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格爾尼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Guernica)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名 格爾尼卡 英文名 Guernica
創作年代 1937 作者 帕勃洛·魯伊斯·畢加索
規格 349.3*776.6cm 畫作類型 布面油畫

畫作內容

格爾尼卡》是巴勃羅·畢加索最著名的繪畫作品之一。運用立體主義的繪畫形式,以變形、象徵和寓意的手法描繪了在法西斯獸行下,人民驚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慘情景。

畫面左側,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懷抱因戰爭而死去的嬰兒仰天哭喊,她的身後立着一個恐怖的牛頭,牛臉上流露出殘忍的獰笑。根據畢加索曾在其他繪畫作品中以牛頭表示邪惡的習慣分析,這個牛頭代表了法西斯的殘暴和黑暗。

畫的中間部分,一匹被刺傷的馬昂頭張着嘴,發出哀鳴,據畫家本人說,這匹馬象徵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難的西班牙。馬的身下躺着一名死去的戰士,他的右手握着被折斷的劍,劍旁有一朵鮮花,這朵花是對死去戰士的悼念。一個婦女從窗子裡探出身體,右手舉着一盞油燈,油燈的左上方有一盞像眼睛似的電燈,燈光像鋸齒一樣射向四周,這些象徵揭露,畫家要將這一切罪惡和黑暗置於光照之下,讓全世界都明了。

畫面右側,表現了由於轟炸,一個女人從樓上跌下,她舉着雙手,抬頭向上呼救。整幅畫用黑白灰三色繪成,錯綜複雜的黑白灰色塊造成畫面陰鬱、恐怖,不規則的線條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錯,給人一種支離破碎和動亂的感覺,畫面沉重又壓抑,充滿了悲劇氣氛。

這幅畫控訴了法西斯的罪惡,對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示了悲哀和同情。這幅畫曾到挪威、英國、美國各地展出,反響非常強烈。[1]

高曉鬆口述, 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出來的

作者簡介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馬拉加(Malaga),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畢加索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畢加索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畫20000 幅,平版畫6121幅。 巴勃羅·畢加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選為自己的風格。畢加索的才能在於,他的各種變異風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畢加索有過登峰造極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論是陶瓷、版畫、雕刻都如童稚般的遊戲。在畢加索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加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迴而進。也正因此畢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紀正是屬於畢加索的世紀。畢加索在這個多變的世紀之始從西班牙來到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開始他一生輝煌藝術的發現之旅。在20世紀,沒有一位藝術家能像畢加索一樣,畫風多變而人盡皆知。畢加索的盛名,不僅因他成名甚早和《亞威農的少女》、《格爾尼卡》等傳世傑作,更因他豐沛的創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層面的藝術作品。畢加索完成的作品統計約多達六萬到八萬件,在繪畫、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畫、舞台服裝等造型表現。在畢加索1973年過世之後,世界各大美術館不斷推出有關他的各類不同性質的回顧展,有關畢加索的話題不斷,而且常常帶有新的論點,仿佛他還活在人間。[2]

創作背景

西班牙傑出畫家、法國現代畫派的主要代表畢加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一個圖畫教師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他最初的畫比較寫實,繪畫的主題主要是對乞丐、流浪藝人、演馬戲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後來他從形式上求奇異,成了立體派的代表人物。所謂立體派,是把物體分割成各種幾何形體,然後再重疊、堆砌在一個平面的畫幅上,因此完全改變了物體原有的形態,他創作的油畫《格爾尼卡》就是他的代表作。 1937年4月26日,德國法西斯的飛機對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進行狂轟濫炸。畢加索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義憤填膺,放棄了原本創作,轉而用六周時間就將此畫完成。此畫不是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報道,而是採取象徵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種史詩般的悲壯觸動着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因此,這幅畫成為20世紀美術史上極其重要的作品。全畫用黑、白與灰色畫成。這幅畫描繪了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遭德軍飛機轟炸後的慘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將領和士兵經常出入於巴黎的畢加索藝術館,爭相觀看畢加索的藝術。可是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藝術館的出口處,畢加索發給每個德國軍人一幅他的油畫《格爾尼卡》的複製品。 一位德國蓋世太保頭目指着這幅畫問畢家索:「這是您的傑作嗎?」畢加索麵色嚴峻地說:「不,這是你們的傑作!」 戰爭結束後,他以法國抵抗運動戰士的榮譽參加了戰後第一次美展,並於1944年加入法國共產黨。以後,他又參加保衛和平運動,為世界和平大會創作了宣傳畫《和平鴿》。畢加索為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畢生的努力。

藝術特色

構圖

初看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第一感覺可以用雜亂、支離破碎來表達,但這似乎與狂轟濫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大膽,然而,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裡,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經過了縝密的構思,有着嚴謹統一的秩序,與第一感覺截然不同。全畫由左至右可分為四部分。畢加索以精心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而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了全畫的重點,顯示出其深厚的藝術功力。畢加索一直強調眼睛和眼睛無休止的活動力,在《格爾尼卡》畫面中的每一對眼睛不僅加強了構圖上所必須的重點和節奏感,而且將驚駭、痛苦或哀求的神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色彩

《格爾尼卡》在這幅長方形的黑白畫中,給我們看到的是一出古代的悲劇,畢加索用時代的哀傷文體抒寫出我們的相愛即將消失,這就是為什麼他必須要像對某種難以忘懷的完美事物那樣做出生死訣別的傾訴。作品畫面中由黑、白與灰三種顏色組成,給人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沉鬱、慘烈,好像被人用力掐住咽喉無法呼吸一樣的痛苦。整個畫面被籠罩在黑白灰三個層次的色調之中,更有效的烘託了畫面的那種緊張與恐怖的氣氛,表現出各種扭曲的痛苦、受難和戰爭的慘烈場面,將自己的正義感和責任感表露出來,痛斥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無盡災難。

情感體現

在《格爾尼卡》中,畢加索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並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被分解了的形體與背景交相輝映,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有如煉獄般的慘狀,嚎哭的喪子之母,驚惶失措的人畜,着火的房屋,這一切都以無聲似有聲的方式控訴着戰爭的殘暴。作品以強音奏出了悲愴曲,節奏時而緊湊,時而舒緩,是西方繪畫史上第一次單純的以造型標註經歷過的事件,人們透過它看到了挖苦與憐憫,悲劇與詼諧,還有生命的顫動與死亡的靜止。[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