县地质储量4372.0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城东。
 
===森林资源===
沁水县森林面积达193.04万亩。其中天然林129.1万亩。森林覆盖率48.4%。林木蓄积总量242.5万立方米,人均12立方米。牧坡草地全县175.8万亩。其中天然草地163.35万亩,最大的苏庄草地面积73.05万亩。
 
===生物资源===
沁水县共有野生植物400余种,隶属45科,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品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领春木等11种。全县共有野生动物22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虎、金钱豹、金雕、猕猴、大鲵(娃娃鱼)等26种。
2018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02168人,沁水县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俄罗斯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综述==
 
2018年全年全县生产总值22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8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57.9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3:69.7:27.0调整为3.5:71.2:25.3。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1.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5.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1亿元,增长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4.9%;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5348元,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5920美元。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4406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0114.3万元,增长2.8%;林业总产值7389万元,增长6.3%;牧业总产值61566.5万元,增长6.1%;渔业总产值2160万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835.7万元,增长5.9%。
 
===第二产业===
 
2018年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 ,共完成增加值143.0亿元,增长6.1%;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84.5亿元,增长2.4%;煤层气行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1.5%。共完成总产值306.9亿元,增长26.5%;实现利税125.4亿元,增长47.7%;其中煤炭行业总产值185.8亿元,增长24.7%;实现利税90.7亿元,增长35.7%;煤层气行业总产值72.1亿元,增长17.3%;实现利税31.2亿元,增长104.3%;共完成销售产值292.1亿元,增长21.1%;实现利润82.0亿元,增长70.6%;税金总额43.3亿元,增长17.8%。
 
 
2018年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1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4亿元,增长16.3%;其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其他工程分别完成1.23亿元、0.31亿元和0.09亿元。签订合同额1.87亿元,下降0.5%;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69亿元,下降0.59%。建筑施工面积达到4.94万平方米,下降1.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完成4.19万平方米, 增长10.3%;房屋竣工价值完成0.63亿元,增长8.62%。
 
===第三产业===
 
2018年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131411万元,下降15.4%。实际完成投资25270万元,下降35.9%。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资20040万元,下降38.1%;办公楼投资18万元,下降88.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873万元,下降8.2%;其它投资339万元,下降78.6%。全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5992平方米,增长16.7%。全年全县在库项目14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313.7亿元,本年完成投资49.0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3%。
 
===交通运输===
 
201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4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3公里;共有载货汽车1540辆,其中,普通载货汽车载重量13906吨位;共有公路干线3条126.8公里,公路支线71条854.8公里,桥梁229座33330.5米;全年公路养护里程1541.2公里。
 
中国铁路总公司[[侯月铁路]]
G5512 晋阳高速公路
 
342国道过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9所,其中,幼儿园26所,小学37所,初中11所,高中3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1594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13865人,在园幼儿3871人。全县参加高考1460人,二本B类以上达线776人,在考生比上年减少472人的情况下,达线率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考取985、211大学人数149人,比去年增加24人,其中1人被北大录取。
 
===科学技术===
 
2018年,对2016年度、2017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自查。下拨市级光伏发电补贴资金297.5万元,补贴项目560项;向省科技厅申报了3项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目前三个项目均在实施中;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共展示各类宣传版面30块,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20000余份,科技咨询700余人次,开放科普基地2个。
 
===文体事业===
 
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史博物馆1个,宣传文化中心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全民健身中心1个,县级剧团1个,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全县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1支,业余文艺演出团体4家;全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18项,县级55项。
 
===广播电视===
 
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广播电视台1个,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功率4千瓦,广播覆盖率为97%;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功率0.6千瓦,电视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4.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4万户;全年制作播发《沁水新闻》244期;电视台在央视发稿2条,省台发稿23条,市台发稿320条,电台在市台播发稿件近300条。
 
===环境空气===
 
2018年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50天,比上年减少62天;全年空气综合质量指数4.65,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全年列入市级考核的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全部控制在市控目标之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工程,涉重金属和涉危险废物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到100%。
==旅游景区==
718,6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