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慕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慕蘭(1907年-2017年2月7日),女,湖南瀏陽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漢口婦女部部長。1927年國共分裂後不久,黃慕蘭赴上海任中共書記處秘書兼交通員。

1933年脫黨,與國民政府官員陳志皋結婚。1951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因受潘漢年案牽連被捕入獄,關押長達17年。1980年獲得平反,認定黃慕蘭於1926年入黨,1933年脫黨,按1951年重新入黨計算黨齡。2017年2月7日,黃慕蘭在浙江杭州辭世,享年110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黃慕蘭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瀏陽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2017年2月7日

職業 文學家、特工

畢業院校 教會大學

信仰 共產主義

代表作品 《黃慕蘭自傳》

人物生平

1907年,黃慕蘭出生在湖南瀏陽一個開明之家,12歲被父母送進長沙周南女校。周南女校當時培養了一批在中國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女學生,如向警予、蔡暢、楊開慧、丁玲等。1923年至1925年,黃慕蘭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包辦婚姻,"丈夫"是抽鴉片、打丫鬟的二世祖。

北伐前夕,黃慕蘭逃婚後在漢口投奔宋慶齡、何香凝領導下的婦女運動,19歲擔任了漢口婦女部的部長,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有文化、交際廣,有魄力,在武漢三鎮很出名。很多優秀男士都對她展開了追求。郭沫若把她化身為長篇小說《騎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據說茅盾寫《蝕》也借鑑過她的故事。

1927年三八節當天,黃慕蘭與中共中央機關報《民國日報》主編、中共中央軍委機要處主任秘書和警衛團政治指導員宛希儼結婚。國共分裂之後,宛、黃夫婦被命令轉入地下工作,用米湯在《聖經》中密寫文件、去小旅館對接頭暗號……至此,黃慕蘭開始了"潛伏"人生。

1928年,兒子出生才三天,丈夫宛希儼就被調往贛西南領導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4個月後犧牲。赴命前,她強忍着喪夫別子的巨大哀傷,把剛斷奶的兒子送回宛希儼的父母家撫養。

在中央機關工作時,黃慕蘭遇見了在武漢時就認識的賀昌。賀昌在中共六大上和關向應同時當選為中央委員。日久生情,黃慕蘭開始了她的第三段婚姻。 1931年,賀昌主動申請獨自秘密前往蘇區鬥爭,黃慕蘭再次面臨離別。黃慕蘭後來才聽到傳達的消息: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後,他跟項英、陳毅等一起被留在江西堅持游擊戰爭,一次率領部隊向粵北邊區轉移時,在江西會昌河遭敵伏擊,被包圍了7天7夜,最後因糧盡彈絕腿部負傷而壯烈犧牲。陳毅曾寫有悼念其犧牲的《哭阮嘯仙、賀昌同志》。

1931年1月,黨組織看中了黃慕蘭的活動能力和社會關係,委命她為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與潘漢年單線聯繫,承擔營救被捕同志的任務。

2017年2月7日,黃慕蘭在浙江杭州辭世,享年110歲。[1]

個人生活

出身名門,18歲逃婚成青年革命領袖。第二、三任丈夫皆犧牲。來上海任公司副總。秘密營救關向應、周恩來、七君子等;組織香港名人大撤退;策反蔣緯國。兩度被捕。與第四任丈夫育4子,卻潛伏不暴露身份。解放後打成反革命,文革慘遭迫害,監禁18年。

陳賡所說的"慕蘭",就是中共早期的婦女運動領袖和特科重要成員黃慕蘭。黃慕蘭原名黃彰定,又名黃淑儀、黃定慧,瀏陽人,1907年生,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期間著名的瀏陽三傑之一黃穎初先生的女兒(另二傑為譚嗣同、唐才常),黃彰任的姐姐。其父曾任長沙嶽麓書院主任教習,是譚嗣同、黃興、蔡鍔等兒子的老師。1926年,年僅19歲的黃定慧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於北伐前夕在武漢投奔革命。

黃慕蘭天生麗質,長得非常漂亮,而且秀外慧中,能力強,有魄力,曾給不少國共高層人士留下深刻印象。1927年三八節,武漢舉行了幾十萬人的慶祝大遊行,國共兩黨的名流如宋慶齡等全部到場,那年剛20歲的黃慕蘭是大會的主席。

黃慕蘭於北伐前夕在武漢投奔革命,擔任了漢口婦女部的部長。這位不到20歲的婦女運動領袖,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有文化、交際廣,工作有魄力,活動能力很強。黃慕蘭在武漢工作時,在武漢三鎮很有名。她認識許多社會各界上層人士,特別是婦女界的著名人士如何香凝、宋慶齡等,黃慕蘭與她們都有過工作關係,曾給不少國共高層人士留下深刻印象。當時,一些單身男子常常晚上往她們的宿舍里跑,而且賴着不走。

國共分流後不久。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營救過周恩來、關向應等中央領導人,以一個令人矚目的大美女形象出現,周旋於舊上海的各種場合,在隱蔽戰線屢建奇功,演繹了一個紅色特工的人生傳奇。

黃慕蘭一生結過四次婚,其中有三次就屬於典型的"革命聯姻"。

她的第一次婚姻,由父親包辦配給了她父親朋友的兒子,這個人又吃又喝又賭又嫖,她很痛苦,結婚一年不到就逃出來了。

第二次婚姻是在武漢時期,黃慕蘭結識了《民國日報》總編輯、國民黨市黨部宣傳部長的共產黨員宛希儼,在董必武、瞿秋白撮合下,黃淑儀與宛希儼於1927年"三八婦女節"登報結婚。1927年三八節,武漢舉行了幾十萬人的慶祝大遊行,國共兩黨的名流,像宋慶齡、柳亞子全部到場,那年19歲的黃慕蘭是大會的主席。國共分裂後,她就開始轉為地下,去了江西南昌當交通員。不久,生了個兒子,兒子生出來剛三天,黃慕蘭還在醫院裡,丈夫就上山打游擊了,1928年宛希儼在贛南領導暴動時犧牲,她把兒子送到男家,前往上海。

第三次婚姻是在1928年底,黃慕蘭赴上海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秘書,兼機要交通員,並成為中央特科成員,在周恩來、康生、陳賡、潘漢年、李強的領導下工作。黃慕蘭遇到新任的中央委員賀昌,很快便產生革命情誼,經周恩來批准,兩人正式結婚。不久,賀昌調往中央蘇區,後擔任了中央紅軍的總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犧牲。

第四次婚姻是在營救關向應期間,陳志皋對美貌智慧的黃慕蘭展開追求。1933年,陳志皋正式向黃慕蘭求婚。黨組織認為,在當時複雜的白色恐怖背景下,黃慕蘭與陳志皋結合,很可能會打開新的工作局面,黃慕蘭於是聽取了組織的意見。

小故事:

第三次婚姻的時候,黃、賀的結合令暗戀黃的饒漱石氣惱不已,他對黃慕蘭冷嘲熱諷:"好啊!你是攀上高枝了,又是為中央政治局會議做記錄,又嫁給了中央委員賀昌,眼裡哪還有我這樣的小人物呢?"此話使得黃精神恍惚,在人力車上遺失會議記錄本,氣急之下便跳了黃浦江。被救起來後,她就編了一個故事說她因失戀跳江的。此事被《申報》的"本埠新聞"欄以"妙齡女郎失戀自殺遇救"為題報道出來。成為上海灘轟動一時的新聞。

在第四次婚姻前,據《黃慕蘭自傳》記載:1931年6月的一個下午,黃慕蘭與陳志皋結婚以後,期間再次遭受國民黨的牢獄之災。

建國後生活

建國之後的黃慕蘭命運十分坎坷。黃陳二人均未獲工作安排,黃曾去找當年的同事--華東局書記饒漱石,卻被他一頓奚落。其實饒乃是由愛生恨,當然要看黃的笑話。當時為打破經濟封鎖,決定派一批人去國外搞貿易,陳積極要求前往,實則他與初戀情人已在外同居,至此恰好可以一走了之。黃無可奈何,只好希望陳繼續為黨做貢獻

。陳表示國內一切由黃處理,並決不離婚。陳此去再也沒有回來,給黃心靈造成巨大的創傷。黃此後結束了通易公司,參加她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上海從事居委會工作和救濟總會的工作。1955年,黃慕蘭涉入"潘楊案"之中,於6月初在上海被捕,後被關入秦城監獄。63年,宣判她為叛徒、特務、反革命,同年被宛希儼的長子接出監獄。黃的老同事吳德峰、阿英支持她上訴,期間陳從海外托人帶信要黃去香港,黃未去。67年,黃再次被押入秦城監獄,75年釋放,黃表示要繼續上訴,一直沒有結果,連在地下工作時指導過她的工作的高級領導人,也無能為力,不能過問。直到1980年,得蒙鄧穎超召見,她的冤獄才得以平反,任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參事。

人物軼事

智救關向應

黃慕蘭還曾智救我黨早期傑出領導人關向應。

1931年4月中旬,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並在上海領導全國工聯工作的關向應在閘北他的寓所被捕。關向應當時化名李世珍,被捕時身份沒有暴露。

幸好關向應被捕時,當時負責中共地下黨保衛工作的顧順章正在漢口,對之並不知曉。顧順章在漢口被捕,隨即叛變。這個中共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不僅供出了中共地下黨中央幾乎所有的機關以及領導人的地址,還將關押在國民黨監獄中身份尚未暴露的領導人都逐個指認了出來,當時在獄中的惲代英就是被他指認出來而犧牲的。 營救迫在眉睫,情況非常危急。周恩來找到黃淑儀,要她不惜一切代價儘快救出關向應。黃淑儀分析再三,便向法租界的大律師、她的密友陳志皋提出,要求會會陳志皋的父親陳其壽。

這個陳其壽可不簡單,他在法租界會審公廨當了18年的刑庭庭長,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

當見到黃淑儀後,陳其壽對她很有好感,主動提出要收她為"過房女兒",並要她擔任自己幾個女兒的家庭教師。

隨着交往的加深,黃淑儀取得了陳其壽的信任,於是陳志皋便向父親提出了請求,說是黃小姐有一個遠房親戚叫李世珍,被當局誤抓了進去,現關在龍華監獄,是否能通融一下。陳其壽一聽,很爽快地答應幫忙。

數天後,陳其壽讓陳志皋出面請龍華監獄的典獄長到陳家吃飯,同時將黃淑儀也叫了來。就在飯桌上,陳其壽將這件事講了,並在介紹黃淑儀的身份時,稱她為自己的"過房女兒"。典獄長將放人的事一口答應了下來。

但此後,關向應卻遲遲未能被放出。這時黨內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向忠發的叛變。好在他還沒來得及把關向應招出來,就被蔣介石槍斃了。雖說有驚無險,但周恩來擔心夜長夢多,再次要黃淑儀加緊辦理。黃淑儀只好又一次來到陳其壽家中,委婉地催促此事。

聽說自己乾女兒的事遲遲拖着未辦,陳其壽非常生氣,於是又把典獄長找來質問,典獄長說是姓李的書記官不肯放人。陳其壽非常了解此人愛好,讓陳志皋拿了自己的信,又封了2斤上好的煙土去找李書記官。於是在龍華監獄關了近半年的關向應終於被放了出來。

營救成功後,欣喜不已的黃淑儀和陳志皋一道,親自駕車到龍華將關向應接了出來,並在東方旅館包了房間替他接風洗塵。不久關向應便受中央派遣去了湘鄂西蘇區,擔任了湘鄂西蘇區的軍委書記兼紅三軍政治委員,後任紅二方面軍總政委、八路軍120師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書記等職。

營救部長

1931年,黃慕蘭調任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1933年奉命脫黨,先後以銀行家、慈善家、國民黨特派員等特殊身份為中共工作,參與了"全國冤獄賠償運動"、營救"七君子"出獄、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線、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動。解放前夕,她還在上海組建過渡性統戰組織"牛尾聚餐會",這個組織曾爭取與勸說蔣介石次子蔣緯國反正,可惜沒有成功。建國之後的黃慕蘭命運十分坎坷。建國初期,她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上海從事裡弄居民工作,當她因黨籍問題去找當年暗戀自己的華東局書記饒漱石求助時,卻被他一頓奚落。1955年,黃慕蘭涉入"潘楊案"之中,於6月初在上海被捕。此後二十多年,她數入秦城,出獄後又多次上訴,一直沒有結果。直到1980年,在老戰友鄧穎超的幫助下,她的冤獄才得以平反。她著有《黃慕蘭自傳》,記述了黨史上許多鮮為人知的事情,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資料。

地下工作

密報

鮮為人知的是,黃慕蘭是第一個將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叛變的消息傳遞給中央的人,使周恩來等得以及時的轉移,使當時的黨中央機構避免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1931年6月22日下午,法租界大名鼎鼎的律師陳志皋與熱戀之中的黃慕蘭一起去看電影,因時間尚早,便找了一個咖啡館坐了下來。兩人剛剛坐定,又有一人推門而入。來者叫曹炳生,租界當局的法語翻譯。他和陳志皋是同學,一見碰到了熟人,便徑直走了過來。

老同學相見,聊天的內容自然很隨意。曹炳生感慨地說:"志皋兄,我哪有你這麼清閒,陪女朋友出來喝咖啡。今天一早,巡捕房捉了一個共產黨的大頭頭,50多歲的樣子,湖北人。他酒糟鼻子金牙齒,一隻手只有4個手指頭。這個人架子蠻大,但一點沒骨氣,還沒用刑就什麼都交代了……"曹炳生坐了片刻,沒聊幾句,就站起來說:"我要走了,當局馬上要派人來巡捕房,辦理引渡手續。"說罷,向黃淑儀笑了笑擺擺手,便匆匆離去,消失在人海里。

分析

言者無意,聽着有心。在他們說話的時候,黃慕蘭一直低着頭,喝着咖啡,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但腦子裡卻在緊張地思索着:50多歲的湖北人,他會是誰呢?等曹炳生一走,她便藉口頭疼,電影不看了,讓陳志皋將她送回了家。一到家,她便打電話通知了剛剛接任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漢年。不一會兒,潘漢年就走了過來。兩人關起門來將在上海工作的湖北人一個個排起隊來……

"會不會是總書記向忠發?"話一出口,黃淑儀自己也嚇了一跳。

"對,是他。"潘漢年站了起來:"他年輕時為了戒賭,將左手指砍去了一個。那我就走了!"說罷,潘漢年就跑了出去。

周恩來接到潘漢年的密報之後,立即搬家,住進了四馬路上的都城旅館。中共地下黨的其他成員也紛紛轉移了。

曹炳生說的那個叛徒確實是向忠發。自從1931年4月擔任中央保衛工作的政治局候補委員顧順章叛變以後,形勢變得非常嚴峻。經中央決定,擔任總書記一職的向忠發要到江西中央蘇區去工作,為了安全,臨走以前周恩來特別安排他搬到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和自己同住,同時一再關照他不能外出,更不能在外過夜。誰知6月21日夜裡,向忠發從小沙渡路寓所溜了出來,到姘婦楊秀貞處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到順風車行要車,被人認了出來,剛抓到巡捕房就扛不住了,做了可恥的叛徒……

化解

為了查實向忠發的叛變,周恩來一面派內線進一步打聽,一面派特科紅隊的隊員在小沙渡路他的寓所附近埋伏、偵察。當晚,只見一隊特務,押了一個人用鑰匙打開了他的寓所又搜查……周恩來的住所只有三把鑰匙,除了周恩來與鄧穎超外,另外一把就在向忠發的手裡……一場巨大的災難,就在黃慕蘭的機警報信後化解了。

百歲華誕

黃慕蘭老人

詞苑芳枝燦薛箋,周南風雨憶華年。

奇勳上海安危局,鐵檻秦城咒逝川。

魂系黎元心不悔,身經磨難志彌堅。

幽蘭歷盡冰霜後,百度花開夕照妍。

百歲老人黃定慧(黃慕蘭)在自己的家中向浙江省博物館捐贈了自己祖傳的一副清代陳閣老的字,以及難得一見的一石有九朵的菊花石。這也是黃定慧老人在迎100歲到來時所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109歲大壽

2015年7月9日,黃慕蘭老人在杭州度過了109歲生日。

"祝定慧大姐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黃慕蘭的母校---"三湘名校"湖南周南中學特地向老校友黃慕蘭發來賀電鮮花。

就在一周前黨的誕辰日當天,這位中共歷史上的傳奇女子也特地寫下祝詩:"九十風光祝賀忙,榮歸四海慶安康。政策開明歌盛世,繼承偉大發光揚。科學增收人民喜,敬老慈幼德澤長。和諧社會增互慰,共產主義壽無疆。"落款為"慕蘭黃定慧於杭州西湖"。

黃慕蘭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第85個年頭。"同為周南校友、在黃慕蘭晚年與之交往甚密的李士璜老人如此評價黃慕蘭。[2]

傳奇女諜

黃慕蘭(又名黃定慧)老人今天在杭州度過了105歲生日。

105歲,已是人瑞,更何況這又是怎樣傳奇的人生?

出身湘中名門,卻選擇了終身以革命為業。曾是中共早期的婦女運動領袖和特科重要成員,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營救過周恩來、關向應等中央領導人,在隱蔽戰線屢建奇功。20世紀50年代,黃慕蘭因受"潘楊案"牽涉,兩度入秦城監獄,輾轉17年。20世紀80年代,她在鄧穎超同志的幫助下順利平反,並任上海市政府參事。1993年至今一直移居杭州。

"祝定慧大姐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今天,黃慕蘭的母校"三湘名校"湖南周南中學特地向老校友黃慕蘭發來賀電鮮花。

據周南中學校友會向中新網記者透露,就在一周前黨的誕辰日當天,這位中共歷史上的傳奇女子也特地寫下祝詩。 "九十風光祝賀忙,榮歸四海慶安康。政策開明歌盛世,繼承偉大發光揚。科學增收人民喜,敬老慈幼德澤長。和諧社會增互慰,共產主義壽無疆。"落款為"穆蘭黃定慧於杭州西湖"。

黃慕蘭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第85個年頭。

"黃慕蘭將一生的命運、前途、婚姻、財產,甚至不惜拋夫別子,全身心奉獻給共產主義事業作出徹底犧牲。她是一個光芒四射的女人。"同為周南校友、在黃慕蘭晚年與之交往甚密的李士璜老人告訴記者。

傳奇

現年105歲的黃慕蘭現居住在杭州一個普通的居民社區,但她這一生卻極為不普通。

對於黃的經歷,中共特科元勛陳賡大將曾說:"慕蘭的一生是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反映。"

浙江省黨史研究室也向記者證實了黃慕蘭的身份。

黃慕蘭,湖南瀏陽人,出身名門。1926年,黃慕蘭先後加入共青團和共產黨。那一年,黃慕蘭19歲。

此後黃慕蘭與中共中央機關報《民國日報》主編、中共中央軍委機要處主任秘書和警衛團政治指導員宛希儼結識,並於1927年"三八節"當天結婚。

1927年國共分裂後,宛、黃夫婦被命令轉入地下工作,黃慕蘭的潛伏生涯從此開始。

黃慕蘭的工作是江西省委秘書和機要交通。身懷六甲的她,向省委書記陳潭秋學會了半夜在聖經上用米湯密寫文件、去旅館對接頭暗號、在碼頭晃蕩等待交通船。1928年,她的孩子出生才三天,宛希儼就被調往贛西南領導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4個月之後犧牲。

1928年12月,黃慕蘭接到地下黨組織調令,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員會機要秘書,成為中央特科成員。她還兼任中央的機要交通員,經常與各省來上海找中央聯繫的地下交通員接頭。

"在大城市裡做黨的地下交通工作的,大多以女性為主,因為她們便於利用各種社會關係,化裝成各種身份的婦女,適應各種各樣的變化,不大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黃慕蘭在其《自傳》中回憶,而到山區農村根據地去的地下交通員,則以男同志為主,久在城市生活的女同志化裝成農婦總不大像。

1929年在上海,經周恩來批准,黃慕蘭與中央委員賀昌結婚。

1931年,賀昌主動請命秘密前往蘇區,1935年,29歲的賀昌在游擊戰爭中犧牲。災難在黃慕蘭個人生活中重演:與前後兩位丈夫生離即為死別,襁褓中的孩子不能親自撫育。

離開丈夫的黃慕蘭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與中共地下工作元老潘漢年單線聯繫,承擔營救被捕同志的任務。

她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營救被捕的工聯領導人關向應。為此,黃接近了上海租界的進步律師陳志皋。通過陳志皋,黃慕蘭成功營救了關向應,開始打入上海社交圈,並成功使中共中央避免了一次滅頂之災。

據《黃慕蘭自傳》記載:1930年6月的一個下午,她和陳志皋在咖啡館閒談,偶遇陳在法租界巡捕房當翻譯的同學曹炳生,60歲左右,酒糟鼻子,鑲一口金牙,9個指頭,是懸賞10萬元才抓到的。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黃慕蘭一邊面不改色地喝咖啡,一邊緊張地琢磨此人到底是誰?突然,一個符合描述特點的人物闖進了她的腦海里:這個人很可能是政治局主席向忠發!這個人要是叛變就不得了!短短兩小時之內,這個消息便由黃慕蘭傳給了潘漢年,周恩來迅速組織中央的李富春、蔡暢等人轉移。果然,當天晚上,向忠髮帶着巡捕房的人直接用鑰匙開門闖進了周恩來轉移前的住所……向忠發是黨的主要領導人,又是特科領導成員,掌握的情報非比尋常,若不是黃慕蘭的這次偶遇,中共在上海的中樞機構完全有可能在瞬間垮掉。

1931年12月,國民黨散布"伍豪(周恩來的筆名)等脫離共產黨啟事",黃慕蘭即通過陳志皋出面,委託法國籍律師巴和辦理《周少山緊要啟事》,駁斥敵人污衊的內幕背景。

周恩來曾經將黃慕蘭稱為"黨的百科全書",中共特科元勛陳賡大將則認為"慕蘭的一生是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反映。"

忠貞

黃慕蘭一生波折,甚至經歷了多次牢獄之災。這其中兩次是被國民黨關押,而最長的那次則是解放後,受潘漢年案牽連,兩度入秦城監獄被監禁的十七年。

"一縷幽香,萬般情意,沁入柔腸千結。回憶北伐揚鞭,年少風光卓絕。壯志豪情報國心,如荼火熱。拋家出走忘朝夕,揮劍誓除荊棘。 世間事,自多曲折。肝膽照,同仇巾幗。救死撫傷,神馳先烈。強敵崩潰,人民歡悅。又誰料風波再涉。感明鏡,鑒我無私,還我本來清白。"這是黃慕蘭老人在其出版自傳時寫的一首詩,"又誰風波再涉"即指潘漢年牽連案。

對於秦城監獄的十七年,黃"剛開始想不通,不知罪出何因"。這個忠貞善良的共產黨人一再冷靜反思檢查,認為是自己"長期忙於營救等實際工作,疏於理論學習,以致難免犯錯"。

"列寧說"坐過敵人的牢是革命戰士意志鍛煉的學校"。我坐過兩次國民黨的牢,沒有泄密投降,自今仍感到自豪。秦城的十七年是黨給了我上馬列主義課的機會。我能活到中興之世,得到平反,是幸福的,這樣一想不就心平氣和了嗎?"黃慕蘭後來對其晚年友人李士璜說。

1980年,黃慕蘭冤案昭雪,還了黃慕蘭"本來清白",後任上海市政府參事並離休。

晚年

黃慕蘭1993年至今一直移居杭州。

黃慕蘭在自傳中提到了自己的長壽:"好在我生性好強,對中央信賴從未動搖,一貫迎着困難上,從不消極頹傷,處逆境而能堅持革命樂觀主義的人生觀。所以這點個人感情生活方面的波折是壓不垮我的。這是我一生的長處,也是我得以健康長壽的惟一保健秘訣。"

浙江省黨史研究室處長包曉峰曾經去探望黃慕蘭,對老人驚人記憶讚嘆不已。"你甚至插不上話。"

曾多次到杭探訪黃慕蘭的友人李士璜介紹說,黃老十分愛清潔,用餐時必用餐巾免弄髒衣服,穿着雅致帶有色彩,舉止高雅,皮膚白皙沒有老年斑,仍不失當年大美人的影子。午餐後會打一小時紙麻將,而後午睡至三時許。黃老愛看電視,以了解國家大事。她的飲食普通,從大家的菜里分出一小碗湯,一小碗菜,與保姆同桌共餐,上下午再補充些水果。

李士璜介紹說,黃慕蘭老人至今仍保持閱讀與寫作的習慣,耳背前親自接打電話。

記者致電黃慕蘭家時,她的保姆接了電話,並說黃老正在午休,"黃老午休都要到下午6點,任何採訪或者接待都得經她女兒同意。"

記者隨後聯繫了黃慕蘭老人的女兒陳大中。

陳大中告訴記者,老人年事已高,身體處於一個低水平的平衡之中,所以她堅決拒絕了記者的採訪要求。

同時陳對於一些媒體將母親稱為"美女間諜"甚至"交際花"的報道,非常憤怒。

"我母親一生風風雨雨,正是革命的艱難的體現,後人應該珍惜前輩們用血淚犧牲換來的幸福,而不是當花邊看。"

生日快樂,黃慕蘭老人。

人物評價

黃慕蘭雖然出身名門小姐,但是沒有絲毫豪門小姐的嬌弱,而是一個有主見、敢作為、大膽潑辣的奇女子,特別是在中央特科工作中,做出了許多重大的成績,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尤其是在感情問題上能夠服從大局,為了工作需要,放棄自己真愛的男人,而與陳志皋結婚,這種犧牲精神是非常可貴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才皆可拋。別人做不到的事情,黃慕蘭做到了,她奇就奇在這裡。

人物爭議

這是《黃慕蘭自傳》中描繪的一幕,在書中,黃慕蘭自稱與潘漢年同時被推薦給中央,留在上海做地下營救工作,她負責對外聯絡,潘負責對內聯絡,兩人"組織關係定為單線聯繫"。在此前後,媒體報道多譽以"曾在千鈞一髮之際救過周恩來"、"曾被周恩來稱為'黨的百科全書'"。

不過,對於這樣的評價,原中共中央交通局局長吳德峰的女兒吳持生堅決持否定態度。最新關於黃慕蘭的新聞報道刊發後,吳持生再次不厭其煩地重申發現向忠發叛變、營救關向應、反擊"伍豪啟事"等事件都是黨中央主動應變、群策群力的結果,並直指黃慕蘭系因違反組織紀律被周恩來下令"淡斷組織關係",而非其自稱的"奉命脫黨成婚"。包括86歲的潘漢年研究專家尹騏在內的多位中共特情研究專家認為《黃慕蘭自傳》有一定誇大美化成分,其特科身份存在爭議,更接近潘漢年臨時安排的聯繫人。

針對"伍豪啟事"事件,吳持生、江曉平、馬長虹等人均曾發文批駁黃慕蘭說法的漏洞:

首先,周恩來於1931年12月21日,由中共中央交通局人員護送從上海到達福建汀州中共閩粵贛蘇區,而國民黨方面炮製的"伍豪啟事"是在1932年2月16日起在上海各大報紙陸續登出的,"周恩來對於處置'伍豪啟事'的全過程既沒參與,更不知情。"其次,策劃反擊"伍豪脫黨"謠言的不是黃慕蘭,而是上海臨時中央。繼中央蘇區蘇維埃政府布告、上海地下黨中央機關報闢謠聲明後,中央特科設計利用公開報紙作出反擊:先是在《申報》登出一則間接闢謠的廣告,之後商量決定由潘漢年找陳志皋代表伍豪登一個否定的啟事。後來陳志皋出面找了法國律師巴和完成此事。國民黨的這則"伍豪叛變"啟事,在"文革"時曾被"四人幫"利用以誣陷周恩來。吳持生曾憤怒地指出,黃慕蘭自傳中的這段描繪,恰好"偽證""伍豪事件"發生時周恩來未進蘇區,"不正是'四人幫'之流如饑似渴,難以尋找的誣陷總理最好的'證言、證詞'嗎?"

"奉命"脫黨成婚,是《黃慕蘭自傳》中更為人指責的說法。一位特情研究專家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其從權威渠道獲悉,"黃慕蘭與陳志皋的戀愛顯然是違反組織紀律的,所以特科與黃慕蘭脫鈎,並對黃慕蘭下了脫黨結論。"

2004年,《黃慕蘭自傳》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並於2012年再版。2013年1月11日揭曉的"2012年後中國影響力圖書"評選,將《黃慕蘭自傳》列為傳記類榜首。早在4年前,吳持生就開始向該出版社反映,《黃慕蘭自傳》"存在諸多嚴重失實問題,醜化、誣衊我們黨的隱蔽戰線工作",建議將已發行的書收回銷毀,消除不良影響,並通告媒體不要繼續炒作。2012年底,在吳持生牽頭下,西花廳和紅岩兒女聯誼會曾召開一場"紀念周總理誕辰115周年--隱蔽戰線專題研討論會",隱蔽戰線後人、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等近百人參會,包括吳持生、江曉平、馬長虹發表的剖析《黃慕蘭自傳》不實問題的文章都被收入論文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