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楊子
t0154832d4899378247.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41517&sid=557696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黃楊子

漢語拼音:Huánɡ Yánɡ Zǐ
性味:性涼,無毒
功能主治:善治暑中伏熱,面上生癤,可取子搗爛貼之

黃楊子,中藥材名。本品為黃楊科植物黃楊的果實。功能主治為:善治暑中伏熱,面上生癤,可取子搗爛貼之。[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黃楊子

拼音名:Huánɡ Yánɡ Zǐ

出處

《履巉岩本草》

來源

為黃楊科植物黃楊的果實。

性味

《履巉岩本草》:"性涼,無毒。"

功能主治

《履巉岩本草》:"善治暑中伏熱,面上生癤,可取子搗爛貼之。"[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黃楊[1]高1-6米;枝圓柱形,有縱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對兩側面無毛,節間長0.5-2.5厘米。葉革質,闊橢圓形、闊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大多數長1.5-3.5厘米,寬0.8-2厘米,先端圓或鈍,常有小凹口,不尖銳,黃楊基部圓或急尖或楔形,葉面光亮,中脈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細毛,側脈明顯,葉背中脈平坦或稍凸出,中脈上常密被白色短線狀鍾乳體,全無側脈,葉柄長1-2毫米,上面被毛。花序腋生,頭狀,花密集,花序軸長3-4毫米,被毛,苞片闊卵形.長2-2.5毫米,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約10朵,無花梗,外萼片卵狀橢圓形,內萼片近圓形,長2.5-3毫米,無毛,雄蕊連花葯長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狀柄,末端膨大,高2毫米左右(高度約為萼片長度的2/3或和萼片幾等長);雌花:萼片長3毫米,子房較花柱稍長,無毛,花柱粗扁,柱頭倒心形,下延達花柱中部。蒴果近球形,長6-8(-10)毫米,宿存花柱長2-3毫米。花期3月,果期5-6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中國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沭陽、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佛山順德、東莞、惠州、汕頭、台北、柳州、桂平、個舊)。[3]

參考資料

  1. 黃楊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黃楊子中醫世家
  3. 黃楊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