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58
次編輯
變更
秦山核电站
,無編輯摘要
==秦山一期==
秦山一期核电项目肇始于1970年2月8日[[周恩来]]视察上海,对[[ 上海市委]] 提出要在核能源利用方面多点做贡献。上海市委遵照周恩来指示组建了[[上海728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正副组长为[[马天水]](华东局科委原主任)和[[许言]],组员有[[上海警备区]]、机电一局、冶金局、化工局主要负责人,设办公室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朱东根]]。选择了当时国际上公认熔盐反应堆先进方案,由二机部、国防科委上报国务院。
1970年9月[[周恩来]]主持中央专门委员会审定后开展初步设计,周恩来提出“安全、适用、经济、自力更生”和“不污染国土、不危害人民”原则方针。这一堆型通过近一年的实践碰到很多问题无法克服,推倒原方案重新选择反应堆类型。
1971年8月,[[朱胜得]]任728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1971年9月,2.5万千瓦熔盐试验堆核电站方案的厂址选在[[安徽省]][[宁国县]]。从1971年9月到1972年2月,728工程在各个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布置的148项定点研制机器、仪表、仪器计划全面收尾,总共耗资工程款800多万元。聘请了[[ 二机部第二设计院]] 副总工程师[[欧阳予]]、[[ 六机部核动力研究所]] 总工[[彭士禄]]担任总设计师,至1972年10月初步确定采用压水堆型技术路线,制定了15万千瓦和30万千瓦二个规模方案。15万千瓦方案在设备制造上稍增加一些条件可以拿下,属于保守型;30万千瓦方案要增加较多投资,设备制造厂超过现有制造极限,同时厂房制造设备增添较多,属于“跳一跳”能摘下果实更具挑战性质,但是对今后核电全产业链有巨大长远利益。计划开工5年后完成基建并网发电。[[上海市]]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了“[[728工程设计队]]”,抽调电厂行政、技术人员组成了“[[728工程建厂筹建处]]”。
1974年1月初,728工程初步完成了堆型筛选报告、规模供选的二个设计方案、设备制造厂的调研报告,厂址(站)初选方案。通过了六机部核动力工程专家的技术评审。1974年2月由二机部、国防科委上报总理办公室、中央专门委员会。1974年3月,上海市调[[艾丁]]任728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胜得]]为副主任。
1975年10月扩大初步设计完成。1978年2月,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厂址选在[[江苏省]][[江阴县]]。1980年9月初选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长山]]两处的海边。使用海水作为外冷却回路,在设备制造、材料使用上,难度大些、成本高一点。经两年勘查,1982年11月,国家经济委员会批准秦山厂址<ref>[https://news.sina.com.cn/c/2019-08-03/doc-ihytcitm6651013.shtml 核电往事:中国首座核电站建立始末],新浪网,2019-08-03</ref>。
在起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仅具有试验性质,它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单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由中国自主承担整个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提供和运营管理工作。一期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主导推进,业主[[秦山核电公司]],总体和一回路设计单位[[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二回路设计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海水、淡水取、排水设计单位[[上海市政设计院]],海堤勘察设计单位[[ 浙江省钱塘江工程管理局]] ,施工单位[[ 中核建公司]] ,装备主制造商[[上海电气集团]],压力容器[[日本]]三菱,RER700型轴密封主泵为[[德国凯士比公司]](KSB)设计制造,堆内构件由[[ 上海第一机床厂]] 制造,磁力提升式控制棒驱动机构由[[上海先锋电机厂]]制造,蒸汽发生器由[[ 上海锅炉厂]] 制造,饱和汽轮机由[[上海汽轮机厂]]同[[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联合设计。1983年10月完成初步设计。1985年6月1日破土动工。1985年5月20日浇捣第一罐混凝土,开始全面施工。1991年12月15日零时15分首次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投产的唯一核电机组。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1993年12月达到设计的年发电能力。1994年4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1995年7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
主系统为2条环路,每条环路有蒸汽发生器和主循环泵1台,2条环路共用1台稳压器。
[[File:秦山二期核电站.jpg|280px|缩略图|右|秦山二期核电站[http://news.cri.cn/mmsource/images/2006/04/29/nw060429096.jpg 原图链接][http://news.cri.cn/gb/8606/2006/04/29/1245@1024439.htm 来自新闻中心网 的图片 ]]]
[[秦山二期核电站]],是2×65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站,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 、[[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为40年。[[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是项目业主,全面负责核电站的建造、调试和运营管理。
秦山二期核电站于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造,1987年立项,1、2号机组先后于1996年6月2日、1997年3月23日开工,经过近8年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15日、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使中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为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促进中国核电国产化发展,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秦山二期核电站全面贯彻了国家制定的“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方针,并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掌握了核电的核心技术,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CNP650,实现了国家建设[[秦山二期核电站]]的目标。
在续写自主传奇的秦山二期建设中,中国首个国产商用核电站再次创造了奇迹,多项参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幅提升了中国核电的自主化能力。有了自主建设核电站的成功经验,在秦山三期建设中,以中方技术力量为主,组织实施了99项设计改进,其中21项是重水堆核电机组中首次采用……
历经30多年实践,[[ 秦山核电基地]]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完整的培训计划和科学的培训方法,具有目前国内核电运营领域唯一的技能鉴定站,可针对各个工种量身定制完备的培训体系。目前,秦山开发的培训教材体系已经成为国内核电培训的标准教材,培育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开创核电“走出去”先河==
30多年间,[[ 秦山核电基地]] 已成为我国核电行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电技术和文化宝藏,以其厚重的底蕴、独有的经历、丰富的经验、规范的标准,成为中国核电人才培养的典范。不满足于此,已跻身“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成功经验,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先行军,成为新的“国家名片”。
1991年12月31日,秦山一期30万千瓦机组实现并网发电仅15天,我国便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建造同样堆型的两台30万千瓦机组合同,实现了向国外“原装”出口核电机组,创造了当时国内单项工程出口资金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纪录,从而开创了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先河。由秦山核电负责调试运行的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基地4台30万千瓦机组目前已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