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山市黟縣漁亭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黃山市黟縣漁亭中學,始建於1968年,坐落於慈張公路和漁瑤公路交界口,是全日制[1]完全初中。

學校簡介

黃山市黟縣漁亭中學,簡稱漁亭初中。

1968年漁亭農林中學成立,是為漁亭中學的起源。

1970年1月,正式成立漁亭初級中學。1971年至1972年,漁亭初中,改為完全中學

1973年,黟縣革命委員會決定,撤銷漁亭中學高中部,保留初中

漁亭中學有初中三個年級,坐落於漁亭鎮營盤山。

學校位置

漁亭中學位於黃山市黟縣漁亭鎮營盤山上,在省道慈張公路S326和縣道漁瑤公路X032的交叉口。學校離黟縣縣城13KM,黃山市區42KM。

校容校貌

營盤山位於漁亭鎮區河西,處漁(亭)祁(門)公路與漁(亭)流(口)公路交匯處內側。山不高,範圍不大,頂部卻有一塊不小的平坦地。因處咽喉之地,歷為兵家防守據點。清朝咸豐年間,曾國藩指派部將鮑超駐守此山。

相關活動

2007年12月29日漁亭中學校園改造竣工典禮暨元旦匯演在縣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落下帷幕。漁亭中學位於黟縣的南大門,是黟縣的窗口學校之一,也是黟縣教育教學布局調整後的保留學校。一直以來深受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正因為它存在的特殊意義,縣級主管部門曾三次對我校進行布局調整和改造,其中以2007年的改造投入最大,改造最徹底,此次改造於07年十月中旬結束。改造後的校園可謂是「舊貌換新顏」,新教學樓、新宿舍、新餐廳、新操場、一切都是新的,漁亭中學的全體師生倍受鼓舞,漁亭的父老鄉親倍感幸福。

新食堂交付使用

漁亭中學在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正在落實新食堂新校舍的改舊促新建設,日前,新食堂已提前竣工並通過驗收交付使用。 漁亭中學始建於一九六八年,經過多年的風霜,食堂和校舍已跟不上現代教育教學[2]所需,革新已迫在眉睫,尤為突出的就是食堂,環境衛生差,就餐空間狹窄,並成為了D級危房。為此,縣教育局投入了八萬元資金及精幹的人力資源,經過一個半月的奮戰使新食堂提前交付使用。在新食堂就餐,學生和教師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充溢其間。

校際交流

2008年12月20日(周六),湯口中心學校中學部行政人員和全體班主任一行14人由葉福生副校長帶隊,驅車前往黟縣漁亭中學取經,受到張文笑校長等領導班子的熱情接待,在參觀了校園後,雙方在會議室進行了工作座談,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漁亭中學教師們實幹苦幹精神。

精心備課

2008年5月14日下午,漁亭中學的英語組老師在會議室里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此次活動先由即將上此課的潘慶新老師主講了此課的上課思路和重難點的分析,接着組裡的丁憲新、鄭艷君和金亮三位老師進行了補充發言,就如何把此課上得更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氣氛活躍,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辦學成果

2008年高考,漁亭地區成績斐然。據不完全統計,僅漁亭中學畢業的學子,就有十七人達到大學本科線(二本及以上15人),其中05屆本校畢業生洪石銘以573分的優異成績領銜漁中學子,將進入一本重點大學深造。他們是:

洪石銘 許劍波 查立挺 俞翔 姚智海 余彪

彭文輝 邵如意 鄒宏莉 胡三思 孫贇 孫麗玲

余廣華 汪欣欣 吳雅琴 朱曉峰 劉曉驊

更有一大批漁中學子在今年高考後被各級各類高等院校錄取,在此一併表示祝賀!

參考文獻